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 再加把火  重燃200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望着广告里的三个男人,黎宁忍不住笑了起来,“厚朴这是要把女人的钱给挣完啊!”

成道明,90年的一部《围城》便火得不行,01年《康熙王朝》更是足以封神,老中青三代无人不知。

胡君,正在热播的天龙八部,让他成为全国人民众所周知荧幕硬汉,专攻熟女市场。

卿云,阳光开朗大男孩的形象,本就讨老年人喜欢。

无论那些专家怎么批评,在群众眼里,此刻他便是智力的代表,其在高智商人群里出类拔萃的颜值,也受到小女生的追捧。

而这次的广告里,卿云一改学生气息,赤裸着上身策马在草原上狂奔的模样,将满身腱子肉的好身材展现的一览无遗,也让某些腐女团体忍不住夹了夹腿。

这样一个硬汉组合广告一出,直接将厚朴乳业的名声推向了全国。

不过黎宁还是摇了摇头,“可以找点相熟的媒体,放放风说我们计划请他代言。”

章志勇闻言有点懵。

他以为,这不过就是黎宁跟秦天川打个电话的事情。

这意思是?

黎宁笑了一下,“你是在打算请一个公司的董事长来代言?”

章志勇更懵了。

不是继承人吗?

怎么变董事长了?

难道秦天川要退休了?

这……

这软饭真香!

黎宁见状也不好解释什么,只是挥挥手让他出去,自己给秦天川打个电话通通气。

虽然不知道秦天川准备怎么捧这个女婿,但是现在的舆论热度,显然是秦家有意而为之的造势。

既然秦家想要保持热度,那么和秦天川交好的他,也不介意发布消息,给这舆论再加把火。

……

幻想大厦的顶楼,站在办公室朱红色大门的杨志远有些踌躇。

他在心里过了一遍剧情,确保着待会他要讲的故事的有趣性。

过往的两年里,每天他都要用英语给他的老师智柳讲一个小故事。

这可不是智柳的恶趣味。

对于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五王夺嫡’的杨志远来说,这是一种梦寐以求的待遇。

上一个享受这样待遇的人,是曾经的‘太子’孙红兵。

不过那时的孙红兵,智柳是要求用普通话讲小故事,来改变他那口三晋话的口音。

所以杨志远从来不会抱怨这类似晨昏定省的规矩,每天晚上都搜罗着故事,然后翻译成英文背熟。

更不会抱怨为什么孙红兵是普通话,到了他这里,却变成了鸟语。

时代不一样了,华国要开始拥抱世界,融入世界,鸟语是必须懂的。

高晟那边来游说了几次了,想要重启2000那次艾比诶木公司股份交换的事情。

更何况……

杨志远望着楼下的几个专属的车位笑了笑。

五王夺嫡啊。

论能力,他不如郭伟。

论技术,他不如陈国栋。

论管理,他不如赵令欢。

论眼光,他不如朱立楠。

不过论起揣摩人心和对老师的忠诚,那四个加起来都不如他。

窗外楼下那个1:1复刻过来的破旧传达室,让杨志远有些恍然。

老师爱讲故事,这是受到祖师奶奶的影响。

以前,在其他小朋友都想着要吃顿饱饭的时候,在华国银行秘书室工作的祖师奶奶,已经为读初中的老师‘借’来一本又一本图书。

等祖师奶奶开始掌控华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时,更是一堆几十多本的书给老师挑书看。

在同龄人还只知道杨沫《青春之歌》的时候,智柳已经深谙杰克.伦敦、大仲马、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作品……

出身大户人家的祖师奶奶,在抗战时期知晓了宣传的力量,于是鼓励老师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训练自己的演讲能力。

老师以前每天将孙红兵喊到办公室,让其用普通话讲个故事时,可能也是有受到祖师奶奶当年的影响。

‘故事’讲多了,有的时候有些分不清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正如老师常常讲的一样,“把一句谎言重复10000遍,它就会变成真的”。

论编故事的能力,还是老师强啊!

