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粮食危机
此时,红警部队的两架飞机组成双机编队,在预定巡航路线上进行警戒飞行。
两架飞机驾驶员在飞机座舱内,看着祖国的蓝天,听着发动机的轰鸣,心中十分澎湃。
“102,这个时候要是再来点儿小鬼子的飞机助助兴就更好了!”
“101,这个时候的小鬼子在山西可没有多少航空兵力,咱们两个就是想碰一碰鬼子的飞机那就得看运气了。”
编队内的两名飞行员在天空中通过无线电,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就在此时,一个深绿色的可疑目标出现在作为长机的编号101的歼一战斗机飞行员眼中。
“102,3点钟方向发现可疑目标,疑似日军军机,请注意识别。”
编号102的僚机飞行员在得到长机的通报后,随即向三点钟方向望去。经过两人的仔细观察,可以确定,这个可疑目标就是日军的侦察机。
“塔台,我是101。发现日军一架侦察机在我附近空域进行侦查任务,是否进行开火击落,请指示。”
位于大孤山根据地的航空塔台,在收到巡航编队的呼叫后,随即进行回复:“101,102,我是塔台。允许开火击落敌机,但注意不要暴露自身身份信息。”
塔台对此表示的非常明确,只有一个要求,不留活口!
“101明白!”
“102明白!”
二人在收到塔台命令后,立刻驾驶战机加速运动到日军侦察机的后上方,准备对鬼子的飞机进行突袭。
得益于歼一飞机的实用升限远高于二战初期的日本飞机,并且红警部队所使用的战机采用了浅灰色的低可视度涂装。
浅灰色的战机在天空中映在云层周围,根本不像鬼子飞机的绿色涂装那么显眼。
这让一心专注于地面的鬼子侦察机,并没有发现红警部队的双击编队已经盯上了他们。
而红警部队的双机编队,在敌机进入机炮射程的时候瞬间开火。
两架歼一战机并没有使用12.7毫米航空机枪,而是使用了23毫米航炮,对小鬼子的侦察机开始了火力打击。
23毫米炮打小鬼子的脆皮鸡,主打的就是一个不留活口!
四门23毫米航炮倾泻出的弹幕像雨点一般,朝鬼子侦察机射来。
张世杰给红警部队航空机炮上装备的炮弹,都采用了近炸引信,炮弹在距离日军飞机半米远的地方便开始爆炸,并伴随着爆炸射出大量的弹片。
小鬼子的侦察机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密集的弹片雨将整个飞机彻底撕裂,冒着滚滚黑烟向地面坠去。
飞机从三千米的高空直挺挺的向地面坠落,飞机上的机组人员根本没有生还的机会,并且小鬼子的飞行员在这个时代还没有配备降落伞。
日军侦察机在山西地区晋绥军的驻地附近坠毁,飞机残骸在地面上冒着滚滚浓烟。在银装素裹的山西大地上格外显眼。
“塔台,我是101,日军侦察机已被我方击落,完毕。”
“塔台收到。”
击毁日军侦查机后,执行战队巡航任务的双机编队继续开始按照原定路线进行巡逻。
张世杰在得知红警部队的巡逻机组击落鬼子侦察机后,随即叫来的工程建设总队的总队长,对他问道:“咱们的雷达站需要多久能够建成?”
“团长,大概还需要三到四天的时间。”
“我给你两天时间,两天之内雷达站必须建设完毕!”
“是!团长!”
此时的鬼子航空兵在中华大地上确实十分猖獗,张世杰甚至没想到仅仅一架侦察机就敢在晋绥军驻地的上空进行侦查任务。
这既说明了小鬼子的猖狂,又体现出了此时的中国空军是有多么无力。
而张世杰此时想到的,却是整个根据地对于对空搜索探测能力存在的短板,所以张世杰才非常急迫的要求工程建设总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对雷达站的建设工作。
此时的工程建设总队,早已忙的不可开交。
整个大孤山根据地内,同时开展的工程建设实在太多了!
机场、公路、雷达站、山体开挖,以及后期开展的大量工厂前期准备工作,这些任务此时都压在了工程建设总队的头上。
虽然相较于其他的生产建设部队,工程建设总队的人数是最多的,但是他们的任务量也是最大的!
于是就在张世杰思索下一步的行动方案的时候,工程建设总队总队长刘志军再次找到了张世杰,说道:“团长,现在我们工程建设总队的人手实在有些不够用了,您看能不能给我们补一些人手啊?”
张世杰闻言也是一阵诧异,但随即也便释然的点点头,带着他返回了基地空间进行人员招募。
现在的情况,红警部队根据地的摊子很大,有大量的工程计划开始上马。虽然现在的工程建设总队已经超过了一万人,但是对于这么的的项目来说肯定不够用!
哪怕就是现在的施工人员中,还有大量的从周边村子里雇来的村民。
要不然整个根据地的工程建设几乎都要停摆了。
来到基地空间后,张世杰带着刘志军招募了四千名工程建设民兵以及相关的配套人员,随后就将刘志军和一众民兵送回了亮剑世界。
得益于两个科技采油井的建立,张世杰有了稳定的资金收入来源。并且由于现在根据地的炼油厂还没有建设完毕,所以两个科技采油井一直在转换基地资金。
一座科技采油井的资金转换为200基地资金/小时,现在两座科技采油井同时转换基地资金,一天就是9600资金!
一天小一万的资金收入,也让张世杰的基地资金宽裕了不少。
看着兵营内的部队生产规划,又想了想现在部队的整体数量,张世杰又将二营的四连、支援保障连和防空连招募完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