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继续保持移民数量,根本不用军队插手,为了吃口饭,农民也能变成游击队,早晚会把当地人同化,甚至直接灭族。
与其耗费钱粮和人口把辽东养肥、养大,到时候不光不能养老送终,保不齐还会转头咬上一大口,不如保持现状。
事实上明朝历任皇帝也确实就是这么干的,没事就在蒙古部落、女真部落、朝鲜族群之间挑拨离间,然后站在一边看热闹当裁判吹黑哨拉偏手。
效果嘛,维持了二百年也不能算短。但这个办法有很大的隐患,且无法避免。当地各部族都不傻,时间长了肯定会想通大明帝国在干什么,暂时无力反抗也必须怀恨在心。
随着建州女真的逐渐强大,大明帝国却一步步走向了衰弱,内部权力争夺一天天加剧。万历皇帝十几年不上朝、懈怠朝政,闹得各部官员连最低编制都凑不齐,谁还有闲心去琢磨远在千里之外的女真。
究其根源无非就是两个字,权力!从地图上看可以很直观的发现,辽东地区距离直隶上千里,除了海路仅有辽西走廊可以通行,一旦发展的太好,人口数量太多,很容易变成割据局面。
辽东的明军统帅习惯利用建州女真当打手,一会儿去北边打蒙古部落、一会儿去南边揍朝鲜族人,一会又掺合女真部落之间的内斗,时不时把人家拼命斩首的敌人上报朝廷说成自己的功劳,玩的不亦乐乎。
至于说当地各民族会不会以此为根据地逐渐做大对大明帝国造成威胁,朱元璋想了个折中的办法,以夷制夷!说白了就是拉一派打一派,不让任何族群做大,谁强大就揍谁。
此时努尔哈赤却没闲着,通过一次次征战逐步把建州女真由各自为政变成了真正号令统一的大势力。这只是他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向东去征服东海女真,开始逐步统一女真各部。
但想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吃草,为了能更好的拉偏手吹黑哨就得先让建州女真变得稍微强大点,比如教授些战术诡计、售卖些武器战马,实在不成再封几个官职。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在元朝当过万户,被明成祖朱棣招安之后又成了建州三卫的高官,曾经是建州卫左都督、建州左卫右都督。
李成梁到任之后重新招募了当地不少青壮,打了几场胜仗才算暂时遏制住了颓势,军心开始恢复,在此后对蒙古土蛮、女真诸部的作战中屡屡获胜。
那为啥李成梁一上来就能力挽狂澜、扭转不利局面呢?熟读兵书、作战勇猛、奖罚分明之类的理由肯定有,但不是主要,关键在于李成梁是本地人。
别的总兵、将领来镇守只是工作,戍边多苦啊,巴不得赶紧调走。而他则不同,干工作的同时又是在为家族牟利。别人输了可以调走以图他日东山再起,他输了就是败家,连人带家族一起赔进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