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和营期刊发布的当天,国内的主流报纸也相继报道了这件事情。
其中以《华夏日报》的表述最为深情。
“远渡重洋,异国他乡,是为了世界和平的祈愿;辛勤劳作,修棚种菜,是寄托故国乡土的情怀。”
“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身体力行的榜样。我华夏维和官兵,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已经是不到两个月之内,华夏驻利西比亚维和营第二次接受嘉奖了。
而在这种铺天盖地的赞扬声中,短短一周时间内第三波客人来到了维和营地门口。
比起前两拨人,这第三波的身份有些特殊。
特殊到沈耘不得不站在维和营地外边,看似没有礼貌地面对他开始谈话。而谈话的过程,由维和营官兵全程录制视频和音频。
来人便是利西比亚新政府的代表,当日入驻维和营的时候,他是来过的。
“尊敬的先生,我想您应该清楚,以您的身份来到这里是非常不合适的事情。”
说这句话的时候,沈耘表情极为严肃。
他心里很清楚,今天只要自己说错一句话,都很有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华夏在利西比亚的局势上,一直扮演中立国家的角色。
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引发争端,那他可就百死莫能谢罪了。
来人并没有因为沈耘这种态度有所不满,恰好相反,他的嘴角还露出一丝笑容。
作为新政府的代表,他非常清楚华夏作为中立国的态度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而沈耘的态度恰好就能说明华夏一贯的态度。
满面笑容之中,来人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纸交到沈耘面前:“上尉,我这次来,是跟救国政府商议,共同向维和司令部沟通才过来的。”
没有第一时间接过纸张。
沈耘凑近看了一眼内容,上面果然是维和司令部常用的公文便签,以及司令官的亲自签名,这下沈耘才放心地接过来。
而上边的内容,让沈耘差点就掉了下巴。
“先生,我没有看错吧,你们居然要让我派人到城中给平民教授怎么种植蔬菜?”
沈耘现在都有些佩服这些人的脑洞了。
而来人迎着沈耘惊讶的目光,脸上的表情极为诚恳:
“上尉,想必经过两个月时间的了解,对于候夫拉的形势你也知道了。虽然经过你们的帮助,平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是候夫拉不能继续这样败落下去了。”
“平民们需要劳动,需要工作,需要更加丰富的生活。”
“而眼下就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如果在局势稳定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向你们一样种植蔬菜销往附近几个城市,那候夫拉的状况将会大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