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暗暗地舒了口气,请袁国苹坐下之后,继续把自己的想法向与会者通报:
“之前我们主动放弃庙前和新泉镇,后撤至南山镇一线布防,张国辉部第二旅两个团随即北上占领庙前和新泉,目前这两个团已经进驻新泉以及镇子西北部的兴海寺,并沿着朋口河修筑不少防御工事,似乎要把新泉打造成为龙岩的坚固屏障。”
“但是,一旦龙岩西部门户上杭失守,龙岩之敌必定惊慌失措,时刻需要防备攻占上杭的红四师掉头北上,攻打新泉之敌的侧背,所以,只要红四师拿下上杭,教导师的两个主力团再次攻向新泉,并派出一支偏师绕到新泉西北和西南两翼进行骚扰,新泉敌军必定会快速后撤。”
“如此一来,教导师两个主力团也就能顺利越过新泉和庙前,向龙岩步步紧逼。”
众人看着地图,频频点头,均认为这一方案要比原来的强攻新泉镇的计划好得多,还能重重地打击敌军士气,迫使敌军收缩兵力,更有利于三路大军合围龙岩,进而为全歼张国辉部创造有利战机。
郑毅指向地图上方醒目的红色箭头:“这是教导二师第四团和前线指挥部直属教导大队两个营组成的北路攻击部队,他们将从连城出发,经曲溪、万安、雁石,攻打龙岩东北六公里的铁山镇,彻底堵死张国辉部逃往漳平的道路。”
“中路发起进攻的是教导一师第二团、教导二师第五团也就是原来的警卫团,以及红七军第一师的两个新兵团,将和北路攻击部队一起对龙岩县城展开夹击。”
“只要能够打下铁山镇,或者攻占龙岩城西的敌军两道防御线,龙岩的敌军就会不战自乱,甚至会弃城而逃。”
会场“嗡”的一声喧哗起来,大部分同志均不敢相信郑毅的推断。
张国辉拥有一个师两个旅上万兵力,加上龙岩的保安团等豪强武装,兵力至少在一万五千人以上。
一条清澈的小河从西面山谷蜿蜒而过,汇入滔滔汀江,小河两岸竹木茂盛,古树参天,与延绵起伏、荆棘丛生的一片山岗紧紧相连,将长约两公里、宽约八百米的不规则山谷隐藏其中。
而教导师三个团又两个营不到七千人,红七军的两个新兵团都是训练不到一个月的新兵,上战场担任后勤部队没有任何问题,但拉上去作战绝对不行,而且其中大部分官兵没有武器。
谷中一条条道路和战壕纵横交错,约两个连的官兵正在山谷中部修整过的土坡上进行训练,他们身上同样穿着松露色军装,两个队伍之间整齐摆放着十余根黝黑的粗大管子,谁也看不出那是什么玩意儿。
郑毅微微一笑,把缰绳交给警卫员姚立烨,向张鼎丞和围上来的委员们详细解释:
特委委员们勒住坐骑,四下张望,很快注意力便落到了前方百余米外的两座矮岗顶部,那儿一左一右屹立着两座用大块石条和青砖修筑的防御堡垒,十余名身穿松绿色新式军装、装备柯尔特手枪和机关枪的教导师警卫官兵已经整齐列队,等候在矮岗下方的道路上。
于是,会场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尴尬的沉寂之中。
麒麟山是武夷山南麓众多山峰中的一座怪石嶙峋的大山,位于汀州城北偏西方向五公里,海拔五百余米,山体挺拔奇秀,高耸陡峭,苍松层叠,状如麒麟。
在大家的印象中,郑毅虽然有点儿冷峻,但为人宽厚,胸怀宽阔,说话从来都是彬彬有礼,实实在在,每一件事情都做得踏踏实实,从来不像今天这样把话说满。
郑毅和澎湃等六名特委委员在警卫连官兵的护卫下,满怀疑惑地策马穿过遮天蔽日的树林,越过小村北面新建的木桥,沿着新扩宽的山道翻过一座数十米高的山坳,在密林中间新开拓的五米宽泥石路面上前行一点五公里,终于来到了麒麟山西麓的谷口。
哪怕再算上南线的红四师一千五百将士,总兵力也不到九千人,能否打下铁山镇攻占城外两道阵地还得另说能,如何能把占据坚城、拥有火炮的张国辉部一万五千敌军逼得弃城而逃?
狭长的山谷平坦而开阔,所有的树木荆棘已被清除干净,十余座用圆木和竹子修建的营房沿着小河西岸整齐地排列。
澎湃呼出口浊气,似乎已放下心来,转念一想又觉得顾虑重重:“能不能提前告诉我,你的办法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