看着钟裕那带着惊诧与迷茫的神色,钟潜又低低地咳嗽了一声:“裕儿哪,别说在此事上我钟家上下就不会有一人肯站在你这边,即便我们真顾念你的仕途而将自家存亡置之度外,只怕你也未必能成事。而且,这反而会给我们钟家带来灭门之祸。”
听他这么说来,钟裕更是身体猛然一震。他当然知道三伯说的是什么意思了。一旦自己铁了心要把真相上报朝廷,为了自保,像李家和柳家那样的大家族必然会想方设法在自己回京之前就把自己铲除。而钟家若是维护于他,也就是和他们为敌。
钟家在山西虽然势力也自不小,但和李、柳两个在西北盘踞了足有千年之久的大门阀比起来,却依然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只怕到时候,自己身死,钟家灭门,而真相则会被继续掩盖。
钟裕为人正直不假,但他却不是个蠢人,更不是个不识实务之人,这其中的轻重关联只转眼间就已被他看了个通透。也正因如此,他只觉着心头压抑的感觉更深重了几分,只想着大吼着发泄出心头的郁闷。
“如果此时有人能站出来帮我说话就好了,如果这时候杨震还在,他一定会站在我这边的。可惜……”一想到杨震这么多天都生死未卜,只怕是凶多吉少了,他的心就更觉抽痛。他是真想为杨震讨回公道,可这公道岂是那么容易讨的,他甚至都没有这个勇气了。
“裕儿,这种事情几十年来一直如此,也不见其他官员将此捅破。你身为钟家子弟,就真忍心要将家人置于绝地吗?”钟潜继续用家人观念来说服对方。
而钟裕已明显有所动摇了。如果只是他一人的安危,为了替杨震讨回公道他可以拼一下,可关系到自己的叔伯父兄以及其他亲人的生死,他就完全下不了这个决心了。不过他还是有所坚持地道:“三伯你想过没有,若照此继续下去,山西会变成什么样子?今日的兵变只是个开始,若不能从根子上将问题解决,山西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只怕……”
钟潜很想跟他说这些根本就不是他和自己该去考虑的,他们只要顾好眼前和自家就成。但他也了解这个侄子的脾气,知道这么说只会产生反效果,便苦口婆心地劝道:“经过这次兵变,无论是官府还是我们这些大族都已明白了其中的问题。今后自然会尽量避免相似的问题发生。山西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也一样不希望它乱了,不然与我们没有半分好处。你放心吧,此事绝不会再发生。”
“那这次的事情就没有一个人会因此受到责罚吗?即便他们使出阴谋诡计来害我这个钦差?他们也不用付出相应的代价吗?”钟裕很想再问一句,杨震和那些将士们就这么白白的死了不成?但这话最终还是被他忍住了。
“这些事刘应箕他们确实做得有些过头了,想必到时候总有人会来给你一个交代的。至于责罚嘛,其实出了这等兵变之事,刘应箕他们是很难再待在现在的位置上了。所以他们还是会付出一些代价的。”
“可是……”钟裕还想再说什么,却被钟潜摆手打断:“裕儿,让他们离开现在的官位已是他们最大的让步,不然刘应箕他们也必然会反扑。虽然我们几家还不怕他们,但多一事还不如少事哪。我知道你心里不服,可事实就是如此,我希望你能从家族自身的利益考量这事,莫要一味的只想着逞强。”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钟裕还能如何呢?他深知三伯之前的那些略带威胁的话语绝非虚言恫吓,自己这个钦差确实不可能和山西这里盘根错节的庞大势力相抗衡,放弃真相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在沉默了良久,久到钟潜都以为对方要睡着的时候,钟裕才终于微微地一点头,他感觉自己的头颈似乎都被泰山压着一般,但还是点了下去,并用极轻的声音道:“我答应三伯,此事真相不会上报朝廷……”说完这话,竟有泪自他的双眼流过,他都不记得自己已有多久未曾流泪了。而这一回,他哭了,为的是祭奠自己已经失去的正直和无私。
而钟潜倒是微微笑了起来。说实在的,刚才他还真怕自己这个侄儿一根筋到底,说什么都不肯就范呢,那样钟家的处境可就很危险了。好在,这个侄子虽然一贯以正直自诩,却还是个知轻重,明事理的。
在轻轻呼出一口气,平复下忐忑的心情后,钟潜才道:“既然如此,你且把那封书信交给我吧,那东西在你那儿只会给你带来麻烦。”他所说的书信,自然便是刘应箕写给脑毛大的那封了。
钟裕略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从袖筒里取出了信来。之前在与刘应箕他们差点翻脸后,他为了安全起见就将这封信一直带在了身上。没想到,现在却又得由自己将它亲手交给别人,这让钟裕心里生出了一丝讽刺感来。
钟潜接过信,仔细看了,确信正是刘应箕的笔迹后,才完全放松下来。他说这么多,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得到这封信,因为这封信可是实打实的证据哪,是可以将刘应箕,甚至是整个山西的大族彻底打入地狱的存在。
在把信郑重地收进自己的袖筒后,他才再次看向自己的侄儿:“裕儿,听说你手上还有人证,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