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3章 ,接班人选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徐爱民看着御史大夫郑齐带过来的名单,上面还有56个被抓的诸侯二代,这其中有不少他熟悉的身份,而头一位就是绛侯府的周建义,绛侯府倒是不缺钱,而且也费了4亿钱退市了,但他是领头人,即便是退市了,依旧被抓起来了。当代的绛侯周胜更是上书不管是流放还是判处绞刑,绛侯府都会对朝廷感恩戴德。绛侯府和大汉其他诸侯关系都比较差,当年周勃为了当上大汉的丞相,在三川郡守和税监令位置上多次改革,刀刀砍向的都是大汉的贵族豪强,而后成为大汉丞相之后,又强力压服地方郡守,改革官营体系,可以说周勃为政三十年时间一直都是非常强硬的,得罪了很多大汉的豪强和贵族。

还是周勃病逝之后,周胜长袖善舞多年才改善了和大汉诸侯贵族的关系,但这次因为周建义,连累几十家诸侯子弟,这些人不敢仇恨朝廷,把矛头都指向了绛侯府,这也是周胜即便交钱了,也不敢让周建义免除处罚。

徐爱民恨铁不成钢道:“朝廷已经给了他们荣华富贵了,他们一出生就超过了大汉九成九的百姓,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依旧不满意,对钱财如此贪婪,甚至为此走上邪门歪道,这些诸侯子弟真愧对他们的身份。”

而后他看向郑齐道:“御史大夫府对他们是什么处罚?”

郑齐道:“没收全部家产偿还百姓,全家流放新金山城。”

徐爱民看了看名单上面的人道:“就按照御史大夫府的意见办。”

明白天子之意后,郑齐行礼道:“臣告退。”

郑齐离开后灌河匆匆忙忙进入红着眼递上一份奏折道:“陛下汉中紧报,太守夏侯灶牺牲。”

徐爱民打开奏折看了上面的内容痛心疾首道:“朕痛失一臂。”

上面的说的是,汉中郡太守夏侯灶因为开拓隧道之时,使用炸药引发山崩,以太守夏侯灶为首上百大匠工匠死在汉中工地上。

灌何马上跪下道:“臣请为汉中郡守,继续为朝廷开拓关中到蜀郡的轨道。”

灌家和夏侯家是世交,当年灌婴为蜀郡太守之时,大汉开始大范围的修筑木轨,没几年就在关中形成了轨道网络,并且开始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当时灌婴就认为用轨道联通巴蜀之地和关中之地,大汉朝廷才能固本培元,盛世永固,而后灌婴就开始修筑蜀中到关中的轨道。

后面夏侯婴为蜀郡太守之时,接手了这个工程,一干就是十年,只是巴蜀之地太多山脉阻挡了,修栈道都极其勉强,就更加不要说修轨道了,很多地方真只能开山铺桥,好在当时大汉弄出了黑火药,也开始用火药开矿,夏侯婴就想到了用火药炸山的方式开凿隧道。

但夏侯婴在蜀郡为太守十年,依旧没有联通关中到蜀中的轨道,而后夏侯婴的长子夏侯灶子承父业,以轨道司长史的身份继续修筑轨道,这一修就是十六年,夏侯灶也分别担任蜀郡太守,汉中郡太守,蜀中轨道先联通汉中,而后又由汉中一点点向关中延伸,眼看着汉中通向长安的轨道就要修通了,夏侯灶这个大功臣却在这个时候离世,灌何为自己的好友感到惋惜,功业未成身先死,同时他也想要帮助自己好友,完成未完成的功业。

徐爱民痛心道:“你代表先去慰问遇难的工匠,而后接任汉中太守,这条轨道是你们两家几十年的心血,你一定要完成它。”

灌何道:“臣领命!”

灌何离开之后,徐爱民想到离世的夏侯灶,再想到挖大汉墙角的那些诸侯二代道:“大同事业需要的是夏侯灶这些全心全意付出的同志,而不是那些纨绔子弟。”

想到这里徐爱民道:“拿士农工商优秀代表的名单过来!”

尚书李强马上递过一份名单交给徐爱民。

徐爱民打开名单道:“朱铁,戚浩,钟梵,公孙弘,赵喻~~~~。”

这上面有优秀工匠的名单,有优秀农户的名单,还有优秀基层汉吏名单。徐爱民感叹道:“这些人才是我大汉建设大同之治需要的同志,以前朝廷光奖励他们做的还是太少了,既然已经发掘出自己的同志了,就应该让他们身上担负起更加重的担子。”

徐爱民继续道:“今年这些士农工商优秀代表,在度假完之后,把他们安排进政务学院,朝廷要培养他们处理政务的能力。”

李强迟疑道:“陛下,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技术工匠,让他们成为汉吏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

徐爱民却坚定道:“不让这些人为大同之治服务,难道朝廷还指望那些诸侯二代,贵族二代。这份名单就是一个筛选的机制,不能安心在基层为百姓做事情,朕怎么相信他们。而朝廷既然筛选出同志了,自然要对他们委以重任了。”

李强这个时候指着名单上一人道:“陛下,此人可能有点不合时宜。”

“赵喻?这人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还是背景?”徐爱民问道。

李强道:“此人是始皇帝的长孙,扶苏的长子。”

徐爱民不以为然笑道:“我大汉开国都五十年了,当年大秦灭亡之时都没有遗老遗孙,难道现在我大汉如日中天之时,还担心大秦会复辟。”

李强的提醒反而引起了徐爱民对赵喻的兴趣了,他道:“把赵喻信息找出来。”

“诺!”

没多久,李强找出赵喻的档案递给了天子。

徐爱民翻开看道:“赵喻是大汉历20年成为汉吏,居然还是在陈郡为吏!”

不过他很快就想起来,大汉历20年,沉寂很久的法家,在李斯带领下,帮助丞相周勃,在陈郡试行官营变法,而官营变法,彻底改变了大汉的经济结构,也帮助大汉压制了经济危机。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汉开始重新重视法家,而法家也摆脱了暴秦毁灭的包袱,重新成为了大汉的显学,大量法家门徒开始进入大汉的官场,而赵喻就是那个时候成为陈郡最基层的一个法吏。

很快徐爱民就发现,赵喻为汉吏这三十年虽然履历丰富,分别在陈郡,九江郡,衡山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为汉吏,去的都是最艰苦的地方,可谓是履历丰富,像他这样的人,按照大汉的晋升体系,本应该成为2000石的高官,但即便到了现在,赵喻仍然是一个400石的法曹。

靠着大汉完善的档案系统,徐爱民可以清楚知道赵喻这三十年做的事情,可谓是不畏寒暑游荡在大汉南方的乡村当中,为大汉朝廷向乡民普法,审理案件,消弭大汉乡村之间的矛盾。赵喻每年要审理上百案件,三十年下来,审理的案件超过了十万起,可以说在大汉基础最可靠的一块砖。

徐爱民有的不满道:“丞相府是如何考核的,赵喻如此勤勉,即便太大的功绩,但看在他的苦劳份上,他也不应该现在还是400石汉吏。”

李强小心说道:“赵喻毕竟身份特殊,丞相府也不敢轻举妄动。”

徐爱民道:“这样的小心思不要做了,大汉开国已经有50年了,这已经是两代人的时间了,朕相信现在大汉的土地上只有大汉的公民,没有前秦的遗老遗少,以前那些压制前秦贵族豪强的政策也应该结束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