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霄最后无所谓的说道。
“老爷,爹,大伯……”
周围的几名衣衫不整,但却穿的异常华丽的老妇人,年轻人,都是于家的族人。
这些人此时全都怒视着李子霄,但却不敢说什么,身体如同打摆子般不停的晃动。
李子霄看着这些打着哭天喊地的公子小姐,心里一阵蔑视。
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年轻人,或是经商或是做官,平日里有着于世明这颗大树的庇护,走到那都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但却从未真正自立过,一旦失去了于世明的庇护,他们便全都慌了神。
这些少爷除了吃喝玩乐,说实话真心不会什么,他们就是这个社会那些满肥肠的蛀虫。
这个时候,李子霄伸手招来了石英,郑重的吩咐道:“石英,这里的局面已经被咱们控制,我担心城内会有人趁机浑水摸鱼。
你立刻带领四百名士卒,在城里维护治安,若有人煽动或领着人作乱,一律格杀勿论!
同时,派人密切注意万府和官府的动静,我想用不了多久,该来的人都会来的。”
“是,属下领命。”
石英迅速领命,带着四百白龙军士卒离去。
想了想,李子霄又喊道:“赵腾。”
“属下在。”
一身戎装的赵腾,跑过来,对李子霄行了一个勉强还算合格的军礼。
“你马上带人向于家人,逼问于家藏银子的地窖位置,找到后立刻将所有银子全部带走,然后搜刮整个于府,凡是值钱的都不要放过。
行动要快,然后将所有财物,装上大车,之后你带着两百名士卒,押着这些大车,通过东门,返回咱们城外的营寨。
路上尽量要低调,不要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我估计万家人,林知府这些人很快就要赶来了。
到时候,你们就没搜刮的机会了,所以趁着这段时间,速度要快,待会一旦官府的人来了。
我会派人通知你们,你们里面从后面离开,谁要是敢阻拦,直接冲过去。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说完,李子霄意味深长的看了赵腾一眼,这个眼神赵腾自然明白。
“是,属下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去吧。”
赵腾满脸的兴奋,他当然明白李子霄的意思,朝李子霄拱手施礼后,兴匆匆的带人去了。
嘱咐完赵腾后,李子霄缓步走进了于家内院,深处的一座大厅里。
这是一座刻画着仙鹤祥云飞禽走兽,边上摆放着名贵的瓷器、古董,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大厅。
这座大厅是,平日里于家族人聚会,以及招待贵宾时的所在,装潢自然极尽豪华奢靡。
李子霄随手拿起一个弘大小的瓷瓶,仔细瞅了瞅,但是他除了觉得这个瓷瓶,做工精致,纹艳丽点之外,就没有什么特点了。
“喂,你过来,这是什么瓷器?”
李子霄不懂,就随手指了于家一个管家,问道。
那位于家管家心里直喊晦气,但脸上却堆满笑容,走过来,笑眯眯的说道:“大人,您对瓷器也很感兴趣啊?”
“废什么话,我问你这是什么瓷器。”
那位于家管家在心里更是一阵鄙夷,丘八就是丘八,果然对这些文雅之外一窍不通。
那名于府管家凑过来,对李子霄手中的瓷器,仔细看了两眼后,随口说道:“大人,此种瓷器,釉色透明,青色泽鲜***案纹精细,应该属于元青瓷。
这种瓷器虽然不甚珍贵,但也颇为少见,是我家老爷最心爱的几个瓷器之一。”
这位于家管家随口一说不打紧,可吓得咱们的李大将军,那一双拿着瓷器的手,顿时就是一抖,差点把手中的元青给摔地上。
“什……什么,你说它……它是元青?”
李子霄努力强装着镇定,但微微颤抖的语气,已经出卖了他的心情。
“是的,它确实就是元青,您看它的颜色,就是蒙古人喜爱的蓝色和明显有元朝风格的饰物。
这就是元青的特征嘛,不过此物虽然少见,但在我朝却不怎么受到达官显贵的喜爱,但却深得我家老爷喜爱。”
在明朝时期,元青的名声还没有名声显赫,喜欢这种瓷器的人,也不是很多。
直到后世这种色泽鲜***案纹精细的元青,才备受世人推崇。
最著名的,就属在2005年7月12日,于英国伦敦拍卖的那件“鬼谷下山”元青大罐。
最后可是以三亿两千万人民币的天价成交的,从那时候起,青瓷的名声真正的享誉世界。
这位于府管家说万后,看到李子霄那强忍着的激动摸样,心里的鄙夷之情就更深了。
但这个时候,咱们的李子霄同志,在心里却早就激动得热泪盈晃了。
我的天呢,老子竟然有一天能够亲手摸着这样一件青瓷,这可是价值上亿的玩意啊!
紧抱着这个青瓷的李子霄已经下了决心,回去后就把这个罐子收藏好,以后得当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可是,还没等李子霄兴奋完,一旁的这位于府管家就热心的凑过来,对李子霄说道:“大人,如果真是喜欢青瓷。
我知道在其他几处,还有品质更好的青瓷,以及其他珍稀瓷器、玉器,要不,让老奴带大人去看看?”
这位于府管家此时心里也开了窍,他知道于家随着于世明死去,估计日后会日薄西山了。
这个时候,如果能趁机抱上这位李大人这条大腿,可就发达了。
所以,这位很会察言观色的于府管家,看到李子霄似乎很喜欢这种青瓷,立马投其所好的说道。
“什么?还有更好的,走,带本官去看看。”李子霄大喜。
结果,这位于府管家带着李子霄一圈走下去,什么元青,青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后世四大名瓷,在这里都能找到。
甚至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等珍稀瓷器,看得李子霄泪流满面。
老子他/妈辛苦大半年,搜刮来的金银,估计都不如人家这里几个瓷器值钱啊!
当然,这纯属是李子霄以后世二十一世纪人的心理所想的。
其实这些瓷器在明朝虽说称得上好瓷,但数量远比后世多得多,有钱的商人随便点银子就能搞到。
而且这个时期的人们,远达不到后世人对这些瓷器的那种喜爱程度。
但即便如此,李子霄心里依旧决定,这里的这些珍稀瓷器,一个不放过,全部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