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黄浩然提出的概念里面已经包括了“飞雷”的主要部件:铁皮汽油桶,用绳索扎好的炸药包还有放在炸药包下面用作******的药包,所以在台儿庄会战结束之后,第25集团军只用很少的时间便制造出了实物。
第25集团军的工兵团用长一米、直径半米的汽油桶作为抛射器,里面填充大量的火药作为推射药,点燃之后将炸药包抛出去,同时还会点燃炸药包上的导火索。
不过这种抛射器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弹道轨迹基本不可测,怎么飞的都有,还有炸药包的药量只能凭经验装填,每次发射后都需要重新挖发射坑,射程太近等。按照施大炮的说法就是,这种“飞雷”就是个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也许还没打出去就先把自己人给炸死了!
但黄浩然却始终坚持认为这种“飞雷”是可以投入实战的,后来在黄浩然的大力支持下,工兵在测试中解决了“飞雷”的不少缺陷,不但想出了将炸药包捆成前尖后圆炮弹状的办法,还对******装量和炸药装量都进行了科学改进,并且在汽油桶的顶部加装了简易的瞄准器。甚至还有人计算出了标准化制作之后的抛射器弹道轨迹。将“飞雷”的射击误差基本控制在了5米以内。
这样一来,“飞雷”就具备了实战的能力!按照5公斤的标准抛射炸药包计算,落点方圆5米内的工事即使不被摧毁,里面的人也会被冲击波震死。
如果抛射的炸药达到20公斤以上后,落点方圆25米内的人、畜,无论是呆在坦克内,还是坚固工事内,都将难以生存。
有了成功的经验之后,第25集团军工兵团开始更加专心的改进“飞雷”,以求能发挥“飞雷”的最大威力。为了对付鬼子的战车、野战工事和密集的队形等,大胆的工兵们甚至试着用抛射筒抛射几十公斤重的石头、集束手榴弹,渐渐的,“飞雷”的样越来越多,威力也越来越大。
最近的一次测试中,第25集团军的工兵们1斤黑药成功发射了10公斤炸药,结果打到了260米远的距离,偏差却只有10米,被轰击的红薯地里面方圆20米内的红薯都被冲击波震的从地下跳了出来!爆炸产生的弹坑达到了1米多深!警卫营现在使用的,就是按照这种标准制造出来的最新产品!
徐子龙有信心用“飞雷”给鬼子一个深刻的教训!
为了制造足够的“飞雷”,黄浩然再次动用了商丘军列上的物资,给警卫团提供了大量的炸药。
而制造“飞雷”的汽油桶则是从各支部队里面收集过来的,还有不少还是土肥原师团在转移时丢弃的。
在黄浩然的积极努力之下,警卫团最后投入实战的 “飞雷”数量居然达到了150门!
150门飞雷,也就意味着可以一次性发射150个10公斤重的炸药包!整整1.5吨的进口炸药,够板西一良大佐的第59联队喝一壶了!
71军的佯攻和板西一良大佐的“消极防御”战略给了“飞雷”施展的舞台,当第71军的第二攻击梯队露出疲态之时,警卫营已经将全部的“飞雷”都给安放好了!
“告诉宋军长!他的部队可以后撤了!动作要快!还有!让炮兵再轰两分钟,掩护咱们!”
没过多久,第71军的部队开始徐徐退去,而后方的炮兵部队则开始了炮击。
“抓紧时间再检查一下炸药包!都给老子按照工兵画的图纸把绳子绑好了!要是呆会出了错飞到自己人的头上,那损失可就大了!”
徐子龙的这番警告绝不是无的放矢,实际上在工兵的试验中,也没少出现炸药包斜着飞的状况,所以工兵在制造“飞雷”的图纸上才会写着:“射程约为xx米,偏差约为xx米”这样的字眼!
“约为”也就是不一定能达到!
“娘的,工兵团居然搞出了这样危险的东西!团座!下回让那些工兵自己用吧!”
一名蹲在徐子龙脚边不远处的小兵一边检查着炸药包一边嘟囔着,结果引来了徐子龙的一通训斥!
“老子也知道150榴弹炮好使!可是咱们不是没有吗?难道没有榴弹炮就不打鬼子了?干好你自己的事情!咱们是司令的警卫团,要是失手丢了司令的面子,看老子不扒了你的皮!”
小兵吐了吐舌头,然后低下头用力将捆在炸药包上的电话线又紧了紧。
用电话线扎炸药包这办法也是第25集团军工兵的发明创造,原先在******点燃的时候,很容易会同时烧断捆扎炸药包的绳索。后来工兵们发现使用架电话的线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准备点火!报务员!通知71军的宋军长,告诉他咱们这边炸完了他们就得立刻上去!时间不等人!”
就这样,“飞雷”这种简单的大杀器,终于提前若干年登上了历史舞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