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希特勒不愿意把它们投入到非洲战场上。
这一方面是因为希特勒认为打败那些英国殖民军不需要多先进的装备,毕竟非洲也是英国的次要战场,德军面对的大多数是英军的殖民军。
其实这一点希特勒是完全想错了,德军对英军没有发起陆地上的进攻,所以英军完全可以把陆军精锐投入到非洲战场。同时丘吉尔对非洲战场的重视程度超出希特勒的想像,这主要是因为苏伊士运河及地中海控制权的问题。这导致丘吉尔不惜勒紧裤腰带全力支援非洲战场,甚至突破德军潜艇封锁绕过好望角从英国本土运来军队和装备也在所不惜。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时的希特勒一直在计划着进攻苏联,所以他不愿意把太多的兵力和装备投入到非洲。
直到希特勒从隆美尔那得到报告,发现非洲军团的装备完全对付不了英军的“玛蒂尔达”坦克,这才不得将这些装备改头换面一番。
这也可以算是希特勒失策的一点,在此之前他就应该收集足够多的情报,比如“玛蒂尔达”坦克装甲的厚度,英军的拥有量等等。
如果从一开始希特勒就知道这一点并给非洲军团装备pak38的话,指不准隆美尔就能一股作气把埃及都拿下来了。
秦川见过这款换装了50mm坦克炮的“三号”坦克。
那是在德军用新型“三号”坦克作战场测验的时候……相比起英国人那种一拍脑袋就把坦克分成“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的态度,德国人还是很严谨的,他们想看看新型坦克在实战中对“玛蒂尔达”坦克的击穿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德军手里有大批从英军那缴获的“玛蒂尔达”。
当然,德军还是舍不得将那些可以使用的“玛蒂尔达”当作实验品,他们用拖车将几辆出现故障无法维修,而且有用的零部件都被拆得差不多的坦克拖到实验场。
秦川这个连当时也在场,因为那些科学家想让实验尽可能的贴近实战,于是让士兵在坦克后跟随……秦川可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任务,因为这意味着他和战友们要在烈日下跟在坦克后吃灰尘。
“三号”坦克停了下来,然后“轰”的一声,坦克车身一颤,一发炮弹就射了出去。
“六百米,无法穿透!”
坦克接着再往前进,一开始是间隔五十米打一次,500米后就是每隔十米打一次,而且至少要打三发……在500米距离上能穿透垂直角度的装甲,并不代表就真的能穿透“玛蒂尔达”的装甲,因为目标坦克装甲是倾斜的。
终于,在450米时第一发击穿。
科研人员们不由发出一阵欢呼,这几乎就代表这款坦克没有问题了。
他们猜的没错,最终的测试结果是400米内能有效击穿正面装甲,500米内能有效击穿侧面装甲,后部装甲则在900米距离上都可以击穿了。
(注:pak38式反坦克炮在914米距离可以穿透着角为30度、厚度为50.8mm厚的装甲板,“玛蒂尔达”后部装甲为50mm)
技术人员对这些实验数据很满意,其中一名上校军衔的军官一边记录着数据一边略带炫耀的对秦川说道:“它们可以很好的保护你们了!”
秦川回答道:“长官,我只想知道,你们为什么不给这玩意装一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