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的夜雨淅淅洒洒,寒风像冰冷的小铁蛇,不断往领口袖口,但凡身上有空隙的地方钻,护腕和挡手背的皮甲滴滴答答落着水,紧握直刀的手都快来冻僵了。
吴克敌虽然仅有三十来岁,但早年间曾在余阶手底下担任过步军虞侯,在剑门关外与蒙古鞑子厮杀过十几场,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凭借战功一步步升迁,蒙古人不敢进攻川蜀之后,他才被余阶和林文忠调到了宁西军来。
起初他也不愿离开第一线,只是余阶和林文忠坚持认为,蒙古人打不下川蜀,绝对会改变策略和进攻路线,黔贵地区将成为蒙古人的突破口,这才说服了吴克敌。
吴克敌到任之后,并未因为后方无战事而变得清闲松散,反而约束士兵,勤恳训练,积极备战,宁西军的战斗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不过蒙古人久久不来,宁西军的军士们便有些怨声载道,实在搞不懂这副指挥使大人为何拼了命地操练弟兄们,甚至一度以为副指挥使吴克敌在战场上受了刺激,得了癔症。
宁西军指挥使也曾多次委婉地表示,希望吴克敌能够体谅军士们的难处,尽量减少训练频率,降低训练的强度,然而吴克敌却仍旧我行我素。
倒是林文忠好几次视察,对吴克敌青睐有加,不断赞扬吴克敌的练兵成果,又给了吴克敌继续练兵的热情,军士们是苦不堪言。
到了后来,蒙古人连影儿都没见着,连吴克敌自己都产生了质疑,开始怀疑余阶和林文忠的大战略是不是失策了。
直到蒙古人攻打大理的消息传来,吴克敌始知余阶和林文忠多么的有先见之明,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练兵运动。
若是以前的宁西军,这大半夜窝缩在山坡上,满身雨水,如同猪猡一般在泥地里打滚,冷得牙齿打架,几乎把牙齿都给抖下来了,谁又能受得了?
可经过了吴克敌没日没夜的操练之后,这些宁西军的军士却全然无觉,人人自律,仿佛一块块生冷的石头一般潜伏着,似乎要与这山坡融为一体那般!
虽然吴克敌从未公开称赞过宁西军,但在他的心里头,有着一股自傲,这支队伍,便是放到川蜀前线,战力也不亚于那些经受过战火洗礼的老卒!
扭头看着身边这些肃杀的军士们,吴克敌稍稍仰头,盯着黑压压的夜空许久,才低声喃喃道:“林将军…某…某终于没有辜负您的信任啊…”
此时的杨璟仿佛在同一时间感受到这股情绪一般,从清凉驿这边,朝后山方向看了一眼。
对于吴克敌和陈铸,杨璟也谈不上喜恶,他早已过了以貌取人的年纪,没有深入接触和了解之前,他也不会再给别人轻易下定论。
他与杨璟盘膝坐在驿馆的迎宾堂上,正对着驿馆的院子,也并没有点亮灯火,任由寒冷的夜风从门缝里不断钻进来,吹得他们的脸都湿润润的。
得益于宗云的讲解,杨璟也终于领悟到三式大摧碑的精髓所在,这功夫看似简单,却需要磅礴的内力作为支撑,招式也并非表面上那么轻描淡写,虚虚实实,才能让敌人无从接招,更重要的是积累一种气势,所以即便清楚了门径,也需要很长时间的跋涉,才能真正登堂入室。
杨璟便也就暂时放下了对武学的追究,微微闭起眼睛来,运转内功来御寒蓄力。
此时宗云却开口问道:“你又是如何知晓魏潜就是那个内应?他可是差点被苟凉生杀了啊…”
没错,宗云已经知道,杨璟身边的弟兄们也全都知道,魏潜就是那个内应,但除了杨璟,怕是没人知道他为什么是内应。
杨璟微微睁开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体内淤积的邪气郁气都吐出来,这口气绵长得让人吃惊,隐约有一气三四里的内功造诣了。
听得宗云的提问,杨璟嘿嘿一笑道:“憋了很久了吧?早问出来不就完了,愣是憋着,练功都不上心了…”
宗云一抖袖袍道:“要不再练练摧碑手?”
杨璟脸色顿时一变,想起适才与宗云演练摧碑手,每次都被推出七八步,后背差点没把门都给撞烂,便心有余悸地告饶道:“别啊,大家都是斯文人,能叨叨就尽量别动手啊…”
见得宗云收了手,杨璟才缩了缩脖子,凑近了朝宗云问道:“如果你是魏潜,能不能捅自己几刀,却刀刀避过要害?”
宗云想都没想便答道:“不过小事尔…”
“这就是了,如果你右手持刀,刺自己左胸,伤口不该直起直落,而应该往左边斜穿,对也不对?”
宗云:“就这么简单?”
杨璟嘿嘿一笑道:“就是这么简单,许多人见得血淋淋地就会不自觉地惊慌失措,从而影响了判断,试问一个是急于逃生的苟凉生,一个是文弱窝囊的文官,前者满身是血地死了,后者身上被捅了几十个窟窿,任谁见着了,脑子里都会构造出当时的场面吧?更慢说还有魏潜亲口供述的事发经过的…”
“早先我也没想太多,但后来想了一想,魏潜为人隐忍,不堪大用,陷害他并没有什么卵用,所以一切都是他的苦肉计,为的只不过是得到咱们的信任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