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三章 反差  帝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以说,在英国发生的事情是中国在大战末期最成功的一次政治军事行动。

英国战败的时候,中国并表示主要占领国,当时只动用远征航空兵,夺取了英国南部地区的几座机场。随后在与德意协商占领英国的时候,中国也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仅仅保留了这几座机场,以及朴茨茅斯港与斯卡帕湾的进驻权。

只是,对于随后的行动来说,这些军事基地已经足够了。

英国战败后的头半年内,中国就向英国运送了近五十万吨粮食,其中半数是通过空运到达英国的。

接下来,中国在英国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无偿为英国民众提供救助。

相对而言,五十万吨粮食不算多,可是意义却十分重大。

要知道,在这半年之内,只有中国往英国运送了粮食,而且无偿的把这些粮食分发给正在忍饥挨饿的英国民众。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

随后,在英国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渐修复,特别是从朴茨茅斯港到英国各地的铁路基本上恢复运行之后,中国加大了对英国的援助。

到一九四八年,中国输入英国的粮食达到了五百万吨!

这是个什么意思?

一九四八年的时候,英国本土的粮食生产基本上恢复了正常,只是英国一直是粮食进口国,无法在粮食上做到自给自足,而中国提供的五百万吨粮食,正好弥补了英国粮食产量的缺口。

正是如此,英国成为了几个主要战败国中,第一个不再挨饿的国家。

当数千万英国民众不再挨饿的时候,重建工作自然全面开展。

结果就是,英国是众多战败国中,除日本之外,第一个进行战后重建的国家,而且其重建力度超过了日本。

主要就是,英国民众的自觉性相当高。

必须承认,英国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在灾难面前,几乎每一个英国人都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在了首位。

当然,英国能够迅速开始重建,与中国的援助密不可分。

在一九四八年,中国除了为英国补上了粮食缺口之外,还以赊欠的方式,为英国提供了大量重建用的设备与物资,其中包括上万台工程设备、八百万吨水泥、一百五十万吨建筑用钢材、一千二百万吨原油与燃油。除了提供物资之外,中国还力所能及的帮助英国恢复工业生产,特别是与重建有关的工业。到一九四八年底,英国已有上百座大型工厂复产,其钢铁产量达到了五百万吨,水泥产量达到了一千七百万吨,而化工产品达到了六百万吨,此外其轻工业也有所恢复。在帮助英国工业恢复生产的时候,中国提供的不仅仅是设备,还有技术与资金。当然,利用这个机会,中国企业也进军英国,而中国企业的投资,占到了英国所获外资的百分之八十。

经济层面上的交往,决定了中国与英国的基本关系。

当然,对英国民众来讲,最熟悉的还是中国的援助人员。

在大战结束之前,中国向英国派遣了近十万名非军事人员,大部分都是援助人员,所涉及的包括医疗、公共卫生、教育、消防安全等等。直到一九五五年,都有近五万名中国援助人员在为英国人服务。当时,英国有百分之三十的医生、百分之四十的教师、百分之四十的消防人员、百分之三十的市政管理人员是中国人,而这些中国援助人员所提供的服务,惠及了所有英国人。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大战期间,中国的医务人员至少为三千万人次的英国病人提供了诊治与救助,帮助近百万名英国婴儿来到人世间,至少有上百万英国人因为中国医务人员的帮助而免于死亡。

有趣的是,中国当局从未宣扬在英国的所做所为。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一项长远战略,根本就没有必要宣扬,也不能宣扬。

在中国尽力帮助英国民众渡过难关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却自顾不暇,因此对英国的援助就相当有限了。

问题是,真正占领英国的是德军,而不是中**队。

显然,这形成了一个极为明显的反差,即原本应该为英国民众提供帮助的占领军在袖手旁观,而并没有占领英国的中**队却在为英国民众做实事,让英国民众能够熬过困苦的战争时期。

这个反差所产生的影响积累了下来,并且在最终全面爆发了出来。(未完待续)rq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