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7章:彻底大败!皇帝北逃!华丽表演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其中一小部分的焰火,也是由巴厦礼负责,由苏曳提供。

天空上。

一个焰火组成的:和!

至此,伦敦世界博览会开幕式结束。

尽管明天的报纸还没有出来,但所有人脑子里面都有一个概念。

有史以来,最成功,最华丽的世界博览会。

…………………………

这个世界是虚伪的。

在伦敦,华丽的世界博览会开幕式,惊艳全世界。

在亲王的主导下,唯一的主题,就是和平!

而同样是六月九日,也就是开幕式的日子。

英法联军一万人离开天津,开赴通州。

至此,英法联军和清廷的最后决战爆发。

和历史上一样,英法联军选择集中火力炮轰张家湾逼迫清军撤退。

紧接着,英法联军集中攻打通州城。

这一战比起历史,整整提早了三个月。

历史上,通州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就已经战败沦陷。

而在这个世界,通州守军多了一倍,整整一万人,其中有四千名天津新军。

一万多英法联军对战一万多清军守军。

通州背后,就是京城,已经退无可退。

守将荣禄,表现出了无比坚定的决心。

通州,没有一战而溃。

一万守军,尤其是四千天津新军,表现出了相对勇敢的意志。

第一天,守军挡住了。

第二天,守军挡住了。

第三天……

“轰轰轰轰……”在剧烈的爆炸声中。

通州城门被炸塌了。

英法联军潮水一般涌入了通州。

至此,战局崩溃。

荣禄、成保、乐善三人,再一次率军逃出了通州。

至此,通州沦陷。

……………………

通州丢了!

噩耗传到皇宫之内。

一片死寂。

最后一次大朝会。

有大臣劝谏皇帝御驾亲征,激发将士士气。

皇帝也一身戎装,出现在朝堂之上。

“此时,洋夷军队距离京城,已经不足百里!”

“距离朕,也不足百里!”

“朕一身戎装,当与几万将士一起,为国作战。”

“局面,为何会到今天这个地步?”

“内有国贼,内有国贼!”

“国贼乃何人?国贼乃何人?”

皇帝目光扫视全场,厉声道:“国贼乃苏曳,苏曳乃国贼。”

“九江的那些产业是谁的?是英国人和苏曳联手办的。”

“而距离京城不足百里的洋人大军又是哪一国的?还是英国人的。”

“苏曳制造南北分裂,指使国内空虚,才让洋夷趁虚而入。”

“苏曳勾结外人,毁我祖宗社稷,实乃本朝第一大国贼!”

满朝文武一阵阵战栗,没有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皇上竟然公开为苏曳定罪。

但对于皇帝来说,却是另外一种心境。

都到这个时候,都要如此绝境了。朕还能害怕什么后果?

英法联军都快打进来了,朕还怕什么南北分裂?

就是要趁机彻底将苏曳定罪,上一次在朝堂上,皇帝只是不小心脱口而出,半途有咽了回去。

“若非苏曳这等卖国求荣之奸贼,我大清团结一致,哪里会有今天?洋人如何打得进来?”

“昭告天下,传檄天下!”

“苏曳在九江的产业,皆是和洋人勾结非法产业,坏我风水,毁我江山。”

“苏曳乃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接着,皇帝挥毫泼墨,在白纸上写下重重的几个字。

乱臣贼子!

“来人,把这四个字刻成牌匾,挂在苏曳宅邸的大门之上。”

“把这四个字,雕成石碑,树立在苏曳宅邸的大门口。”

王承贵接过这四个字,大呼道:“嗻!”

然后,飞奔而出,找宫中的匠人,立刻刻匾,刻成石碑。

最后,皇帝来到乾清宫门外,猛地拔剑,大声高呼道:“去告诉僧格林沁,最后的决战,好好打,和洋人决一死战。”

“朕就呆在这里,朕哪里也不去。”

“朕与数万将士,同生共死!”

伯彦讷谟祜双手,接过了皇帝的尚方宝剑,哭泣道:“皇上,臣等父子,当粉身碎骨,以报国恩!”

“可惜,国贼苏曳在南边,奴才若是战死,就不能为皇上杀贼了。”

皇帝道:“国贼苏曳,自有天谴之!”

