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以血祭了一个中佐情报官为代价,加快了筹备浙江作战的速度。
日军的动作越来越快,京沪区获取的各种有关的情报也就越来越多,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汇聚,张安平反倒是越来越安定。
历史上浙赣会战输得一塌糊涂没错,但这不意味着这个时空也会输!
现在战前日军频繁的动作都被自己截获——这等于是己方开着全图在打仗,不至于像原时空那样,连第三战区的司令部驻地都丢了吧?
而且这一次张安平觉得跟以前不一样。
过去的多次会战,国军是多方面处于劣势。
这一次则不然。
空军、陆军方面己方是占优的!
空军方面,己方此次却有盟军的轰炸编队、战斗机编队,还有国军的空军,空军方面己方占据一定优势。
陆军方面,兵力是数倍敌方,虽然整体素质弱于敌人,但三倍于敌方的数量不是看的吧?而且马上就进入梅雨季节了,国军控制区域多山,日军不管是行军还是作战,都严重受干扰。
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己方!
还有一点,张安平执掌的京沪区,可以为己方提供详实的情报——这好比玩游戏,己方开全图、兵力占优、还有地理优势,敌方不仅是进攻方,且兵力还只有己方三分之一。
优势在我,怎么输?
只要这一次守住三战区的防区,以后对日本本土轰炸就成为了常态,工业区要是隔三差五被轰炸,已经【网贷逾期】的日本鬼子到时候的日子一定比原时空中更艰难。
想想都让人觉得舒坦。
……
日军在绍兴组建了作战指挥部,并且将浙江作战的规格升格为浙赣作战。
获取情报的第一时间,张安平就增加了情报上报力度,通过局本部直接开始将重要的情报往侍从室送,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负责向第三战区司令部提供情报。
还别说,侍从室挺重视来自京沪区的情报,看日军将浙江作战升格为浙赣作战,侍从室一方面开始加强第三战区的力量,另一方面则向第九战区下令,令第九战区做好跟第三战区的协同准备,关键时候第九战区可以向第三战区派兵挺进。
而第三战区这边,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日军调兵情报,决意复刻第九战区薛长官著名的天炉战法,以此来重创日军。
总之,一切都给人一种时代要变、日寇药丸的感觉。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安平自上海带出来的部队完成了整编,由计生委员会(jswyh)授与了番号:
新编八十七师、新编八十九师。
这里要提一嘴——国军的新编x师番号,其实现在才到49,抗战结束前,累计才55个新编师。
之前刘新杰带着起义的伪军自上海杀回到第三战区,这支部队在二十多天的转战中,多次跟日军交手,从上海撤至第三战区,沿途过来大小几十战,颇具铁军风骨。
侍从长觉得这支部队既然是从上海杀出来的,而此前的淞沪会战,八十八是他的王牌师之一,所以便将八十八师这个番号给了这支起义部队。
故而有了新编八十八师的番号。
而在张安平又一次将近三万人从上海带到了第三战区后,便顺理成章的将八十七、八十九这两个番号给予了新建的两个师——要不是新编36师的番号已经给出去了,估计也就没有新八十九师,而是新36师。
可惜此时的新八十八师已经赶赴了云南,但因为没有赶上远征军的出征,便作为预备队留守在了国内。
否则三个师完全可以组建一个独立的军级单位。
由于新编的八十七、八十九两个师才完成组建,还没有配属到军级单位,计生委员会便将这两个师配属给正在重新组建的第25集团军,囤兵缙云。
这也是国军应对日军筹备的浙江作战的而做出的应对措施之一。
其实此时的张安平,觉得防守终究是被动的,应该想办法趁着日军集结的时候,抢占各种战略要地,争取到战略主动,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日军的进攻。
但他人言轻微,大兵团作战他这个小小的军统少将除了提供情报支持外,压根就没有多少发言权,一句你懂个屁就能让他闭嘴,所以张安平在建议无果后,老老实实的当他的情报官,负责情报支持。
原本他还在和美方代表筹划第三次对日轰炸,原本预设的轰炸日期是5月中旬,但随着日军的频繁动作,轰炸不得不暂时停止,全力为接下来的会战做准备。
在张安平不断的情报支持中,时间来到了5月14日夜。
此时日军在浙赣路东段布置的是第13军,按照目前的情报来看,13军尚未完成大集结,理应还有数日的时间才会发起进攻作战,但在14日夜,已经集结的日军第13军,未等到大集结完成,便于当夜出动。
其中70师团于15号黎明在奉化溪口方向大规模出动;
22师团沿着曹娥江南下,突破国军在章镇的阵地,兵锋直指嵊县、新昌;
河野旅团则于绍兴出动,兵锋直指诸暨;
15师团则从萧山出动,渡过浦阳江后直插浦江;
另有16师团、33师团,兵出富阳,向桐庐进攻。
此前第三战区寄希望于在金华、兰溪跟日军决战,以此挫败日军摧毁浙江、江西机场的意愿,但侍从室却否定了这个决意,认为在金兰决战的话,日军此时兵锋正盛,不利于我方。
而侍从室认为在衢州附近决战合适。
因为这个方略,第三战区应对日军的准备是:
以安华(诸暨以西、靠近浦江和义乌。)至长乐线为第一阵地、以兰溪金华为第二阵地,经这两个阵地消耗了敌军后,在衢州进行决战。
第九战区负责西线作战,确保三战区不会受到南昌方向的日军攻击。
面对日军发起的进攻,三战区依照预设的决战思路,先在第一阵地分头阻击,消耗敌人的力量、迟滞敌军行军速度,为接下来的衢州决战做准备。
这样的思路也说不上问题——战略方面很多时候其实是不会出错的,但战术的执行上累积的错误,却最终会影响到战略方面。
浙赣会战便是这样的例子。
三战区希望第一阵地能消耗敌人的力量,可现实却是:
第一阵地线上,多支部队均是一触即溃!
