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之战是教导师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大量的缴获令全师将士喜笑颜开,参谋长王虎臣再接再厉,率领三团和四团、五团各一个营,调头北上,扑向囤积大量粮食和补给物资的石上镇。
时至下午四点,战果统计送到了正在探望伤病员的师长郑毅面前:
此战歼灭敌军共计三千四百七十余人,俘虏敌军四千八百二十二人,其中包括正在救治的敌军伤兵一千二百余人,二团一营和四团一营正在搜索逃入西面大山中的近千敌军残余。
教导师各团牺牲将士多达六百二十三人,重伤三百四十六人,轻伤八百六十二人,因诸多重伤员正在抢救之中,牺牲人数还会持续不断增加。
此战缴获克虏伯七十五毫米过山炮六门,其中两门已经严重变形无法使用,缴获马克沁重机枪十四挺,比利时造勃朗宁机枪三十九挺、曰制三八步枪六千三百四十支,汉阳七九步枪五百六十五支,机关枪一百八十三支,毛瑟驳壳枪两百零七支,勃朗宁1910式手枪和沪造仿勃朗宁手枪三十二支。
除此之外,还缴获各种型号的弹药多达两百余万发,大批粮食、马匹和各种补给物资来不及统计,正源源不断地运回宁都城中。
看完师部参谋送上的战果统计,郑毅心里喜忧参半。
高兴的是教导师首次成建制地歼灭一个师的敌人,取得的辉煌战绩令全师将士无比骄傲和自豪,教导师的风格与气质逐渐形成,战斗经验和技战术水平因此而迅速跃升。
郑毅担忧的是死伤弟兄人数高达一个团,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三百余名身负重伤的弟兄中将会有近半人逐渐死去,俘虏的四千多名滇军官兵也需要迅速处理,可直到现在郑毅仍然没有妥善的处理办法。
巡视一圈之后,郑毅和几名师部参谋组长返回城中县衙,刚刚洗了个热水澡换上身干净军装的参谋长王虎臣含笑迎上,告诉郑毅一件趣事:
“莆田乃是有名的侨乡,与上官咏合作的两大家族都有族人定居南洋,常年经营进出口生意,拥有自己的商队,把南洋生产的胶鞋、雨衣、香料和机械产品等等卖到闽省各地。”
“这个情况是否需要立即向井冈山根据地前委汇报?”张尧拐着弯提醒郑毅。
郑毅点了点头:“你们觉得派谁去合适?”
郑毅非常严肃地回答:“必须汇报,这是原则性问题,谁也不能犯糊涂!”
“根据上官咏的汇报,闽西各地土匪众多,闽省各地政府几十年来不断围剿,不断招安,可是从来没有解决匪患,土匪反而越剿越多,所以我想派一个营过去,收编汀州方圆百里的土匪,不服气的就消灭他,把两省之间这条商道牢牢地控制在手里,然后逐渐向周边发展。”
张尧也极力赞成:“如果能在汀州或者周围建立起革命根据地,咱们就有了便捷的出海通道,能否赶上井冈山我不敢说,但绝对比东华山根据地起到的作用大得多,我军的处境也将大为改善。”
郑毅大感意外,转念一想又觉得非常正常,从清末的辛亥内战到现在,全国军界大多这么干的,因而形成了惯例,所以郑毅不需要再三考虑就答应下来:
“我觉得换取枪支弹药和我军需要的各种物资或许更好一些。”王虎臣笑道。
郑毅指向福建沿海的莆田:“上官咏联合莆田两大家族,合股成立了一家贸易商行,以这个商行为幌子建立交通线,能够将物资送到瑞金西面的汀州,所以我想趁此机会,在汀州与瑞金之间这片大山里建立一个根据地。”
“上官咏那边有什么建议吗?”王虎臣考虑得很周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