“你等好好作战,朕在这里,等你凯旋!”

伯彦讷谟祜叩头出血,大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百官,高呼万岁!

…………………………

八里桥!

通州前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此桥距离通州八里,距离京城仅仅三十里。

僧格林沁用四万多人,在八里桥西边布防,军队延绵好几里。

看上去,防线密不透风。

英法联军占领通州之后,休整几日。

而此时,清廷依旧没有放弃和谈的希望,派遣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再一次去和洋夷谈判,想要阻止洋人攻打京城。

然而这个时候,额尔金和葛罗,已经几乎关闭了任何谈判的大门。

清廷提出来的条件,根本无法打动他们了。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他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诱惑,那就是攻破清朝的首都。

如此一来,他们人生的履历就会增加辉煌的一笔。

要谈可以,等我们彻底攻破了你们的京城再说。

不仅是两位公使,就算英法联军的军官和士兵,也磨刀霍霍。

所有人都知道,攻破了京城,就意味着发大财。

所以,这一场谈判额尔金和葛罗甚至都没有出面。

谈判失败后,清廷惊怒。

而洋人这边,如同闲庭信步一般,丝毫不畏惧就在不远处的大规模清军,甚至有兴致去打猎。

于是,有人向僧格林沁提议,扣押英国的谈判代表和高级军官,作为人质,逼迫洋人退兵。

就是所谓的擒贼先擒王。

僧格林沁内心知道不对,也知道这样做不妙,但是如此绝境之下,任何救命稻草也都要抓住。

于是,他下令动手。

于是乎,英方的谈判代表,极其外交官,记者,军官等几十人,全部被抓捕。

历史上被抓的是巴厦礼,而在这个世界,巴厦礼此时在伦敦,但是另外谈判代表,依旧遭遇了这一劫。

只不过,历史上抓捕洋人是发生在通州沦陷之前,而这一次是发生在通州沦陷之后。

抓捕了英方几十人后,清廷想要借机逼迫英法联军,再一次走上谈判桌。

结果,英法联军被彻底激怒了。

因为在这个世界通州之战稍稍激烈了一些,英法联军出现了些许伤亡,所以休整的时间要长一些。

但是,清廷抓捕了谈判代表之后,英法联军非但没有停战谈判,反而直接选择了开战。

哪怕军队没有休整好,哪怕天津那边的军队还有很多没有到场。

通州战场上,英法联军此时只有八千多人。

但是指挥官还是宣布开战。

至此,八里桥之战爆发。

上午七点,英法联军分成东西南三路,对清军八里桥阵地发动了进攻。

东路雅曼指挥,西路格兰特,南路柯林诺率领法军第二旅担任主攻。

战意最高指挥官孟托班。

清军非常勇敢。

尤其是蒙古骑兵,伴随着一声令下,就如同潮水一般,毫不畏死冲过八里桥,直接冲到了英法联军的阵地。

但是,他们的弓箭比起祖先已经弱得太多了。

他们挥舞着长矛,刀剑和英法联军激战。

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是全面的落后。

哪怕是白刃战,也根本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这群骑兵甚至直接冲到了联军指挥部,但依旧没用。

激战一个小时,这部分骑兵,完全溃败。

真正比较猛的,还是天津新军。

打成了一场比较像样的阻击战。

但是,此时的天津新军,战斗力尽管远超蒙古马队,但是接连几次大败之后,血勇之气甚至还不如蒙古骑兵。

激战了一个小时后,刚刚对英法联军造成了真正的伤亡,但是面对铜墙铁壁一般,层层叠叠压过来的英法联军,荣禄和伯彦率领的天津新军,再一次溃退。

而后,胜保部溃退。

胜保受伤,坠马。

至此,清军只剩下僧格林沁率领的主力。

英法联军分兵两路,一部分继续攻打八里桥,一部分绕到僧格林沁主力后部,打算前后夹击。

僧格林沁依旧算是勇敢,没有败退,拼死指挥战斗。

他的蒙古马队,依旧非常勇敢,源源不断地冲锋。

英法联军的火炮倾泻,子弹倾泻。

蒙古马队,成片成片地倒下。

少部分的蒙古骑兵,冲到英法联军阵前,再一次进行白刃战。

然后,全部被歼灭。

尽管稍稍不同,但这一战最终还是重演了历史的结果。

甚至更加惨烈。

蒙古马队就这样不断地冲锋,冲锋。

不断地死,不断地死。

天津新军溃退之后,就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

鲜血,尸体,铺满了整个地面。

大炮的轰鸣,震碎了整个帝国最后的荣光。

作为清廷最后的擎天玉柱僧格林沁,彻底崩塌。

整个战役,持续半天!

