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0章 赵佶的悔恨!  仙侠版水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回,赵佶君臣决定,他们要盯死江鸿飞,只要江鸿飞跟金人分出胜负,他们就派高俅率兵北上收复河北、山东以及燕云十六州。

赵佶君臣甚至连借口都想好了。

那就是,只要金人赢了,他们就表示自己是来执行《海上之盟》,按照双方签署的盟约接收燕京的,对了,还有西京,还有平滦营三州,总之,所有好处都要。

可赵佶君臣万万没想到的是,将大辽帝国都给打趴下的金人,竟然也败给了江鸿飞,让江鸿飞杀得丢盔弃甲不说,连妻女都顾不上了。 当时,高俅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在黄河南岸。

可面对大败金军的数十万梁山军,高俅真是一动也不敢动。

不只高俅,赵佶君臣也没有让高俅率兵北上的勇气。

接下来,江鸿飞撕毁了跟赵宋王朝签署的和约,登基称帝。

此事,赵佶君臣自然也是知道的。他们当时还商量,是不是派人去谴责一下江鸿飞背弃盟约?

可赵宋王朝的很多大臣都明确表示反对,他们怕因此惹恼了江鸿飞,江鸿飞率领已经改名为大元军的百战百胜的梁山军挥师南下伐宋。

赵佶也害怕此事。

于是,赵佶君臣便装着不知道江鸿飞登基称帝一事。

与此同时,赵佶派马扩出使河东,谈招安田虎,实在不行,谈两家联合也行,总之,就是一块对付江鸿飞。

另外,赵佶开始虔诚烧香拜神,希望赵宋王朝的列祖列宗保佑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可能是赵佶的祈祷起了作用。

在马扩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下,田虎同意跟赵宋王朝联合共同对付大元帝国。

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要知道,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后,江鸿飞的地盘就已经将田虎的地盘给半包围上了,河东也成了江鸿飞必取的一块地盘。

田虎就是再蠢,也能看出这一点。

而田虎若是不想让江鸿飞吞并,就只能击败江鸿飞。

可以田虎又深知,以他自己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同时,田虎还一直被种师道压着打,跟王庆的关系也不好,可以说是,四处树敌。

所以,与赵宋王朝合作,是田虎唯一的出路。

除了说服田虎联合干大元帝国,赵佶又等来了第三个机会,也就是耶律延禧要收复燕云平失地,以及找江鸿飞报夺妻之恨。

经过前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这回赵佶君臣选择主动出击。

田虎将一个番僧推荐给赵佶,赵佶令这个番僧持御笔绢书,秘密前往夹山去联络耶律延禧。

番僧来到夹山找到了耶律延禧,帮赵佶转达,让耶律延禧放心大胆地跟江鸿飞干,他和田虎会全力支持耶律延禧的。而且,就算耶律延禧失败了,也不用担心,赵宋王朝会收留耶律延禧的。

耶律延禧很快就给赵佶回信,答应跟赵佶联合,又跟赵佶确认,他要是失败了,是不是真的可以去赵宋王朝避难?

赵佶于是改书为诏,亲笔写下一份御笔向耶律延禧保证:“归则待以兄之礼,位燕、越二王上,筑第千间,女乐三百人,礼待优渥。”

——燕王、越王是赵佶的两个嫡亲弟弟,赵佶的意思是,如果耶律延禧来投,他就认耶律延禧为嫡亲兄长,给他一座拥有千间房屋的府邸,三百个美人,一定以礼相待。

耶律延禧因此大喜,于是才下定跟江鸿飞斗的决心,并亲率联军来云左地区叩关。

同时,赵佶和田虎已经商量好了,只要耶律延禧这边跟江鸿飞开战,他们就分别派兵北上,田虎取云地,赵宋王朝取河北、山东、燕地、平滦营三州。

这对田虎来说,肯定有些不公平。

但田虎如今处境不好,他若不想灭亡,只能先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赵宋王朝这边也提出了,打败江鸿飞以后,将江鸿飞所拥有的财富和所有女眷全都给田虎作为补偿,另外事成之后,赵宋王朝会封田虎为河东节度使,晋王,割河东给田虎,使田虎世代镇守,嫁一个女儿给田虎为妻等条件。

毫不夸张地说,为了和田虎联合一块对付江鸿飞,不,是为了忽悠田虎联合一块对付江鸿飞,赵佶君臣也真是拼了。

可让赵佶吐血的是,只一战,耶律延禧就败了,而且他人还让江鸿飞给捉了,根本就没给他和田虎出兵的机会。

如今,江鸿飞在北方,干趴下了金军,灭了辽国,顺手还锤了一顿西夏,成了北方小霸王。

这时候,江鸿飞派人出使赵宋王朝,赵佶君臣怎么可能不提心吊胆?怀疑江鸿飞可能要南下伐宋?

赵佶赶紧下旨召金门羽客张虚白入宫。

张虚白是赵佶手下道法最高深的三大金门羽客之一,他博学多才,精通一切道法,尤其善长太一言休咎,也就是推衍之术,在他喝醉以后,尤为精准。

张虚白在赵佶这里的地位也与其他金门羽客有所不同,赵佶每次都称呼他“张胡”,而不叫他名字。他喜欢喝酒,每次酒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所隐讳。他曾大醉之后躺在赵佶腿上,赵佶很宽容地说:“张胡,汝醉矣。”

不久,张虚白便来到宫中,赵佶告诉他江鸿飞派使臣出使赵宋王朝,以及耶律延禧已被江鸿飞虏俘,让他推测一下吉凶祸福。

张虚白于是边喝酒、边用太一术数推算。

很久过后,张虚白醉眼惺忪地说:“天祚在海上筑宫室待陛下久矣。”

左右之人一听此言,皆大惊失色!

赵佶望着张虚白良久,才缓缓地说:“张胡,汝又醉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