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多一些就好了
聊了一阵子,陈凡便掏出图纸道明来意。
姜恒看了看图纸,二话不说,带着他去了车间。
多功能收纳包和战术服还好说,照着图纸裁剪、拼接,哪怕工艺粗糙一点,也能把东西做出来。
可是那吉利服,不禁让车间主任犯了难。
“这东西怎么弄的啊?”
陈凡笑着解释,“这东西看着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繁琐一点。它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作为底层的普通衣服,以及附着在上面的麻绳和布条。
麻绳和布条要尽量自然弯曲,并染成杂色,这种杂色以植物的绿色、枯黄色和泥土的褐黄色为主。
染好以后,再拼接成块,然后缝在衣服表层上……”
听完解释,车间主任立刻明白了制作工艺,当即点头说道,“没问题,无非就是多找几个人一起干,很快就能做好。”
陈凡又说道,“这东西多做几件,另外再做几个伪装网,工艺和吉利服差不多,就是把底布换成一块网状布料。或者直接用尼龙绳编织成的渔网也行。”
最好的吉利服,其实只有一张网,全靠战士根据作战时的环境需要,自己动手往网上加东西,有时候一件吉利服甚至要费一周到十天的时间才能成形。
陈凡当然不会那么麻烦,弄个七八分的效果就差不多了。
这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只要捅破这张纸,战士们自然会发散思维,开动他们聪明的脑筋,把伪装玩出来。
比如后来那位在身上绑垃圾袋、躲在垃圾堆里的战士就是,开创了城市吉利服的潮流。
姜恒在一旁看着车间工人开工制作,过了一会儿,他转头看向陈凡,眼里满是惊奇,“你是怎么想到这种东西的?这要是给部队装备上,以后小规模作战时,被发现的概率可就低多了。”
他们这一代人,几乎全部都进行过军事训练,对于单兵作战、小规模协同作战等战术都不陌生。
看到这种伪装物,自然而然就想到用在战场上。
至于说只限于小规模战斗,而不是用于大规模团战,那是因为场景完全不同。
小规模战斗讲究的是出其不意,自然要做好伪装。
而大范围团战,这年头讲究的是集体冲锋,要的是气势如虹、排山倒海,直接从精神上摧毁敌人的斗志。
没见冲锋的时候一个个都不要命的往前跑?那时候吉利服还有个屁用。
而且短兵相接、拼白刃战的时候,身上还挂着那么多零碎,是嫌死得不够快?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吉利服已经发明了一百多年,可是在二战之前,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
就连美军,也是在80年代以后,才开始正式使用吉利服。
后来随着武器的发展,集团冲锋战术被彻底淘汰,大国之间的斗争转为小规模特种作战,吉利服才被重视起来,乃至出圈。
在此之前,吉利服只是狙击手的专用伪装工具,所以当时也被叫做“狙击手服”。
不过这东西在山林里面用好了,也是一件利器。
陈凡坐在旁边,等着成品出来。
听到姜恒的话,笑了笑说道,“我可没那么多灵感。这东西一百多年前就有了,是一个叫吉利的英格兰人发明的,最早用于牧羊和打猎。
牧羊就是在身上沾上羊毛、伪装成绵羊躲在羊群里,降低野狼等野兽的警惕,然后出其不意对其狙杀。
后来因为隐藏效果很好,就被狙击手借鉴过去,在一战时用于战场狙杀,二战的时候又风光了一把。
卢家湾有一支民兵队,最近一年一直跟着一位老猎手,苦练丛林战术,我想到这东西在山林里面,应该有很好的隐藏效果,就想做出来给他们试着用用看。”
听完陈凡的解释,姜恒眼里闪过几分异色,“你对卢家湾是真上心。”
这时候谁还关注民兵啊?
现在全社会的焦点,就那么几个:翻案、回城、政策松紧。
其中关注人最多的就是最后一个,因为是松是紧关系着赚钱呐。
捞钱可不是后来才有的思路,那是自古以来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能。只要上面能开一条口子,那股风就能无孔不入。
要不然从明后年起、道路上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那么多的关卡呢。
那都是冲着赚钱去的。
零成本、又方便,还有比这种更简单的赚钱方式吗?!
至于什么时刻警惕着准备战斗之类的东西,除了部队,社会上还有几个人记得?可能也就那些老兵永志不忘。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咯。
陈凡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收回思绪,开着玩笑说道,“民兵连长是个武痴,脑子里除了提高警惕、时刻备战,就是找人比武。
这不前天又找到我头上了么,我不想理他,可是不理吧,他还缠着不放。正好之前在书上看到过几样有意思的东西,就做个样板出来给他,让他去琢磨,省得他闲着没事儿干,到处找人打架。”
听到这话,姜恒不禁哈哈笑出声来,“你说的是张文良张连长吧,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
“啊?”
陈凡惊讶地转过头,“您见过?”
姜恒笑道,“卢家湾也在给纺厂供货,鸡鸭鱼肉都不少,每天都有运输队送过来,有时候是张连长亲自押送,就见过几次。”
陈凡恍然点点头,“哦,难怪。”
张文良主要负责运输和销售,来了纺厂,姜恒看在自己面子上亲自出面接待,也说得过去。
这事他也没在意,中途和姜恒、沈雪怡一起,再约上杨厂长和机械厂的薛副厂长,在纺厂小食堂吃了午饭,顺便聊了一下请机械厂研制工业缝纫机的事。
这事儿对别人很困难,但对于杨厂长和薛副厂长来说,不过是一句话而已。
而且工业缝纫机虽然很难买到,但结构其实并不复杂。也就是陈凡懒得去弄,否则给他半天时间,就能画出完整的结构图。
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拆个工业缝纫机很正常吧。
机械厂的能人也不少,在陈凡出现之前,人家的研发部门也拿出过不少好东西。
相比之下,工业缝纫机的难度确实很一般。
再说了,买不到大批量的机器,还买不到样机?
回头找省里工业局帮忙,弄两台样机过来,拆了画图会不会?
薛副厂长当场端着酒杯子表示,一个月内拿不出样机,他倒立喝酒!
在老薛眼里,陈凡才是他最大的贵人。要不是陈凡弄出两个汽车设计图,促使成立了云湖汽车厂,杨厂长能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