奇点那帮写小说的,论起开脑洞的能力,都没有老师那么强,难怪扑街的那么多。

明明是一个富n代手握重金外加背靠自带系统的开局,活生生被老师讲述成为了一个艰苦创业的故事。

“1972年前后,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小屋。那是机房里一个6平方米的小房间,屋中只有一张床,床下是地板,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再后来,计算所造起了一排自行车棚。大家给想出了一个主意,我们把自行车棚分成一间间方格子,用篱笆掺着芦苇秆填补四围缝隙,在东围墙上打出方洞当做窗户,在另一面墙开出缺口安装门框,就这样为自己建造了一排新宿舍。

就这样,我们夫妇有了这个12平米的新家。”

如果卿云听见了,一定会怀疑是不是智柳‘荒野建造’系列刷多了。

“1978年,我的女儿智青出生了,为了在门口违章搭建一个像样的厨房,我们经常推着板车到外面拉沙子,帮忙的有后来成为幻想11个人之一的马文豹、李勤。

修房子的水泥是从计算所院里料厂里偷来的。为了这些材料,我和我的同事们没少时间跟里料厂的看门人老戴搞好关系。

终于,12平米的小房子又多了一个4平方米的小厨房。”

“每月工资只有79块钱,除了夫妻俩和一对儿女,还有岳父岳母,一家6口人,全部挤在一间,由所里原先的车棚改造的小屋里。

白天开火做饭,晚上把桌椅板凳全部收起,放到屋外,再把被褥拿出来铺在地上,席地而睡。”

“好不容易等到市场的开放,在计算机所的支持下,我才能有机会,拿着20万的创业资金,领着10名员工,在一间不足10平米的传达室里创业。”

“研究所里给了我20万元钱,我就用这20万和10个老同事一块起家,很不幸这20万很快就被人骗走了14万。”

“1985,我们家才离开车棚搬进了一处公寓。那栋楼在中关村排序902,我们的新房子在12楼,50多平方米,有2个房间和1个小卫生间。

我们一直住到2000年,才搬到了现在的房子里。”

“草创艰难,我先后摆摊卖过裤衩、卖过冰箱、卖过手表,生意不好,为此我茶不思饭不想,彻夜难眠。

结果不仅仅没有赚到钱,在卖彩电的过程中,还被人骗走了14万。眼看公司就要倒闭,急火攻心的我,一下子住进了医院。

好在后来,在我的带领下,寻找到了新的方向搞微机,在不懈地努力奋斗下,这才有了后来的‘幻想’。”

“办公司少不了交际,当时好烟五毛钱一盒,如果公司上下都这样的销,钱不起。

所以我就把烟戒掉了,一辈子没抽过好烟,戒了就没有再吸过。”

……

这样的小故事有很多,杨志远刚听到时也觉得这实在是一个草根企业家白手兴家的励志故事。

直到走到了后面的位置,才明白过来事情的真相。

到了这个时候,谁又在乎这些真相呢?

不过要不要提醒一下老师,有些措辞得更改一下。

比如房子的大小,现在网络已经开始发达了,别到时候被人戳穿了就不好看了,毕竟您老现在住在颐和园和圆明园之间的大豪宅里。

比如那个79元的工资,在大家都是38.5元大锅饭的年代,这样的工资可不低啊。

您现在是戒烟了,可是您现在抽的是雪茄,每天6只古巴雪茄……

那20万的创业资金了,工商登记上面可远不止这个数,就更别说那8万平米的土地支持了。

杨志远狠狠的摇了摇头,将这些‘不孝’的念头撵出了脑海。

望着楼下那不足10平米的传达室,杨志远暗忖着,一定是自己重复的还不够多,信仰还不够坚定。

这些故事是真的,也必须是真的!

杨志远仔细的在心里复盘了一下自己今天要讲的故事后,稳了稳心神,推开了面前那扇大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