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屁的与民争利,洪涛就烦官员们拿这些套话来敷衍。用国库养活一大堆闲人就不争利了?国库里的钱每一文都是从百姓嘴里抠出来的,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年,怎么没人说三道四呢!
不过李贽的担忧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皇庄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榨设备和榨技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如此一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榨小作坊被挤垮。
对于这八座皇庄的用途洪涛早就安排好了,位于山东和南直隶的三座皇庄由于太靠近江浙地区,当地官员集团势力太大,暂且不安排新项目,先小规模种植玉米和,不要产量重在选育高产品种。
再往大一点讲,有了一个突破口,就能带动整个福建的甘蔗产业,进而慢慢影响到周围的地区,反正只要有人收且价格适当,肯种植甘蔗的农户大有人在。
“这、这……这似乎不妥,有与民争利之嫌。”李贽直接就傻眼了,大明帝国向来以农桑为本,皇帝突然要用皇庄从事工商业好像有点不成体统。至于说会不会制、能不能一家顶十家反倒是次要的了。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李贽的家乡就在甘蔗产地,且当地确实有人在种植甘蔗。如果他能说服家里带头大面积种植甘蔗,起到带头作用,不用多,只需一年顶多两年,就会带动周围很多农户跟从,赚钱的事情谁不爱嘛。
“臣谨遵圣命……只是甘蔗喜暖无法北迁,其它几座皇庄该如何运作还请陛下明示,臣也好提早做准备。”
唯独有一样东西目前搞不定,且离不开,那就是甘蔗。大规模榨肯定得有数量充足的原材料,由皇帝张嘴去推广甘蔗种植,先不说朝臣们允不允许,地方上怕是也不会执行到位。
由自家出面号召相亲们开垦皇帝大面积种植甘蔗对李贽来讲倒没什么难度,只要能赚钱种啥不是种嘛,反正都是农桑,谁也说不出什么怪话来。
“通州、天津卫的三座皇庄朕已经有了用途,山东和南直隶的三座先等等看吧。摊子不能铺得太大,万一朕无法靠皇庄养活宗室,也免了来回折腾。”
“赡养宗室的皇庄也要纳税,何来争利之嫌?朕不光会制之术,还能让甘蔗产量提高至少五成。去信和你家里人商量商量,尽快把制作坊关了,多找些荒地开垦,准备按照朕的方法种植甘蔗,专供皇庄榨所需。
其中的情况稍好些,这还要感谢朱元璋,他在建国之初号召少穿丝绸多穿布衣,大力推广过种植,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两百年下来依旧没有成体系,更谈不上规模纺织产业。
玉米的情况相比起来比较糟,它到底是由什么渠道传入中国有多种说法,暂且不探讨。可是进入中国之后,由于水土问题并不像后世那样抗旱、抗虫害、抗贫瘠和高产,且口味也不为明代人喜欢,只在部分地区有小面积种植。
现在洪涛就要开始对和玉米进行优选培育了,可以不计成本的在皇庄中由专人做试验,只要方法正确,经过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时间的坚持,肯定会有更好的品种出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