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威海卫、登州都有良港可用,为何要把船厂建在天津卫?”出于礼貌,袁可立没有马上仔细查看,只是看了看第一页就发现了不太合乎现状的疑点。
明初为了巩固辽东、防御倭寇、交通朝鲜,明朝政府在山东半岛的登州和文登县建立了卫所、港口,两百年间已经发展成了北方的重要港口。
说服了是吧,洪涛认为还不够。古人讲究恩威并济,换成现代话讲就是一手果一手大棒子。果是一沓子叠起来的白纸,上面记载了怎么训练海军、怎么初步洗脑的具体步骤,还有干湿两种船坞的建造图纸。
大棒子则是皇帝与生俱来的优势,他可能无法和大部分官员对抗,但专找某个官员的麻烦真是谁也拦不住,且合理合法。
皇帝如果想训练海军、建造海船、威慑倭寇、重开海运,最简单也是最合适的选择就是在登州、威海卫当中选一个,基础设施齐全。
为什么非要选择天津卫,而不选基础设施更完备的登州和威海卫,洪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登州和威海卫当地卫所庞大,且难以把控,袁可立初来乍到,无论干什么都会遭到抵触和掣肘,阻力会很大。
“就是天津卫,无需讨论,日后到了合适的时机朕会告知实情。袁爱卿,天津卫有一些营寨可用,但训练和船厂颇为耗费,朕会从内帑中拨出银两,不足之数还需伱自行筹措。
可在这份皇帝亲笔所写的规划中把海军卫所和造船厂选在了更北面的天津卫。此时的天津卫虽然也是个重要卫所,海船能顺着海河逆流而上,但比起登州和威海卫来还是要简陋许多,战略位置也不是特别关键。
先不要皱眉,漕运总督一上任必有银两送上门,你只管收下,单列账目定期交由朕查看即可。是否贪墨,朕心里有数。”
天津卫虽然也有三个卫所和一万多兵将,却是个没有治所的卫所。也就是说天津三卫仅有军队编制没有土地和政务管理权,管不到漕运衙门的事情,更不用事先与之打招呼。
另外在天津卫建有税关,全部由宦官任职,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次西僧入京就是当地税官操办的,和天高皇帝远的登州、威海卫比起来,天津卫的关系更近人脉也更多,至少还有人愿意听皇帝招呼。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安全问题。天津卫距离北京城很近,训练好的海军如果有需要一天就能抵达皇城,万一自己这里出了事情需要借助武力辅助,不至于仰天长叹一声,远水解不了近渴!
但这话先不能和袁可立讲,他到底能不能做到帮皇帝训练一支私军还得拭目以待。不过有件事必须现在说清楚,训练海军、建造海船不会引来大规模反对,却也得不到朝廷的大力支持,尤其在资金方面户部肯定不会拨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