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0章 敌变我变  亮剑之独立大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枪声就是命令,两个大队的游击队员们立即火力全开,朝着鬼子的步兵小队打了过去。为了能够充分发挥火力,徐大龙布设的还是一个倒三角形的伏击阵地,游击队员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射击,而不必担心伤到自己人。

第19联队的日军官兵们也曾经跟游击队打过仗,在他们的印象当中,游击队缺少武器,弹药更是匮乏,往往打上几枪之后就上来跟日军拼刺刀,或者转身逃走。虽然他们已经听说了,一部分日伪军被歼灭,武器弹药落入了游击队的手中,可是长期形成的印象仍然让他们难以转变这个观念。这也是他们敢于在公路上排着队伍大踏步前进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一轻敌的想法,让鬼子们吃了大亏。

参加伏击战的两个大队足有500多人,人人有枪,每人手中平均超过了50发子弹。他们一共还有6挺轻机枪,每挺轻机枪配备的子弹也超过了2000发。

在战斗开始之前,徐大龙就告诉所有参战的队员们,战斗一旦打起来,就不要想着节约子弹,要在最短的时间把最多的子弹打出去,用最快的时间歼灭前面的敌人。

因此战斗刚刚开始,特战队员和游击队员们就把大量的子弹如同暴雨一般,打向了日军的步兵小队。

在雨点般的子弹打击下,一个步兵小队的日军官兵几乎在一瞬间,就损失了超过五分之四。

为了不给敌人喘息的时间,战斗开始不到一分钟,徐大龙就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500多名特战队员和游击队员,迅速冲上了公路,去消灭残余的日军。

日军在行军的过程中也是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尖兵部队遭遇袭击之后,他们立刻就向前方发起冲锋,企图救援前方遭遇袭击的步兵小队。

徐大龙早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6挺轻机枪在朝着日军的步兵小队打出了两个弹夹之后,立刻转向后续的日军步兵大队,用火力封锁他们前进的道路,为游击队的主力吃掉日军的尖兵小队争取时间。

由于是在夜间,比较容易隐蔽,因此徐大龙设置的伏击地点距离公路只有几十米远,徐大龙发出了冲锋的命令之后,500多名特战队员和游击队员在极短的时间就冲上公路,他们如同洪水一般,迅速淹没了残余的日军,接下来就快速打扫战场,然后迅速撤离。整个战斗的过程持续了总共不到三分钟的时间。

为了避免日军报复,徐大龙命令部队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快速撤离。机枪小组也也开始撤离,他们一边跑,一边回头用机枪朝着日军扫射。日军不得不闪避,从而暂时停止追击。就这样游击队很快就脱离了危险,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这场战斗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短短几分钟时间,日军又损失了一个步兵小队,他们的武器弹药全部被游击队拿走。日军的行军大队也遭遇了敌军机枪火力的打击,伤亡的人数也超过了20人。

战斗来得那么突然,敌军撤退也是如此迅速,转眼间游击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战场上恢复了一片死寂。如同做梦一般,失去了80多名日军官兵,虽然不至于伤筋动骨,却让全体官兵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们望着黑沉沉的夜幕,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还有更大的危险在等着他们。

高仓、田中无比愤怒,他们恨不能抓住那些该死的游击队员,将他们千刀万剐。可是望着黑漆漆的原野,他们的愿望根本无法实现。无处发泄的怒火,让他们痛苦万分。

渡边的心里十分郁闷,他感觉到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如果继续在夜间行军,他不知道会遭遇什么样的打击。

渡边下了决心,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原地构筑防线,防备游击队再次前来袭击。与此同时,命令通信兵通知其他的两个步兵大队,让他们原地戒备,防备游击队的袭击,等到天亮以后,再做打算。

高仓、田中觉得这样下去徐大龙他们肯定会逃走的,就算是在迈巴镇里的后勤机关人员,恐怕也能够从容撤走。这样的话,日军的这一次行动就会扑空,也就失去了这次奔袭的意义。

他们很想劝渡边继续行军,可是看到渡边那沮丧的样子,他们知道已经不可能说服他了,只好闭口不言。好在此时已经是凌晨5点了,他们也只好耐着性子等下去了。

就在日军派出警戒哨,准备原地宿营的时候,公路的右侧射来了大量子弹。这是游击队的另外一个大队赶到了,他们朝着公路上正在休息的日军发起了袭击。

当日军展开战斗队形、进行还击的时候,他们已经撤离,整个战斗持续了仅仅一分钟,就迅速结束了。

日军官兵们十分愤怒,希望能够追上这些游击队,消灭他们。可是在茫茫夜色中,他们很快就失去了游击队的踪迹。为了避免遭遇埋伏,他们也只能留下警戒哨,然后又退回到公路上。

正在日军清点伤亡人数的时候,公路的左侧又射来了密集的子弹。

这一次游击队出现的位置,是在日军行军大队的左后方。由于日军已经提前设置了警戒哨,这些游击队员们在距离日军行军大队还有100米的地方,就被日军的警戒哨发现了。

这些游击队员们只好远距离朝着公路上的日军行军大队开枪射击。这么远的距离,他们看不清楚日军到底在哪里,好在日军的人数众多,这些盲目打过来的子弹仍然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这一次袭击来得也是那么突然,结束得同样迅速,日军组织了反扑,依旧是一无所获。

这两次袭击由于日军事先有了防备,效果不是很显著,可是尽管如此,仍然有26名日军官兵死于非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