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0章 谍影重重  不明不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奉朝鲜国王李珲之命,悄悄采买大明陆军使用的火枪、火炮,寻找有此技能的工匠伺机带回;二,确定汉韩商会的掌柜王圭到底有没有别的企图,能不能继续利用。

其实这两件事深究起来就是一件事,调查王圭的底细。

汉韩商会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起始于景阳十一年(1615),铺面设在庆运宫北。开业时很高调,由工曹参判黄是带头,邀请了很多朝臣出席。

一个大明商人开的店铺,一群朝鲜高官去祝贺,是不是有点太特别了呢?非也,由于大明与朝鲜主从地位,能与大明拉上关系是朝鲜官场里彰显实力和品位的标杆。

品位高的朝鲜官员会想方设法结识明朝著名文人,不用经常拜访,能收藏一些作品,有过书信往来,就是很牛的存在。

可光有品位在朝堂里并不一定好用,官场里不是说不图名,但最关键的还是利。所以认识明朝文人就不如认识明朝官员有用了。

而认识明朝官员又不如认识明朝商人有用,权与权相加不一定有好结果,但权与钱结合必然能相辅相成。

也正是借着工曹参判黄是的人脉和权力,汉韩商会顺利在汉城站住了脚,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随着大明海军的日益壮大和大明海关的建立,海上走私贸易越来越不好做。走正规渠道从大明购买货物需要缴纳不菲的税款,成本提高了,售价肯定也会水涨船高。

交税还是次要的,大明海关每年都会颁布禁止出入的商品名录,凡是上了榜的就属于不许民间私自倒买倒卖的货物,发现了连人带船一起扣,货物没收、人员苦役。

这样一来,原本很多高利润的货物不光走不了正规渠道,连走私都成了难题,让在汉城做生意的大明商人很难受,也让对这些商品有需求的朝鲜达官贵人们很恼火。

可不管怎么难受、怎么恼火,大明商人和朝鲜官员都拿大明海军没丝毫办法。那可是大明皇帝的亲军,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打也打不过、买又买不通,只能忍着。

但汉韩商会的到来,让越来越多的朝鲜达官贵人看到了希望。这个规模不大、气派不足、名声不显的商铺,用实际行动向全汉城甚至全朝鲜诠释了什么叫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头一次来汉江码头露面,挂着汉韩商会旗帜的双桅海船就来来了整整一船的白糖、甘蔗酒、咸肉、细布、生丝。不光质高量足价格还低,多一半没来得及运进商铺就在码头上被买光了。

如果说这些货物并不属于紧俏或者禁运商品,除了价格优势之外也谈不上太惊人,那从船舱里卸下来的三辆四轮马车和二十箱甲胄就不得不让人承认一个事实,汉韩商会的王掌柜确实有点真本事,还得有不小的胆量。

实际上更贵重的货物还没露面呢,汉韩商会的海船靠岸没几天,工曹参判黄是就给国王献上了两座一人高的自鸣钟。不光做工精美、结构巧妙,还能演奏朝鲜乐曲,堪称国宝。

除此之外,最受李珲宠信的金尚宫也收到了一份大礼,包括能戴在手腕上的金表、能清晰映照面容的镜子、能让身体散发出清香的香水、能让脸庞更白的水粉。最让金尚宫心动的还是一箱黄灿灿的金币,抵白银万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