六个小时后!

战役结束!

清军大面积溃逃,僧格林沁、荣禄、胜保等所有主帅,全部败逃。

绵延几里的地面上,都是逃亡的清军。

历史上最耻辱的一战。

伤亡比最悬殊的一战。

完整上演。

在这个世界,清军伤亡超过五千人,而英法联军伤亡不到二百。

至此,清朝被彻底打断了脊梁骨。

清军彻底对洋人畏之如鬼,闻风丧胆。

见到洋人军队,如同见到天兵天将一般。

…………………………………………

皇宫之内!

皇帝此时依旧穿着戎装。

战场仅仅距离几十里,枪炮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他跪在祖宗牌位面前,闭上眼睛。

列祖列宗保佑!

列祖列宗保佑!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这个时候,只要能赢得这一战,他真的任何代价都愿意付。

终于……

中午时分,枪炮声停止了。

皇帝睁开双眼,带着惶恐不安朝着外面张望。

应该,是有结果了吧。

他变得更加虔诚,跪在蒲团之上,双手合十,直接念出声来。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很快,外面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皇帝安静了下来。

“皇上……”外面的声音响起。

皇帝道:“八里桥那边,有结果了?”

“是!”

皇帝道:“说吧。”

外面的太监道:“皇上,咱们败了!”

皇帝的身体微微一阵摇晃,道:“知道了。”

然后,他缓缓地朝着乾清宫走去。

…………………………

此时,朝堂之上,只来了一大半官员。

皇帝刚刚进入大殿,满朝文武便哭泣出声。

此时,下午三点。

原本乌云密布,闷雷阵阵,仿佛要下倾盆大雨,结果却没有下来。

一阵大风刮来。

整个京城,扬起了沙尘暴。

按说这个时节,沙尘暴已经过去了,此时却沸沸扬扬。

外面沙尘,如同鬼哭狼嚎。

尘土笼罩天际,太阳照射而下,无法穿透,如同一团血雾笼罩。

整个天地,都是混沌,灰暗,如血。

皇帝内心无比的悲凉,缓缓道:“我大清定鼎天下几百年,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万民。”

“朕继位以来,矜矜业业,如履薄冰。”

“为何要有今日之败?何其不公?”

群臣继哭泣。

皇帝沙哑道:“内有国贼,外有洋夷,江山残破,如之奈何?”

肃顺跪下叩首道:“奴才请皇上北狩承德!”

杜翰跪下叩首道:“臣请皇上北狩承德。”

几个军机大臣纷纷跪下,叩首道:“臣请皇上北狩承德。”

之前,一直阻止皇帝逃跑的惠亲王绵愉、惇亲王奕誴等人,此时再也无言,跪地不起。

八里桥之战,清廷主力尽出。

仅仅不到半天,就已经大败,接下来言战,还有什么意义?

再不跑,皇帝等着被洋人捉住吗?

洋人大军距离京城,仅仅三十里了。

最终惠亲王绵愉磕头道:“奴才请皇上北狩承德。”

最后,所有的官员全部整齐跪下,请求皇帝北狩。

皇帝稍稍松了一口气,只要有人反对他逃跑,局面就会很难看。

如今,满朝文武终于统一意见了。

而这个时候,皇帝还想要矜持一下,慷慨几句。

什么君王死社稷,什么天子守国门之类。

前明崇祯皇帝能做,朕难道就做不到吗?

让皇后和懿贵妃带着大阿哥去承德,朕留下来守京城。

然后文武百官苦苦哀求,请皇帝以江山社稷为重,大阿哥尚且年幼之类的话。

最终,皇帝无奈,被迫北狩。

而且就算北狩,也要把京城的事情布置好,让谁主事,让谁负责和洋人谈判,也要讨论清楚。

皇帝清了一下嗓子,打算慷慨陈词。

结果!