不仅没有达到阻击敌人的目的,还损兵折将、丢失了大量的物资。
日军基本是15号才开始行动的——但并不是直接交战,期间是要进行行军的。
可是,17号诸暨就沦陷了。
而这也只是开始。
19号,桐庐沦陷;
20号,东阳沦陷;
21号,义乌、永康沦陷;
22号,建德沦陷;
23号;汤溪沦陷!
这个沦陷时间表,可以看出来一件事,靠第一阵地线阻击、迟滞、消耗敌人的设想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
面对着一城接一城的快速沦陷,战区司令部那边什么反应不知道,但张安平就一个想法:
小鬼子行军的速度,都赶得上彼时起义军在浙东纵横的速度了!
可第一阵地线,明明是国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构建用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呢?
一触即溃!
日剧只需要走路、走路、再走路,到达一地就能占据一地。
此时的国军只能寄希望于在金华、兰溪这预设的第二阵地来阻击敌军了!
因为前线败得太快太快了,根本就没有给衢州决战做好准备!
三战区命令死守兰溪、金华,并决意在金华方向采取内外线夹击的方式来粉碎敌人对金华的合围。
可是,外线的部队大多数是从第一阵线退回来的,早就被日军的兵锋吓破胆了,根本没有跟守城的63师、86师配合,甚至日军完全就可以当他们不存在。
金华守城的两个师最终的结果是独力面对日军的进攻,尽管在防御作战中他们依靠工事坚守了数日,可最终却不得不因为阵地的大量被毁而放弃阵地,向北山突围。
金华保卫战中,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战中,15师团的师团长酒井直次踩雷身亡——消息是张安平送来的,三战区司令部因此狂欢不止,可酒井的身亡并未改变金华的结局。
28日,兰溪、金华同时沦陷!
这一阶段的进攻中,诸暨、桐庐两条战线完全就是纸糊的、泥捏的,一触即溃,尽管浦江一直在坚守,但并未影响到大局!
嵊县、新昌方向,日军的进攻则不顺畅,哪怕是兰溪、金华沦陷了,哪怕是西路的东阳义乌沦陷,这两地却始终掌握在国军手上,再加上这条防线的国军往后可以退往天台,算是给三战区挣了一丁点面子。
可惜面子挣得再多也没用,因为随着兰溪和金华的沦陷,日军的兵锋已经指向了预设的决战战场衢州。
亲赴衢州战场指挥的三战区长官在会议上坚定的称:
衢州绝不可以丢失!
衢州,三战区准备了足足二十万大军,其中一个军被安排在城内防守,其余部队在外线呈弧形态势——外线保持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意欲通过内外夹击,在决战中取得绝对性的胜利!
5月31日,军统南昌方面传来急电。
经过数日之准备,南昌之敌出动两个师团外加两个支队,还有数千伪军协助,拢共约四万余人,于当日强渡抚河,向赣东进军。
一旦南昌之敌占据了赣东,那么三战区的后路就被抄了!
尽管第九战区会负责截击南昌之地,确保三战区后路不会被抄,但三战区顾长官还是感受到了威胁——他认为必须尽快与日军决战,确保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于是衢州及周边的驻军展开了调动,带着一雪前耻的决心,决意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击溃日军,扭转战局。
决战即将到来,张安平自然也不会闲着,将手头所有的力量都派了出去,负责战场情报搜集、战场各地的情报搜集,他拍着胸口表示:
军统的情报绝对会时时更新,请各位前辈不要在情报方面有任何顾虑,如果因为情报而导致哪一部部队出了问题,他张世豪绝对负责到底!
此时的日本人也从国军的调动中感受到了国军意欲决战的心思,这也符合他们的心意。
毕竟三战区在衢州部下的内外阵地,想要硬啃,他们在主力尚未集结之际是很难啃下来的,相反,国军主动出击意欲决战,那他们就能避免强攻造成的巨大的损失。
但日本人也不会让国军顺顺利利的达到主攻的目的,他们调派军队,做好了以攻代守、打乱国军节奏的准备。
距离6月4日早上决战16个小时,三战区司令部向各部下发了决战准备之命令,次日早上八点,各部按照命令进攻!
张安平作为情报官,将自己的小指挥部设在了第一线,为接下来的决战做好准备——一旦决战打赢,国军便能趁机收复失地,而且不少国军在之前的战斗中被迫都撤入了山区,一旦日军开始仓皇而逃,这些军队能起到迟滞敌军行动的目的。
再加上依然坚挺的浦江,很可能对日寇来一波关门打狗。
但……
但如果顺利展开决战,那就没有运输大队长这个戏谑的绰号了!
6月3日下午五点,经过数日慎重思考的侍从长做出了一个决定:
今衢之得失,已不关今日之战局成败矣!
此时的缅甸遭遇了重大的失败,日军已经从缅甸向云南进军了,云南的局势比浙江更危险——如果决战失利,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他下令停止即将到来的决战计划。命令传来,整个三战区一片哗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