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饮马太平洋
军工综合体,非常的长。
苏连固执的不肯搞行业细分,什么都大包大揽,整个综合体小到一颗螺丝钉,一片塑料,一个再小的零件都要坚持自产。
流程非常的长。
744铸造局属于前端流程,而眼前的5大工厂,就是最后一层精加工,全靠机床支撑。
林岭东虽然不懂,但看看还是可以的。
这可是哈巴罗夫斯克!
这可是远东军区!
冷战对抗的第二大前沿阵地!
米苏冷战,就像是下了一场超大规模的“围棋”,苏连拼了命的想扩张,到处插旗,而米国则拼了命的围堵,旗插到哪里,他就堵在哪里。
这些“棋子”,便是海外军事基地。
将导弹和轰炸机,部署到对方的家门口。
在对抗的几十年中,两国在全球范围之内,针锋相对的建立了10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总共有17个热点地区,第一大前沿阵地是东西德,欧洲主战场。
第二大阵地,就是远东军区了,争夺太平洋控制权。
自50年代开始,苏连便积极的建设远东,前前后后在这里部署了100多万大军,誓要饮马太平洋,到了70年冷战高峰期,远东已建设了20多个导弹基地,1500多个导弹发射井,数千枚中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在远东发射,其超远射程足以吊射米国本土。
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个空军基地,数十个海军基地,超过1000艘舰艇,2000多架战斗机,坦克超过1万辆,海陆空120万大军。
全球第二大规模的军队!
相对于乌克兰对峙土耳其,黑海战场在远东战场来说,不值一提。
米国方面,则积极的推行亚太战略岛链计划,在东北亚地区(r,h)建立军事基地,打造“不沉的航空母舰”,最高峰时,米国在曰本海同时有4艘核动力航母,数千枚洲际导弹,对峙远东军区。
相比欧洲战场的陆军为主,太平洋战场就更是一场高科技和最精尖的较量,两国最为先进的武器,苏-35战斗机,f-22战斗机,图160轰炸机,b21轰炸机,安-225运输机,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台风级弹道核潜艇,俄亥俄级核潜艇,在这个地方都大规模部署。
苏军入侵阿富汗之后,远东军区大规模支援阿富汗,米国人控制石油的计划成功了,苏连无力支撑太平洋消耗,才渐渐的衰落下去。
到80年代中期,只剩下30万军队。
91年苏连解体,到了93年中期,已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
庞大的军工产能尚在,却连续两年接不到任何订单,走的走,垮的垮,退工还农,工人都跑去阿穆尔州种田,去西伯利亚挖矿,野草长起一丈多高,到处都是一片破败的痕迹,公路上长满杂草,地处郊区,偌大的厂房连一个鬼影子都看不到。
核裁军协议之后,这些厂房都面临拆卸的结局,就是座庞大的宝库,相信有不少好东西的。
反正来都来了,看看也无所谓。
“走吧,那进去看看再说!”
苏希霍夫招呼司机,沿着一处围墙转了一圈儿,开进了645厂,全名:哈巴罗夫斯克滨海边疆区卡拉什尼科夫枪械设计局第311号制造厂,代号645,苏连对武器工程师极其优待,武器和工厂都以设计师命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