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9章 他还是第一  玄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与此同时,大家也不断得知一些作弊事件相关的消息,得知朝廷近期进行的一些行动,还有一些学部官员、州学人员被狠狠处置的消息,不胜唏嘘。

终于,三月二十三日,尘埃落定。

好几百名考生失去了考试资格,还因为作弊的事情触犯了律法,于是全家都受到了严厉惩处,大部分人都被举家迁徙到了辽州,不准返回中原,也不准再参加科举考试,永远失去了这个资格。

而主导这些事情的官员、州学教员人等全都被抓了起来,主谋处斩,从犯发配辽州边地服苦役,不得赦。

对于大部分学子来说,这是值得唏嘘的一件事情,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考量,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真正重要的,还是这场选考的结果到底是被朝廷承认了。

公告宣布的那一天,选考的成绩也正式公布出来,广大学子先是松了一口气,为了不必参加再一次的选考而感到庆幸,然后紧接着便开始了提心吊胆。

选考成绩公布的同时,所有人也都知道了一万多名考生参考的这场考试,有三千人可以通过,然后进行君考,其他人将成为失败者,无法参加君考,只能返回家乡,等待三年后再一次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三年一次,除非有特殊情况发生,会额外召开科举考试,称之为【恩科】。

老实说,三千人通过考核这个事情还是让不少学子雀跃欢呼的,原本大家普遍认为只有一千人能通过考核,甚至可能人数更少,直接冲着三十分之一的规模去,结果没想到居然提高了十倍。

不少人都在暗暗咋舌,朝廷这一次可是大手笔。

君考原则上并不罢黜考生的资格,只是为了最后做一次排名,只要考生做出来的答卷不是太离谱,或者自己干了什么太过于鬼畜的事情,一般都是能保证通过的。

这也就意味着往往通过了选考,就有了成为汉帝国从九品吏员的资格,并且同时跻身统治集团,从此就和过去的人生全然不同了。

所以但凡得知自己通过了选考的,没有一个不万般激动、原地起跳,整个人都亢奋了起来,脸红脖子粗的。

陆议早早就带着自己的弟弟来观看放榜结果,弟弟说陆议一定可以通过选考,甚至是拿到头名,陆议自己觉得通过考核没有问题,但是想要拿到头名估计有些难度。

因为诸葛亮做对的题目,自己做错了,这样一来,很显然,自己已经落入下风。

那可是一道十五分的数学大题,两人的分差一下子就拉开了十五分的差距,这可不是好追上的。

诸葛亮的州考成绩是满分,选考的科目和州考一样,只是题目更难,题量更大,很难说诸葛亮不会再一次爆种。

倒是那篇五十分的议论作文在陆议看来很难拿到满分,对于大汉帝国全新的指导思想的论述和理解,陆议觉得想要把握到精髓,是很难的。

所以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陆议就关注诸葛亮的排名和分数。

之后,随着一声锣响,大红色纸张书就的选考通过考生名单正式张贴在了皇城门口的大广场上,边地榜和内地榜分别张贴,绕着大广场贴了整整一圈,各自的排名和分数也都列于其上。

考生们激动且紧张的搜寻着自己的名字,如果名字太多眼缭乱了,也可以选择去旁边的官府工作人员柜台那边找人询问,那边有十四个柜台,专门对应十四所州学的通过考生,算是速查。

不过陆议倒是没有那个必要了。

因为他第一眼就看到了列于榜首的那个让他感到无比熟悉的名字——用金粉书就的特殊的名字。

诸葛亮。

分数是……

满分,八百分。

那一瞬间,陆议紧紧攥住的拳头松开了,心头松了一口气,像是某种执念突然化作飞灰消失不见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复杂的情感。

原本他是想着要和诸葛亮真刀真枪过过招的,他是真的有想要与诸葛亮对抗的想法的。

但是现在他意识到,自己或许想的有点多。

他的弟弟在他旁边一脸惊喜地拽着他的衣袖连连喊着“兄长考上了”“是第三名”“兄长真厉害”之类的话语,以及旁边考生向他投来了复杂的、羡慕的、嫉妒的眼神,他统统都没有在意。

他只是想起了那一日初见时,他和诸葛亮在一张桌子上吃面条,那时候诸葛亮云淡风轻的说的那些话。

满分……

也就是说,连那篇具有政治意义的议论作文,他都拿到了满分吗?

出身士族家庭的陆议非常清楚,那篇议论作文或许才是这场选考真正可以区分开优秀者和平庸者的分界线。

最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其他的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可唯有那篇议论作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一片议论作文能写成什么模样,能得到多少分数,不仅关乎考生个人的水平,也关注阅卷官员、也就是朝廷方面的标准。

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阅卷官员是如何看待的,那就至关重要。

他所处的圈子里,其实官员家族子弟的数量很多,平民农户子弟的数量反而比较少,所以大家伙儿其实都有点政治敏感度,选考结束之后就有不少人提出了议论作文才是重点的看法。

比如他的朋友司马懿,那就是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他也是如此认为的。

而诸葛亮,虽然成绩很好,但他是徐州州学的学生,徐州州学建立时间比司隶学府要晚上不少,师资力量也好,距离雒阳的距离也好,政治敏感度也好,都远不如仅次于太学的司隶学府。

所以照理来说,诸葛亮不该有那么敏锐的政治意识。

科举考试选拔的是官员,不是选会做题的学生,如果说州考还能用纯粹的考试来区分考生的优劣,选考这个具备决定性意义的考核,就必须要引入一定的政治元素,考核一名考生的政治素养。

陆议和司马懿商量之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很谨慎的。

他们认为朝廷在出卷的时候是动了心思的,故意用大量具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来麻痹考生的神经,然后忽然祭出一道政治题目,以此来断定考生是否具备基础的政治素养。

如果继续用学生的思维来看待这道题目,必然无法拿到高分,而一道五十分的作文题,很明显是可以拉开巨大的差距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第一次科举考试因为有着大量有官宦背景的子弟参加,所以通过者必然很多,但是真的能够了解到这一层意思的,应该不会很多。

诸葛氏的背景,陆议回到考生宿舍之后向不少人打听了,得知诸葛氏祖上出过两千石官员,但也仅仅局限于祖上,之后就是一个纯粹的地方性家族,和中央缺乏联系,缺少超出本郡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诸葛亮并不具备深厚的政治背景,其家族的政治能量是有的,但不多。

哪怕在第二帝国旧贵族被刘备大批量扫灭的现在,诸葛氏的家境依然算不得深厚。

在陆议和司马懿看来,这般的家境,真的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可偏偏这个平平无奇的家伙,站在了所有人都难以仰望的巅峰之上。

他……

到底是什么人物?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