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句话,在场的几人都不曾说。
那就是,只凭着这一项功劳,皇长孙只要别作死,将来就能坐稳储君之位!
若下一任皇帝是这样一个活人无数的人,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像是老一辈,对朝廷有着莫大的不满跟怨恨。
年轻人嘛,他们都是出生在大明建立之后,就算是老一辈不断在他们耳朵边说着朝廷的种种不好,可他们这几人,都是去外面世界游历过的,也结交过外地的朋友,对他们出身之地的舆论氛围,就有了一些叛逆的想法。
朝廷的确是对他们有所压制,甚至还迁走了很多人去填充其他地方。
但他们几人都不是什么大族出身,本身也没受到太大的影响,加上没有困居此地,曾出去过,他们本身又还年轻,个个都有着一腔抱负,自然而然的,就对入朝为官有了一丝期待。
但入朝为官,就要走科举之路。
他们还好,都已是举人身份,只差着中进士这一道了。
但这一道门,却能挡住很多人。
这几个人平时就常聚在一起读书,也会让人从其他地方带来一些名人的文章,来学习,来揣摩,这其中,就少不了商人的功劳。
而与商队接触多了,关于土豆的大丰收,以及获得一点土豆的渠道,就都到了他们手中。
土豆,就因此而来。
而望着这堆土豆,这几人对松江府被赐给了皇长孙这件事,就从“与我无关”,变成了期待。
“你们说,这位皇长孙,何时才能来咱们松江府?”一人忽然问道。
这个问题一被提出,其他几人心中的渴望几乎快要抑制不下去了。
“若皇长孙能来,我是真想见一见这位能将瘟疫灭了的殿下!”又一人开口说道。
旁人顿时笑他:“你都考上了举人,还对医药这样关心?莫不是想要当面给皇长孙献了家中藏书?小心你爹你娘知道了,又要打你的板子!”
他们都知,这第二个说话的举子,家里曾行医,到了他这一代已是不行医了,可前段时间各地瘟疫起来时,这位举子反倒一反常态,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厌恶接触家中医书跟知识,反倒是主动去翻阅藏书,询问老一辈的人关于瘟疫的治法。
结果却是在这边找办法的时候,应天府那边已是快速下达了各项命令。
而从那边传来的命令的内容,让这位举子眼睛就是一亮,对他们一直说,这位皇长孙殿下身边必有懂行之人,不是他过去接触过那些惠民药局的庸碌之辈。
等到得知皇长孙要建立医药局,大明朝廷将来可能要用医药局替换掉惠民药局后,这位举子更是沉默了良久,对他们说,若将来能有机会见到这位皇长孙,他愿意将家中的医学藏书献给皇长孙。
便是到了此刻,听到其他人善意笑他,此人也只是认真回道:“这的确是我之愿,不过,我爹我娘这两日也改了口风,对我说,若皇长孙真的来了,不必我来献书,我爹亲自拉了书过去,亲自去献书!”
其他人一听,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
“你爹竟是改了口风?这太阳莫非是从西边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