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8.第274章 两宫:又有人要来欺负我们孤儿  我在现代留过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4章 两宫:又有人要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了?

赵煦停顿了一下,就又继续说道:“此外,孙臣以为,身为开封府之首的知府,也不能免责……”

“更当严加训斥!”

“孙臣明日,便将那蔡京叫进宫中,好好和他说一说,德教的事情!”

两宫听完,都笑起来。

太皇太后更是道:“官家且不忙将蔡京叫进宫中……且先将案子弄清楚再说……”

于是,便将一叠厚厚的奏疏,送到赵煦面前。

首先的,自然是开封府和祠部、大理寺之间的口水仗。

赵煦粗粗的捋了一遍,都是很正常的官署之间的互相攻讦。

蔡京和祠部、大理寺的行为,在逻辑上都很正常。

这是官僚系统的特征。

未来还有清朝的文人乱写的那些什么‘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被送一个全家套餐。

不得不说,刘挚的文字,犀利无比,而且极具煽动性!

他开头就开明宗义说:看详重禄吏人因事受俅,于法讦告。法之所当告,则告之所当受也!惠信之讼,祠部之行皆是也,不违于理也!

事实证明,上位者想要找一个人的麻烦和问题,总是能找到的。

而两宫也都没有表现出像章献明肃那样果决、聪明、狠辣的样子。

甚至,皇帝真的想要搞人,都不需要有文字证据。

近有苏轼写诗:根至九泉无曲处,岁寒唯有蛰龙知,被王珪拿来做文章,说他有不臣之心。

“是不是觉得老身和太后,妇孺之辈好欺负?”

祠部拉着大理寺,不通过都堂,也不请旨,直接向开封府要公文的事情,不仅仅严重背离了历代以来形成的条贯,也违反了六察举劾法的规定。

……

两宫听了,点点头,她们也是这个意思。

赵煦则继续拿着笔,在刘挚的奏疏上圈注。

原因很简单——柴家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们还不知道?

无非不过是周世宗死的太早,留下了孤儿寡母。

不过她们没怎么放在心上,没有人提醒的话,一般想不起来。

在心中忍不住已经将刘挚和李定联系在了一起。

“六哥之意呢?”太皇太后忍着怒火问道。

但下一句又话锋一转,说什么假若惠信僧确实诬告,而官吏清白,却不能得到彰显这就败坏了法度。

以为她们这些妇孺还有官家这个孩子好欺负。

“换一个大臣,重新去查吧……”赵煦说道:“若刘挚所言属实,那或许只是他用词不慎,考虑不周……”

一句话,不仅仅将开封府彻底拉下水,剑指整个开封府。

不然,野心家就会接踵而来。而篡国大盗,可能就会在这些人里诞生。

赵煦在保慈宫用了午膳,才回的福宁殿。

便将探事司探查到的消息、传言和赵煦说了一遍。

所以,没有敢摆明车马,亮明态度。

惠信僧状告,天经地义,祠部的行为,自然也是天经地义。

而,这恰恰就是现在大宋的社会风气,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钱!

这个刘挚,真的一会说,祠部和大理寺或许是对的,一会又说,这个惠信僧所言,或许有些地方不对,是在诬告,可他也有说了对的地方。

一会又说,惠信僧若是无辜被刑,实在是不幸,胥吏受贿贪污,却因此逃脱罪责,实在是太幸运了,这种阴阳怪气的话!

这是有恃无恐!

“奏知大家,臣已大概打探出了一些事情……”石得一恭身说着。

于是,重新拿起刘挚的弹章。

两宫在这个刹那,达成了一致。

这样想着,太皇太后就忍不住想起了那个已经被贬去了新州的李定。

跨部门审查,必须通过都堂,或者请旨。

“但祠部的行为,应当商榷!”

然后一波带走。

程序不正确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少麻烦。

“先是不顾六察举劾法,偷换概念……”

赵煦点出这一点后,两宫就都点了点头,向太后更是欣慰的摸了摸赵煦的头:“六哥对政事还是一如既往的聪俊!”

“太母、母后,这位侍御史,在偷换概念!”赵煦指着这句话,轻声说着:“惠信僧状告,固然天经地义!”

“那若他所言虚妄呢?”太皇太后问道。

赵煦笑了一声,道:“就叫都堂,差人去查吧!”

赵煦听完,毫不意外。

难免有大臣轻视、懈怠。

要是缺少处理相关事情经验的人,搞不好就会被他这一句话带进了沟里!

但赵煦却拿起笔,将这句话圈起来。

这个事情像极了阿云案。

这个事情,一旦查实这个刘挚,果然是在欺君,那就绝不能轻饶!

“此涉父皇所定六察举劾法也!”

对错先放一边,在外人面前,首先维护本部门的权益才最关键。

太皇太后也笑了一声:“还好太后叫官家来看看,不然老身也差点要被人所欺了!”

要不是官家谨记先帝教诲,就要被那个贼子得逞了!

想到这里,这位太皇太后就暗暗的有些怒意了。

他就笑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