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朱三太子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清廷特意发布诏书对十三家进行招抚,其中便说道:“兹特开一面,赦其既往之辜,予以功名之径”云云。

诏书中还重点说明清兵入缅、永历被俘杀,白文选和李定国之子李嗣兴、刘文秀之子刘震已投降,郑成功也已病死,“天下事无复可望,又何所待乎?”

事实也是如此残酷,中华大地上继续坚持抗清的武装,只剩下了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以大顺军余部为主的“夔东十三家”。

形势恶劣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没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希望,失去了引领他们奋战的旗帜。

永历已死,晋王已逝,万里江山只剩下这区区一隅之地。他们英勇奋战的目的是什么?

为大明,为衣冠,为尊严,为忠义?好象都是,又似乎都不是。

缺了大义名份,也就是师出无名,这就很尴尬,很令人灰心丧气了。

“反清复明”自然是最好,最能笼络人心的口号。但没有明朝宗室振臂举旗,难以鼓动人心,难以吸引部众。

至于依附于郝摇旗的明东安王朱盛蒗,宗藩关系太远,既无名,又不能服众,难以扛起反清大旗。

所谓正愁没人教,天上掉下了粘豆包。

“或许,这是一个转机。”李来亨眯了下眼睛,心中升起些许的希望,“能够稳定人心,把十三家武装团结在一起,继续抗清的事业。”

在清军的大举围攻下,又因为穷山恶水的艰苦。李来亨能够预想到,很多明军将士会对前途悲观绝望,叛变事件在以后会不断发生。

而眼前这位疑似“朱三太子”的出现,却让李来亨找到了暂时的对策,至少是能对目前的内部形势有所影响。

尽管李来亨还有很多疑惑,比如满清已经占据天下,若是大明的宗室子弟,不太可能到处瞎跑,更是随身带着能够暴露身份的证据。

但朱三太子是真是假,这根本不重要。对李来亨,对抗清的各路武装,都是一样的。

就象民间传说的朱三太子,可能是朱慈炯,还可能是朱慈焕,抑或是朱慈炤。都不过是一个旗号或一个名义,真正是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名号背后的意义。那是正统,是大义名分,是师出有名,是能鼓动人心的宣传和号召。

“接下来,就看这位‘朱三太子’是否有反清复明之志,是否有不惧牺牲的勇气啦!”李来亨有些无奈地苦笑起来。

不管是真是假,至少得认可反清复明,起码别畏缩怯懦,要表现出振奋军心民意的气势。

好嘛,一说就是悲观绝望,一讲就是要逃跑保命,甚至是要投降清军。你到底是抗清的旗帜,还是投降的代表?m..

李来亨计议已定,心中稍微松快了一些。

事到如今,也只能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不管什么招数,但凡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形势,能试就都要试一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