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重要的是,从封丘道匡亭,不过百里,可是从鄄城和濮阳赶往匡亭,有两三百里之多。
曹操一动,我军亦动,到时候我军便能以逸待劳,将曹操所部合围至匡亭。”
袁术听了大喜。
只要能把曹操吸引出来,此战便胜了一半。
()
于是袁术下令,命大将刘详驱兵两万人,北上攻打匡亭。
说是攻打,其实匡亭附近并没有什么曹军部队,所以也就算了一场武装***。
刘详一路前趋,很快赶到了匡亭。
匡亭又叫匡城、匡邑。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弟子颜刻在城外吹了个牛,用鞭子指着城墙上的一处缺口说“以前跟随阳虎攻打匡邑,就是从这儿破城而入的。”吹牛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正巧被匡邑人听到。再加上孔子长得跟阳虎一模一样,于是当地人以为阳虎又来了,纷纷围攻。孔子被困五天,差点死在这里。
不过此时的匡亭,只是一个小聚落,城墙都没了,并无太多的防御能力。
刘详见状,便有些不愿意屯驻此地。
刘详是军中上将,与张勋并为袁术麾下左、右司马,算是其麾下第一将的有力争夺者。
袁术的军队,一部分是他自己征募的,还有一部分是各方归附的力量,军队属于个人。甚至后者的数量远大于前者。
众人的地位除了看家世,其次便是手中的实力。
历史上东吴也是继承了袁术势力的军队体系,算是袁术势力的一个延伸。
这就使得刘详颇有私心,他不愿在此战中损失太多的力量。
其实袁术派刘详来诱敌,刘详是不愿意的。毕竟驻守匡亭的军队,要承受曹操军队的猛攻,与其拼消耗。
可军队消耗太多,又会影响刘详在袁术军的地位。
只是刘详与袁术的关系不如张勋、纪灵等人亲密,这个作为诱饵的苦差事才会落到刘详的头上。
大军驻扎在匡亭,刘详怏怏不乐,这时其麾下便说道:“匡亭难守,而在匡亭东北方向,有蒲城,乃是晋文公斩袂之地,尚有城墙,可以防守。我军何不前进到蒲城,于此屯守。”
“那蒲城往东北没多远便是长垣,那里更便于防守。”
众人说着说着便没谱了,毕竟从濮阳到长垣,跟从封丘到长垣,距离也差不太多。
刘详倒是想去蒲城。
这时麾下大将苌奴建策道:“既然主公让我于匡亭诱敌,我军何不同样在蒲城诱敌。”
刘详不解。
苌奴便解释道:“想曹操军队必不会多,我军有两万人马,完全可以分兵一部于蒲城,诱曹操来攻,而主力屯于匡亭,待曹操前来,与蒲城守军前后夹击,内外呼应,到时曹军必败。”
刘详大惊,这不是袁术计划的翻版吗?
苌奴低声说道:“若右司马能够在蒲城击败曹操,试问张勋如何再与右司马争锋?”
刘详犹豫再三,最后决定干了。
【作者题外话】:注:封丘、长垣、濮阳三座城市跟今天的位置都有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