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不少,但是有很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完。
首先就是辽东和蒙古的事情,这个需要打仗,短时间内肯定不行。
除此之外,就是国内的事情,主要有两项,一个是税改,一个是军改。
税改不用说了,大明现在的赋税根本就是一个笑话。无论是田税还是商税,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作用,需要好好的修改一下,让它们发挥作用。
商税改革,在朱由校看来难度不大。经过几次清洗之后,大明的大商人基本上都站在了自己这一边,不听话的都清理得差不多了,基本上都在内务府的周围。
只要商业的法律制定出来,发布下去肯定就没问题。没有哪个商人敢反对,到时候就可以成立税务局好好的查一查、好好的收税。
难度在土地税收上,摊丁入亩的推行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从此以后大明就按照田地征税,不按照人头纳税。
这样的好处也很多,地方的税收和人口没什么关系,可以解绑百姓,不让他们在土地上耕作,可以外出做工,可以集中到大城市去。如此一来好处很多。
而根据土地纳税,也不会出现过大的贫富差距,你们家多少土地就交多少钱,会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问题,那就是士绅会把这部分转嫁给佃户,就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人口流动。
朱由校需要扩大商业规模,多招聘工人,多开办工坊,然后让普通的百姓可以不做佃户、去做工,让他们有活路。
如此一来,才能够让那些地主提高对佃户的待遇,才能够让更多的人口离开土地能够活得下去。
除了摊丁入亩之外,还有另外一条,那就是官绅一体纳粮。说白了就是取消朱元璋给读书人的待遇,让所有人都一起交税,没有人可以有特例。
当年朱元璋给的待遇是优待读书人,让贫苦的读书人能够好好的读书。但最后这条政策却被文官利用了,发展成了不交税,搞得天怒人怨。
而且文官们还发挥了很大的智慧弄出来一个投献,这条政策就更让人厌恶了。交税的人越来越少,而且普通百姓也利用这条政策得到了不少实惠。
吃亏的是国家,毕竟普通百姓把地给读书人,只交比国家的赋税更少的田租。如此一来,他们能够多得一点;而读书人呢,也能够收租子;只不过国家收不上来税而已。
他们把国家的税瓜分了,一部分给了自己,一部分给了这些读书人。这就是投献的真相。
读书人和百姓都这么干,朱由校要是要纳税的话,普通百姓都不一定支持,搞不好就容易出乱子。
在纳税这件事情上要好好的下一下功夫了。
不过朱由校不在意,改革势在必行,这不是钱的问题。
除此之外就是军队的改革,这个反而没有那么难,现在的军户其实很多都不爱做军户了。
而朱由校有了现在的装备之后,完全可以把他们下放,把军队的屯田分给他们,让他们落地生根,做普通的百姓。
至于剩下的精兵,那就改成募兵制,精锐的装备,可以少养一点军队。再说了,在这个时代没有钱了可以去抢,可以做生意,反正要开阔商路。
如果搞出太多的工坊的话,也需要一个市场。国内的市场是一部分,国外当然也是一部分。
接下来,除了打仗之外,就要开拓市场。
首要的就是倭国、辽东,还有朝鲜,去把这几块先占下来。
从卧榻上坐了起来,朱由校活动了一下筋骨。
这一次搞了这么多钱,该装备的都装备上。后堂炮、迫击炮、金属炮弹,这些都可以上了。在枪上面,该弄的也得弄,加大投入。反正就一句话,把所有的东西都搞起来。
同时蒸汽机的研发也可以加速,有了钱什么都能干。
“皇爷,韩阁老在外面求见。”魏朝来到朱由校的面前恭敬的说道。
听的这话之后,朱由校就是一愣。
要知道,这些日子自己没有招见任何人,摆明了就是在休息,所以也没有臣子来打扰自己。
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韩爌一直都是很懂事的,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了?
看来是有事情。
朱由校强打精神说道:“让他进来吧。”
“是,皇爷。”魏朝连忙恭敬地答应道,然后转身向外面去迎接韩爌了。
时间不长,韩爌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见到朱由校之后,韩爌连忙恭敬的行礼说道:“臣韩爌,参见陛下。”
“行了,免礼吧。”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就不要弄那些虚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