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大厦将倾,紫禁城众生百相
起初,所有人只当是一场普通的农民起义。
就像历史上数不清的北方农民起义,终究只是一时之祸。
可慢慢的,两大阵营逐渐都意识到不对劲——北方,好像失控了。
紫禁城内,
永琰望着底下的臣子们。
他虽然实现了当皇帝的梦想,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一天天的全是坏消息。
“诸位爱卿,短短数月怎么崩坏成了这个样子?北方还有几块净土?”
殿内一片死寂。
有人心怀悲戚,有人琢磨退路。
……
于敏中,人在清,心在吴。
他微闭眼睛琢磨,目前的投名状够不够分量?如果不够,还能再添点什么。
耷拉的眼皮微抬,瞅了一眼龙椅上的家伙。
和珅,人在大殿,心在四川。
既惦记在四川的亲兄弟和琳混的好不好,又惦记自己的爱妾在后宫过的苦不苦。
主持对吴谈判,派去的人尚无回音。
曾经的大清第一权臣,和珅和大人,如今已距离阶下囚只差一步,然而他却无力反抗。心腹管家刘千提议,舍掉家产,只身潜逃入川。
……
乾隆?
人已腰杆佝偻、每日凭栏观海,一头白发在风中晃荡。
瀛台内外守卫都是逆子的人。
事到如今,他基本绝望了,笃定大清要完。自己都扶不起的社稷,指望后人?
乾隆琢磨过了,
崇祯,一纯废物,瞎指挥到亡国。
结果呢,他来了个自缢殉国,导致死后风评急剧飙升,连带着整个大明王朝都显的铁骨铮铮。
若大清注定要亡,自己当效仿崇祯。
不吊歪脖树,要么战死,要么烧死。天子殉国,罪减 8分。
日后,
青史之上,至少能混个五五开的评价。
……
“太上皇,您该喝药了。”
“不喝。”
乾隆顶着一头雪白的头发,询问前来送药的小太监。
“吴贼兵锋打到哪儿了?过黄河了吗?”
小太监摇头。
乾隆又说道:
“你告诉永琰,旅顺的那支舰队该拉出来了。事到如今,步步为营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压上所有底牌大胆的来一次海上奔袭吧。”
“他要是不敢豪赌就早点撤回关外。大清变后金,赔款割地,未必不能活。”
小太监好似聋子,默默退出瀛台。他会将今日所听到的全部写下来交给新帝。
……
福寿骑着大马哼着小曲,回到自己刚刚粉饰一新的府邸。
大清气数已尽,不过他个人的气数却在高涨。
涨~
管家一溜小跑过来:
“老爷,有几位客人要拜访您,在厅坐等 1个时辰了。”
“谁呀?”
“不认识。”
福寿晃悠悠走进厅,吓了一跳,这几位都是京城鼎鼎有名大宅门的管家。
“参见福大人。”
“别,几位爷,我福寿可不敢当。”
其中一黑绸瓜皮帽矮胖子从袖管里摸出一卷银票,谄媚的递上前。
福寿直摆手:
“哎哟喂,不敢不敢。”
“实不相瞒,咱家老爷有事相求。”
“我区区一步军统领衙门右翼总兵,您家老爷是京城世家、赫赫有名的汉军旗祖家。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
众人对视一眼,矮胖子压低声音说道:
“那什么,福大人,麻烦您引荐一下那边的人。”
福寿瞬间炸毛,强装镇定:
“那边是哪边啊?”
“害,就是那边。”
矮胖子指向南边。
福寿的脑瓜子炸了一个大雷,哆嗦着反驳:
“大,大胆。”
说完就想跑。
众人连忙揪住他。
“福爷,您别慌。都知道您早就搭上了那边的线,求您抬抬手帮着引荐一二。这点银票只是小意思,日后还有厚报。”
……
福寿镇定下来,环视众人:
“都有哪些人知道?”
众人讪笑:
“这四九城里知道您身份的没有 100,也有 50.”
“我的天啦。”福寿一声惨叫扑通坐在地面,半天爬不起来。
原来,他一直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合着大家都知道啊。
汗珠,从鬓角大颗滴落~
福寿忍不住追问: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
众人蹲着帮他擦汗。
低声道:
“您平日里太跳脱、太扎眼、太离谱了。后来刑部跟了你几天,就什么都知道了。您的上线是那位蒋老板,对不?”
“既然识破,为何不告发我?”
“告发您?以后呢?等南边吴军打进来了,不得为您沉冤昭雪,不得诛告密者的 9族?”
福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如果这会大清军队在前线高奏凯歌,形势一片大好,自己早就被集体扭送菜市口凌迟 1000刀了。
他接过银票挨个清点了一遍。
笑道:
“行。诸位稍安勿躁,我得请示一下新主子。”
“好嘞。”
……
待众人走后。
福寿瘫坐进椅子微闭眼睛,感慨这世道太幽默了,太刺激了。
不过,
他决定先不告诉尚被瞒在鼓里的情报署驻京城站长蒋天木。
害怕他勃然大怒,然后吓得连夜从高碑店跑路。
假装无事发生,私吞了今日收到的银票。
马上就要改朝换代了。
新朝了,就没什么这旗那旗了~
只有银子!
自己得想办法搭上那位只闻其名、却从未见过其人的前辈、大清内务府奇人、传说中吴皇的结拜兄弟——福成。
听蒋天木说,福成老爷在吴廷混的风生水起,已是封疆大吏了。
大家都曾是旗人,都姓福。
自己献上厚厚的银票,抱住这棵大树不撒手。日后,至少是知府起步。六部九卿也未必没有可能。
……
紫禁城,养心殿。
永琰头一次以主人的身份审视这里的一切,包括三希堂。看见字帖的空白处盖满了老爹的红章,他就莫名恼火。
“来人。”
“奴才在。”
“把这些笔墨纸砚都拿出去烧了。”
“嗻。”
没一会,却见自己的两位妃子联袂而来。一位是嫡福晋喜塔腊氏,一位是侧福晋萧小七。
俩人手牵着手好似姐妹一般。
“臣妾拜见皇上。”
……
萧小七迫不及待的关心起了朝政大事。
“皇上,西狩之事?”
“在办。朕调集 1万骑兵沿途押运金银粮食、工匠火器,怕是要搬个一年半载。”
萧小七微微弓腰:
“臣妾,也愿为皇上效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