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中日双方在报纸上拼命的较劲,围绕着黄浩然吵得不可开交。
日本人拒不承认操纵了上海发行的报纸。而中国方面则得理不饶人,一定要抓住日本人的痛脚。
在戴笠的授意下,军统向各家报社寄送了一份目前国内实际上是由日资控制的报纸名单。并且附了十几页纸将这些报纸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都说得清清楚楚。于是这份名单一经刊出,顿时在国内引发了抵制日资背景报纸的浪潮。
《新闻报》、《文汇报》、《远东时报》、《同文汇报》的销量连日狂跌。其中最惨的《远东时报》现在平均每天只能卖出去不到两百份,顾客基本上都是些懂中文的日本人。照这样的趋势,恐怕很快便要关门大吉。
眼瞅着在中国经营多年的报社体系就要被连根拔起,恼羞成怒的日本外务省官员直接跑到近卫首相面前告状,要求陆军省严惩造成此种恶劣局面的冈村宁次。
事态按照这样发展,冈村宁次调往蒙古的命令,恐怕要比畑俊六预想的还要更早发出……
战场方面,在最高当局的严厉督战下,围攻第27师团的中国军队继续发力。李品仙在付出伤亡七千余人的代价后,终于再次将本间雅晴压缩到发动决死反击前的区域。这一进一退,将第27师团最后的机动兵力消耗殆尽,如果不能从龙感湖湖对岸得到援兵,本间雅晴师团剩下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周。
但在江防军防区外的其他两条战线上,小诸葛和薛岳却一直在走背运。冈村宁次去职后,畑俊六大将直接接过了十一军的指挥权。这个经验丰富的老鬼子第一次出手就将薛岳和小诸葛晃的不轻。
畑俊六大将完全不顾被中国军队围攻的本间雅晴第27师团,将刚刚从上海方面调过来的两个师团生力军直接投入小诸葛的五战区。兵力原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的小诸葛,被鬼子的这5万援军一逼,整条防线破绽百出。连失了好几座重要的城池和关口。薛岳为了不让自己的九战区部队在整个防御权上的位置过于突出,被迫下令主动后撤。
三块战场一胜两负,武汉会战的前景不容乐观……
由于黄浩然无法继续履职,武汉政府决定由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部长陈辞修接任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在黄浩然看来,这并不是个好的选择。
淞沪会战时,陈辞修就担任过第三战区的前敌指挥官,采取的战术过于保守,表现得并不出众。若是将黄浩然换到最高当局的位置,他会启用西安行营的蒋鼎文,或者是顾祝同、卫立煌。这些人虽不见得比陈辞修出色多少,但最起码他们的精神能够完全集中在作战上。
如今的陈辞修,早已不是那个黄埔军校的教员。相比战火硝烟的战场,陈辞修更加喜欢在官场搏杀。用穿着军装的政治家来形容他,最为合适。
最高当局这回可以说是选错了将……
撤到武汉后,陈辞修实在是太忙了。他这个政治部部长不但要给最高当局当参谋、出主意,身上还挂着湖北省主席、航空委员会委员、中央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书记长、中央训练团教育长等长长的一大串职务。黄浩然因伤沉寂后,武汉政府内部已经有人称陈辞修为“最高当局的替身”、“第二号人物”。
这见风使舵的本领,也真是够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