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1章 ,不同发展模式与与务虚之风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公孙弘继续拿起一份法治日报道:“南郡农户赵某因为农具需要购买汽油~~~~~~~~~~被罚款三万钱~~~~~~~。”徐爱民听完不满道:“朕几天前去关中乡村的时候,就有三老向抱怨说,他们耕地的拖拉机不能上道路,给农户带来很大不便,当时轨道司回复说,拖拉机容易损坏道路,朕认可这个说法了。

但你们制定法令不让拖拉机上路,却又不允许人家自己购买汽油,制定这样一个百姓必定会违法的法令做什么,逼着百姓违反吗!

御史大夫府,制定法令的时候,应该多征求地方百姓的意见,不要总是坐在宫殿当中,想当然的制定法令。御史要深入到乡村当中,要深入农户生活当中,脚要沾沾泥土,接接地气。”

想到刚刚前两起新闻徐爱民道:“把朕的意见和晁错说,让他制定一个制度,御史要定期去乡村,去市井了解大汉百姓的生活,只有了解他们的生活,制定的法令才不会为难大汉的百姓,大家都愿意遵守的法令才是好的法令。”

周建道:“诺!”

后面徐爱民又听了十几个各郡的新闻,虽然也有几个让人高兴的事情,介绍什么地方水坝建设成功,哪个县建设发电厂通电了的好消息,这些消息能让徐爱民感受到大汉还处于上升的势头。

但徐爱民主要关注的却是报纸上报道汉吏,违法乱纪,知法犯法,不作为,乱作为等等行为。

每听到一个这样的事件,徐爱民的怒气就会上升一分,而读报的尚书者紧张增加一分。

“铛铛铛!”座钟响起,到了10点,周坚马上说道:“陛下,今天读报时间结束。”

徐爱民一挥手,让读报的尚书离开。

而后他有些疲惫的叹口气道:“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汉吏依旧需要教育,朝廷更是不能放松。”

即便大汉朝廷监管的非常严厉,但汉吏腐败问题依旧不能解决,甚至就是因为朝廷监管的太严苛。

他们就干脆机械执法,故意为难大汉的百姓,就像刚刚的事件一样,不能上路,又不能私自购买,总之朝廷为难他们,他们就为难百姓。

不过相对来说,徐爱民还是比较满意有这些事件报道的郡县,不管怎么说,当地的汉吏敢让这样的事件报道出来,算是能实事求是的汉吏了。

不像九原,雁门等郡县,报纸上的都是一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情况。这些地区贫穷,相对封闭,当地的汉吏更是沆瀣一气,甚至连当地的报社都和他们同流合污,他们之间形成一张大网,隔绝上下。

但这些都是表面功夫,并不能解决当地的矛盾,反而是把矛盾积累的更大,于是北方郡县动不动就出现牧民围攻县衙,农户打死基层汉吏的事情,当地的百姓跑到长安城来告状。

所以徐爱民很少看着几地的报纸,更是经常派遣御史团和廷尉法曹去北方采风,了解当地真实的民间情况。

刚成为帝王的时候,徐爱民还认为以大汉拥有的资源和先进的科技,实现大同之治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在自己在位的时候就实现,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主政,他才明白,汉吏才是大汉实现大同之治最大的阻碍。

徐爱民稍微休息之后,周坚又把各地的奏折读给徐爱民听,这些奏折基本上都是一些地方上难以处理的事务,地方郡守请朝廷拍板。

徐爱民本身精力有限,对这些奏折,他进行二八分,八成繁复且他认为不大的事情,由尚书台转给丞相府,交给丞相张辟疆处理,两成他认为紧要的事务,进行思考之后,再批复。

“内史令上书,观众已达到富裕生活的标准,百姓普遍都有中学以上的学历,拥有政治觉悟,臣请试点地方民主模式~~~地方应该开放决策权,让地方的百姓更多的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管理当中~~~。

徐爱民听完刘恒的奏折,眉头紧皱,这是一个很难做到的政治目标,大汉朝廷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

但现实却告诉徐爱民,这个想法是好的,但你还是不要想了。他一直对汉吏的腐化感到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也想过用百姓监督汉吏,但现实却非常不好,他几次试点的结果,百姓不但没有起到监督汉吏的结果,反而使地方上村霸,乡霸兴起,他们和汉吏同流合污,反而造成更坏的影响,他也只能无奈的取消这些失败的试点。显然大汉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难以配套这样的制度。

但现在刘恒还想要试一试,徐爱民想了想道:“让内史令提交详细计划。”

“诺。”

没多久,他就看到了刘如意的奏折,当他知道大秦洲发生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大同之治的旗帜的时候,这引起了徐爱民的高度关注了。

大汉的政治根基和历代的王朝是不一样的,他父亲几十年宣传大汉是天下人的大汉,这个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他徐氏能成为皇帝就是因为他们高举大同之治的理想,百姓才拥戴他做皇帝,某种程度来说大同之治已经成为了徐氏的政治根基,所以任何和大同之治有关的事情,徐爱民都极其重视。

他命令道:“尚书仆射,去把三位丞相请来!”

“诺!”

没多久,张辟疆,陈买,袁盎三人就来到皇宫。

“臣张辟疆,陈买,袁盎拜见陛下。”

徐爱民道:“平身。”

三人坐下之后,徐爱民让公孙弘把刘如意的奏折给他们看。

等他们看完之后才问道:“此事关乎我大同之治的旗帜,不能等闲视之,各位爱卿认为朝廷该如何处理?”

张辟疆三人沉思片刻后,袁盎道:“希腊等国,小国寡民,人口不过十几万众,亚细亚地区也不过百万之众,朝廷干脆分一二产业给他们,足够解决他们的债务危机了,现在朝廷不是开始推广中小学生四季校服,干脆就把订单给希腊等国。”

徐爱民摇头道:“此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策,违反经济规律,让我大汉圈养亚细亚各国,难以长久。”

陈买道:“亚细亚各国科技落后产业不兴,干脆让他们去二皇子的西炎国做劳工,西炎国发现了一个大金矿,二皇子用这笔钱大兴建设,正好缺少劳动力,西炎国和亚细亚各国形成互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