“轰轰轰……”

从远处,又传来了炮击之声。

皇帝身体一颤,面色发白,所有的慷慨陈词全部消失了。

“既如此,朕就依了众卿之意,北狩承德吧!”

这句话说完后,他身上的力气仿佛消失得干干净净。

………………………………

三希堂内,皇帝开最后的小会。

“北狩之后,谁留下主持京城大局,并且负责和洋人谈判?”皇帝问道。

肃顺、杜翰、载垣、端华等人面面相觑。

唯恐这个差事落在自己头上。

片刻之后,杜翰道:“皇上,臣举荐恭亲王奕。”

皇帝目光一缩。

奕?

此人已经被皇帝冷藏了好几年了。

一直以来,奕都被皇帝认为是最大的政治威胁。

但是现在,这个人已经变成了苏曳。

肃顺尤其把奕当成死敌,但也知道杜翰的心思。

和洋人谈判不是好差事,这一次败成这个样子,谈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丧权辱国。

所以,让奕去谈。

未来,再借机攻讦他。

于是,肃顺道:“皇上,奴才也举荐奕。”

顿时,几个军机大臣统一了意志,全部推举恭亲王奕。

皇帝道:“召奕入宫。”

………………………………

半个多时辰内。

奕跪在皇帝的面前,痛哭失声。

他此时内心是激动不安的,他知道要接的是一个烂差事。

但是被冷藏了这么多年,若是能复出,哪里计较差事烂不烂?

而且皇帝走了之后,他奕在京城就是最大的一个。

当然,这些情绪都不明显,毕竟英法联军要打来了,他更多的也是惶恐,悲痛。

皇帝忽然问道:“奕,伱对苏曳怎么看?”

奕微微一愕,这个时候了,还提苏曳?

顿时,奕斩钉截铁道:“回皇上话,苏曳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皇帝点了点头道:“你要时刻记住,此人和洋夷勾结,实乃国贼,我大清有今日之祸,也有此人之罪。”

恭亲王奕道:“臣弟明白了。”

皇帝道:“你留在京城和洋人谈判,成立抚局,尽管放开手去做,去谈。”

“只要能让洋夷退兵,有些时候只能忍一忍,退一退。”

“洋人不会占领大清,但是苏曳这等国贼,才是心腹之患。”

奕叩首道:“臣弟明白了。”

接下来,两人又商议良久。

恭亲王奕这才退出宫去。

……………………………………

等到所有人都退走,皇帝再一次来到祖宗牌位面前。

静寂无声,外面一片漆黑。

此时,无边无际的悲伤,凄凉,耻辱袭来。

仿佛要将皇帝彻底淹没。

大清入关二百余年,哪有一个皇帝如同他这般,仓皇出逃啊?

奇耻大辱。

逃跑之后,他该如何面对天下臣民。

甚至,他脑子里面仿佛浮现了苏曳不屑,鄙夷的笑容。

丧权辱国。

丢人现眼。

终于,皇帝再也忍不住了。

直接痛哭出声。

一开始还是矜持的哭泣,很快演变成为嚎啕大哭。

这仿佛是一个引子一般。

紧接着,整个皇宫的哭泣声,此起彼伏。

而皇宫之外,无数的马车,驴车等等,涌入宫内。

皇宫之内,无数的太监,宫女,开始搬运东西。

呵斥声。

痛骂声。

哭泣声。

乱成一团。

凄凉,无助,惶恐笼罩整个皇宫。

尽管还有几十年,但至少这一刻,就已经有了王朝末日的景象。

次日天不亮!

“轰轰轰轰……”几十里之外,再一次传来了炮击之声。

几乎一夜未眠的皇帝,带着皇后,懿贵妃,莲贵妃、丽妃等等,带着一部分官员,仓皇离开皇宫。

车队,马队,延绵十几里不止。

京城百姓透过窗户,透过门缝看着这一切。

哪怕隔着窗户纸和门板,也仿佛能够感觉到他们的鄙夷。

就这样,皇帝逃出京城。

逃往承德!

……………………………………

注:一万二送上,写到这一幕,还是有些百感交集,祝我们祖国一直昌盛富强。

有月票的恩公,赐我几张可好?谢谢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