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9.第257章 战后余波(第一更,求月票)  红色脊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调整过后,迅速成熟的教导师三团同样收获巨大。

在保持原有建制的基础上,团长段煨和副团长李良德、政委覃柏君通过据理力争、死缠烂打、撒泼耍赖等手段,迫使师长郑毅和参谋长王虎臣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将原计划配属给李连山一团的七门迫击炮、八挺崭新的马克沁重机枪弄到手,并以此为本钱,组建了与二团相同的机炮营,同样获得两千一百五十人的主力团编制。

黄国兴的第五团由于是新组建的主力团,在昨天夜里和今天清晨的战斗中伤亡不大,减员不多,因此,除了装备较差的二营、三营全部换上了缴获的曰制三八步枪之外,并没有获得额外的扩编,全团仍旧保持一千六百五十人的编制。

至于陈敏先的第四团,由于要在明天上午率先开拔,返回东华山根据地,作为一支奇兵,随时保持对周边广昌、南丰、宜黄、乐安等县的威胁,所以并没有进行任何调整。

考虑到四团装备的步枪和轻重机枪大多为七点九二口径,当初留在东华山的武器装备还有富余,郑毅与王虎臣简单商量过后,再征求陈敏先等人的意见,最后决定留下四团的百余名轻重伤员,将携带缴获的三百支日制三八步枪、一百五十支精挑细选的汉阳七九步枪拨给四团,并让四团从缴获的弹药和物资中,带走六十万发七点九二口径的通用子弹、一百二十箱手榴弹和六百匹马。

此次调整,宁都县委和属下三个赤卫大队同样收获巨大。

已经增加到三千五百余人的赤卫队,原本只有教导师赠送的四百多支杂牌步枪,就连县委正副书记、委员和各部部长等十二名同志,也只有四支驳壳枪。

在晚上召开的军政会议中,宁都县委的同志早已做好将一半赤卫队员送入军队的思想准备,但教导师最终确只是要求从中挑选一千人入伍,而且要从接受教导师五十名教官训练三个月的第一、第二赤卫大队中挑选。

县委的同志们二话不说,当即痛快地答应下来。

为了支援地方发展,扶持地方武装,郑毅代表教导师党委会做出承诺:

……

数分钟后,郑兰亭缓缓靠在真皮椅背上,手抚着下颔,眼里的深色非常复杂:“很好,很及时,等会儿我就打电话给报社主编,把这个惊人的重大消息刊登在明天的头版上。”

宋子卿哪里敢坐下?恭恭敬敬地向大太太和四太太鞠躬致礼:“郑伯伯说的是,晚辈和茂富是一个村的人,家中父母和爷爷、奶奶以及三个弟妹,都是去年八月从黄州老家迁来香港定居的。”

情报站副站长宋子卿硬着头皮,进入了豪华气派的郑家府邸大门,在门房郑五叔的热情引领下,穿过平整精致的草坪,登上三级岗岩石阶,在门口向拿着个烟斗含笑迎出来的郑兰亭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

郑兰亭上下打量宋子卿一番,随即微笑着点了点头:“小宋,你可是第一次登门,来来来,别客气,坐下说话!”

郑兰亭沉吟一下,立即站了起来:“不行,我得去打个电话,立即重新排版,把这个消息刊登在头版头条,同时电告沪海方面,让萱儿的《东方新闻》报同时予以报道。”

“谢谢郑伯伯!如果没有别的吩咐,晚辈告辞了。”宋子卿站起身来,恭敬地笑道。

继续留下五十名军事教官,为宁都县委招收和训练赤卫队员,一次性拨给宁都县委十五支勃朗宁手枪、一千二百多支换装下来的俄制步枪、两百五十支八成新的汉阳七九步枪、十二挺比利时造轻机枪和二十五万发子弹,以及八万现大洋!

“郑伯伯,这是傍晚时分我们刚刚收到的电文......****教导师在赣南的宁都城北,一举歼灭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九军第一师,俘虏该师少将师长杨育涵、上校参谋长李思溯等五千二百余名官兵,刚刚完成换装、拥有一万一千八百余名官兵的第三十九军第一师全军覆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