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1章 太不要脸了  帝国吃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1章 太不要脸了

“既然侯爷想知道,璞自然不敢隐瞒,不过全都是侄儿楚天所言,至于其中正误对错璞皆都不敢妄言,今春三月十二日,上巳节之后许多赵地民众自发去雁门关附近踏青, 同时为当初抗击匈奴而亡的赵国将士扫墓,那雁门关有一座庙宇名曰靖边寺,祭祀的就是当初赵国大将李牧……”

江珩没有任何隐瞒的将江楚天带回来的消息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内容大致和陈旭与陈平等人推测的相差不大。

靖边寺因为祭祀的是李牧,对于秦国将士来说,李牧就是当初伐赵之时最大的敌人,秦国大军被李牧阻挡在井陉年余, 伤亡惨重粮草无继, 若不是因为严苛的军纪律令和皇帝不遗余力的支持,只怕王翦都差点儿坚持不到胜利,如今秦国征服了赵国,自然在秦人看来这就是无与伦比的胜利,值得宣扬和骄傲,但赵地人在大秦的攻击下国破家亡,这却是奇耻大辱和深仇大恨,在那些爱国人士或者失去长辈和兄弟的赵国男儿看来,所有的秦国人都是敌人,戍边的将士自然也不能例外。

赵地人在靖边寺祭祀李牧,给阵亡的将士扫墓祭奠,对于秦军来说特别不爽。

李牧虽然是大秦的败将,但当王翦初击败李牧所用的手段却不太光彩,如今王翦的孙子武城侯王离执掌北军镇守燕赵,手下的兵将对赵地人如此大张旗鼓虔诚无比的祭祀李牧自然深感不满甚至引以为耻,因此在雁门关见到李牧祠庙香火竟然如此鼎盛, 王离自感羞辱,恼怒之下命令一群将卒冲进靖边寺推到了雕像捣毁了寺庙, 由此引发了平民的剧烈反抗爆发了一场冲突, 导致当地民众数十人伤亡,但事情发生之后雁门关关守和驻守的将领不仅没有丝毫惩罚毁坏寺庙的秦军将士,而且还刻意袒护抓捕了上百反抗最激励的民众。

此事在当地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大量民众涌到雁门关守和广武县衙要求惩处杀人者,但当地官员却互相推诿拖延,这件事一直拖到六七月间,当地民众和戍边的军卒发生的冲突越来越多,甚至还发生了几起偷袭军营和巡逻兵卒的事情,而且当地召集养马的马夫在马厩下毒报复,导致数十匹战马被毒死,王离下令大肆搜捕可疑之人,以叛国罪斩杀十数人,军民冲突越来越大,事情也越演越烈,几个月下来已经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或许王离知道此事压不住了,因此就让广武县令写了一份奏书上报咸阳,轻描淡写的描述因为军民冲突导致有人受伤,闹事的兵卒已经被抓,请求刑部进行处置。

这些消息是江楚天带回来的,陈旭听完之后再前后印证,那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基本上就很清晰了。

过程大致相当,但结果却远远超出了陈旭的预料,竟然先后有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而且情形已经激化到当地民众袭击士兵和毒杀战马的程度。

也就是说这件事在雁门郡绝对已经失控。

到了王离已经压制不住的地步了,因此情形也远比陈旭推测的更加严重。

如果北军还是蒙恬执掌,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形。

征服六国最后一战,灭齐,蒙恬作为配合王贲的另一支主力部队立下大功,胜利之后秦始皇先封其为内史,爵上卿,登基称帝之后就委任蒙恬为西北大军的统帅,带领三十万大军镇守西北燕赵边关,同时役使六国百万降卒修建连接燕赵秦之间的长城,修筑驰道和直道,操练兵马准备收复河南之地。

而在六国初定国内形势复杂无比的情况下,蒙恬镇守西北边郡数年都很安稳,最多也就是六国降卒闹事,但一般都很快被镇压下去,边郡的平民没有听闻造反闹事,更没有发生过与军队冲突的事情。

这种事如果是蒙恬,基本上就不会发生捣毁靖边寺的事情发生,作为一员参加过征服六国而且立下无数功勋的老将,这种事直接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不然历史上蒙恬镇守边关十余年一直都安然无恙,而燕赵之地的百姓可都不是善茬儿,几乎常年都在和袭扰边境的匈奴东胡作斗争,加上这个本来就野蛮无比的时代,杀起人来没有人会手软,闹事的胆子自然也不会太小。

王离还是太年轻了,太过血气方刚,加上家庭地位也让他有些得意忘形而又肆无忌惮的地步。

陈旭坐在椅子上端着茶杯重新开始审视这件事。

如果事情已经发展到如此剧烈的地步,按照朝堂和皇帝的监控网络来说不可能不知晓。

蒙毅负责监控天下文武百官,监御史遍布大秦郡县,每年还有数次的御史巡查,即便是王离和雁门郡官员如何相互勾结,一定会有消息传到蒙毅的耳中。

此事蒙毅一定比自己知道的更早,而且还一直假装不知道,那么冯去疾也可能早已知晓,因为这些人都家族关系深厚,在朝堂的势力盘根错节,有人通风报信一点儿都不奇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