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在之前,他手下的兄弟就对此发表了不满,认为那些今年才入西南平乱的大军不过是在抢功劳而已,实在叫人齿冷。对此,杨震也无可奈何,毕竟他和这些军队并没有任何的交集,也不可能因此去针对他们。
不过从这一点,就可看出如今的大明军队的问题已有多么严重了,分明就是些有困难就躲,见功劳就抢的无赖之辈了。当西南局势不利,只有广西在苦苦支撑时,他们即便接到了朝廷的命令,也以各种借口拖延不来。直到局势陡转,广西官军展开反攻,他们方才同时提兵攻入,这要说他们不是见机行事,只怕谁都不会信了。
如此军队,大明如何能以之卫国?怪不得几十年后,那些拖着猪尾巴的家伙们能以区区两三万人便席卷整个中原大地……
好在杨震和锦衣卫毕竟不同于这些地方官员,他们的功劳可没人敢抢,所以手下那些兄弟虽有不满,也就发几句牢骚而已。
“其实真论起来,此番本官也不求什么功劳,只要朝廷不怪罪下来,让我功过相抵,已足感恩德了。”沉吟了一下后,唐广琛又突然道。
“大人何出此言?”杨震有些奇怪地道。
唐广琛呵呵一笑:“虽然这次的乱事因白莲逆贼和那些土司而起,但总会有人将原因罪责往我们这些地方官身上推,这是无可避免的,此是其一。”一顿之后,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继续道:“这其二,杨大人你可别忘了,靖王之死可不是小事,我身为广西巡抚,又身在桂林,这等大事,罪名又怎么轻得了呢?”
杨震这才回想起还有这事,正是因为靖王之死,才有官府的主动出击,这才保住了桂林城不失。当时的他以为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现在看来,这也是个不小的隐患了。
这个认识,让杨震不觉有些愧疚了,因为靖王毕竟是被他所杀,虽然这事没人知道,但毕竟天知地知自家知哪。何况,现在他和唐广琛之间又有了一定的友谊,这事上就更不好说了。
“不过杨大人放心,这事本官自会一力承担,断不会连累到你。靖王尸体也在之后便已入墓安葬,不会再有什么变数了。”唐广琛又如是说道。
杨震因为心神分散之故,当时并没有领会其话中深意。直到告辞之后,回想起他的这番言辞,以及其说话时的表情,才回味过来,这是意有所指哪。
显然,在事后,官府复查靖王尸体时已察觉到了什么破绽。只是因为当时木已成舟,他们也不可能再向杨震追责,并且还得靠着这事凝聚全城军民,所以只能将错就错了。
但在他走之前,唐广琛却又隐晦地将这一点说出,为的自然是卖他一个人情,好为今后多铺条路了。对此,杨震自然心领神会,至少在回京之后是要为广西这些人多说些话的,好让他们在最后的论功行赏时不致太过吃亏。
这个唐广琛虽然看似平和老实,其实心思也远在常人之上了。
不过这一场送行倒是和谐而散,杨震和唐广琛不但没有发生任何的冲突,还卡似有了一致的对头。在一番和风细雨般的对谈之后,杨震起身告辞。而后,便轻骑一人悄然离开了桂林城。
出城后不久,他便与早两日便陆续出城的其他兄弟汇合,随后众人便驾马护着马车内的二女踏上了返回北京的道路。
此时的西南,乱局已定,在不久之后,播州城就彻底为官军所破,侯昌、宣大忠等尽皆被生擒活捉,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至于其他的各路反军,也是非降即亡,就此西南苗壮等族的势力为之一空,朝廷对此地的控制力也大幅增强。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感谢书友喜欢望着你@百度的打赏月票支持,以及书友美丽筑城和rache1226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