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重工业  帝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问题是,发展重工业,除了需要巨额投资,还需要先进技术。

拿建造战舰来说,仅仅能够生产出足够的钢铁还不够,还必须拥有能够用来生产装甲钢的轧机、生产大口径火炮的机床、生产炮弹的炸药厂等等,没有这些,就算有足够的钢铁产量也建造不出强大的战舰。

可惜的是,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这些技术都是国家的根本。

没有绝对必要,根本不可能转让给其他国家。

别的不说,〖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关系非同一般,冯承乾与德皇的关系、宋靖国与德国企业的关系都非常良好,但是在技术转让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留了一手,根本就不愿意为〖中〗国提供先进技术。

所幸的是,八国干俄战争,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做出让步。

这里面,各种新式战争武器的出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战中,坦克就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结果就是,在八国干俄的时候,德军投入了数百辆坦克。问题是,坦克技术还不完善,除了对战场环境要求较高之外,在正常使用中都非常容易出故障。显然,不可能把所有坦克都运回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维修,因为来回运送都需要huā上几个月,等到修好再送回来,早就错过战机了。如此一来,只能就地维修,也就得在〖中〗国开办坦克维修厂。一九二一年底,

克虏伯公司就在哈尔滨开办了一家专门用来维修坦克的工厂。虽然当时这家工厂只有维修能力,但是利用这个机会,由宋靖国精心挑选的一批工程师偷师学艺,甚至对坦克的一些零部件进行了逆向测绘。两年之后,这家工厂就组装了第一辆坦克,并且在一九三零年之前完成了第一种坦克的设计工作,在一九三三年就制造出了第一辆全新的坦克。

这家工厂,后来就是非常有名的北方重工集团。

要知道,在后来的大战中,北方重工集团生产了数万辆坦克,其坦克产量占到了〖中〗国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

因为师承德意志第二帝国,所以北方重工设计生产的坦克,有很浓烈的德国色彩。

除了坦克,还有一种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的作战武器。

这就是飞机。

在大战中,飞机的应用范围比坦克还要广泛,并且在大战期间细化,出现了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等各种机型,而且飞机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同,并且在战后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主战兵器。

干俄战争期间,除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投入了数百架飞机,其他七个国家也总共投入了一千多架飞机。

问题是,这个时代的飞机,航程都非常有限。

当时,除了〖日〗本投入的飞机能够经朝鲜飞回〖日〗本本土,或者是运回〖日〗本进行维修,其他七个国泉的飞机都的就地维修。

结果就是,在一九二一年,德美英企业在长春、沈阳与锦州各开办了一家飞机维修厂。

虽然这些工厂最初只能维修飞机,但是与克虏伯的坦克维修厂一样,参与维修的〖中〗国工程师趁此机会学到了很多先进技术。在美国波音公司的飞机维修厂,〖中〗国工程师冯如甚至拿到了一套战斗机的图纸。

有趣的是,干俄战争结束后,因为经营不善,波音公司把沈阳的飞机维修厂卖给了合伙的〖中〗国企业。后来,这家企业改组成为“沈阳飞机设计生产公司”、也就是有名的沈飞,而该企业在下一场大战中,是〖中〗国产量最大的飞机制造厂,总共生产了近十万架飞机,占〖中〗国飞机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七。

因为师承美国,所以沈飞设计制造的飞机,带有很浓烈的美国色彩。

除了技术方面的收获,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好处。

别忘了,工业发展离不开交通。

在两年干俄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完成了东北地区的道路与铁路交通网规划工作,并且启动了东北铁路网修建工程。虽然在干俄战争结束的时候,只修建了不到五百公里,但是在随后二十年,东北铁路网成为了〖中〗国最有效的铁路交通系统,并且以此使东北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区。

当然,这也与东北的委源有关。

干俄战争结束不久,铁岭就发现了一座储量惊人的矿山,随后又发现了煤矿、铜矿等矿藏。到一九二五年,随着大庆油田被发现,东北地区获得了成为重工业集中地的所有资源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东北的资源布局,最有利于成为重工业中心。

虽然山西的煤矿最多,但是没有铁矿与石油。虽然天津有石油,但是没有其他资源。虽然四川发现了天然气、还探明了不少煤矿,但是交通极不便利。虽然江西有煤、铁、铜等战略资源,但是没有石油,而且交通也不便利。

可以说,只有东北才具备所有资源条件。

欠缺的,仅仅是交通基础设施。

也正是如此,在东北修建交通网,特别是铁路网,成为干俄战争之后,〖中〗国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