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的确很快乐,现在的他可算是生活如意,幸福美满。
一面招呼着众人进屋,一面收拾着屋子,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应该。
“大郎,如今却有什么打算?”李清笑呵呵地问道。
“打算嘛,还是在清河卖炊饼呗。”武大郎呵呵笑了两声道:“反正别的我也不会,也就会做几个炊饼发卖。”
“不若跟着我等罢,一齐去山上做点大买卖。”
李世民看看武大郎,觉得他那炊饼做的也挺好吃,不如让他去贞观朝研究研究军粮。
目前贞观朝还在采用老式的便携式军粮,用罐头装着饼干、咖啡、巧克力、烟还有块,以及一包茶叶。平时不觉得怎么样,但野外拉练吃这些东西的时候,总觉得有点儿折磨人。
那饼干的味道……不说也罢好吧。
只能说吃不死人,也能勉强饱腹,至于说风味嘛,那还是别提了。
所以目前急需找一个专业人士,来研究一下军粮到底应该怎么去弄。
而武大郎的炊饼,明显挺合适的。昨天闲聊的时候,武大郎曾经说过那炊饼干燥的时候还能放上半个月不坏。
这就提起了李世民的兴趣,正在琢磨怎么把武大郎给弄回去。
当然,第一步应该是先让他上梁山。
“若众位看得起我时,那我这条贱命便卖与众位!”武大郎倒也干脆,毕竟这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最主要的是人家还有恩于他。
“武大兄弟莫要如此,大家都是兄弟,何来卖不卖命!”李世民心情很不错,将武大从地上扶起来。
“只是有些事儿,还要从长计较。”李清笑呵呵地说道:“便收拾一番,与我等一同出发罢。”
“也好。”武大点头说道。
这一次为的不是别人,而是去找武松。
如果没记错的话,现在的武松应该还窝在柴进的庄上。
将家中细软收拾一番后,尉迟恭去弄了几辆马车,武大一辆,剩下几人共乘一辆,奔着沧州而去。
“这是要去哪儿?”赵匡胤躺在车上,懒散地问道。
“江湖上人都传说着沧州横海郡柴大官人名字,说他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孙,只不曾拜识,所以便去沧州上瞧一瞧。”李世民斜倚在车内:“人都说柴进仗义疏财,专一结识天下好汉,救助遭配的人,是当世的孟尝君,如此人物,怎能不去拜会?”
还有另一层意思当然没说,毕竟武大还在车里,要是特意去说武松的事儿,就显得结交武大有些刻意了。
李世民倒是不心虚,反正也不是去叫武松真上山做反贼的。
特么大宋太祖就在梁山上,你说谁是正统?
朝廷:坏了,我成替身了!
“说的也是,正好我也想去见识见识这郭老哥的后人。”赵匡胤拍着大腿笑道。
忽然又看向李清,低声问道:“仙师,何不将郭老哥请来,让他也与孩子认祖归宗一番?”
“你是打算让他再揍你一顿?”李清斜睨着赵匡胤问道:“我可记得柴进的下场不是很好,要让他看到高天赐暴打柴皇城还有柴进,你下场可不是很好。”
“那还是算了。”赵匡胤想了一下,擦擦冷汗说道。
不出两日,几人便来到沧州地界。
长嘴终归是要去问人,寻了一个路人,尉迟恭问道:“柴大官人庄在何处?”
问了地名,一径投庄前来。
远远便看到有庄客在洒扫,于是尉迟恭便问道:“柴大官人在庄上也不?”
庄客答道:“大官人在东庄上收租米,不在庄上。”
尉迟恭便问:“此间到东庄有多少路?”
庄客回答道:“有四十余里。”
李世民抻出脑袋道:“从何处落路去?”
庄客问道:“不敢动问几位官人高姓?”
李世民笑着回答道:“我是梁山上的李二凤便是。”
庄客惊讶地呼道:“莫不是‘小太宗’李二凤么?”
李世民笑呵呵地说道:“便是。”
庄客恍然大悟,看着李世民说道:“大官人如常说大名,只怨怅不能相会。既是李二凤时,小人领去。”
庄客慌忙便领了几人车马,径投东庄来。
没两个时辰,借着车马便利,很快便来到东庄。众人抬头看时,端的好一所庄院,十分幽雅。
到了东庄之后,庄客便跳下马车说道:“几位且在此处稍待,等小人去通报大官人出来相接。”
李世民坐在马车边沿,点头应道:“好。”
那庄客入去不多时,只见那座中间庄门大开,柴大官人引着三五个伴当,慌忙跑将出来,在马车边上和李世民相见。
柴进见到李世民,稍稍为对方的仪态而感到震惊,片刻后立刻拜在地下,口称道:“端的想杀柴进!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今日幸得路过沧州,故来拜会。”李世民将柴进扶起,笑着说道。
柴进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往常别人来见柴进,柴进虽说姿态放得低,但对方也不敢怠慢,哪里像李世民这样仿若自然一般,就好像他的确应当受这一礼一样。
“昨夜灯报,今早喜鹊噪,不想却是贵兄来。”
柴进说着,满脸堆下笑来。
见柴进也颇有诚意,李世民便邀着尉迟恭等人来和柴进相见。柴进见尉迟恭那魁梧的身躯,不由自主地有些心惊胆战。在看到赵匡胤之后,虽说对方并不如尉迟恭一样威武雄壮,但柴进总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夹不住尿。
到底是咋回事?为何这黑胖子这么有威慑力?
柴进脑袋感觉快不够用了。
实际上……也的确应该夹不住尿,毕竟血脉压制,人家赵大就是压制柴家后人啊。
“且去收拾了行李车马,在后堂西轩下歇处。”柴进回头吩咐庄客道。
他拉着李世民的手,入到里面正厅上,分宾主坐定。
“不敢动问,闻知兄长在梁山上占了水泊,并了那不讲道义的王伦,如何得暇,来到荒村敝处?”
“久闻大官人大名,如雷灌耳,只恨缘悭一面。虽然节次收得华翰,只恨山寨中事务繁多,不能相会。如今正有事向汴梁而去,不想路过宝地,便来拜会。”
李世民的话说的有板有眼,而且礼节十分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