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任何战争都需要师出有名,就连那个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在欺负弱小国家之前,也得故意找一个所谓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才敢真正动手!
尤其是中国古代,若师出无名,不分青红皂白就开战,那是穷兵黩武,不讲道义,会遭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同时也会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
刘纬早晚是要北伐中原的,他这几年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开拓创新,积攒钱粮,就是在为北伐做准备!如今的益州,人口增长,经济繁荣,百姓富足,武备先进,似乎已经具备了北伐中原,与曹操一决雌雄的实力!
实力具备了,刘纬缺的就是个开战的理由!谁料正想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曹操在建安十六年初的种种倒行逆施,正好给了刘纬师出有名的借口,那便是:剿除国贼,匡扶汉室!
曹操僭越自称魏公,又专横跋扈,废黜皇后,残忍诛杀后族的行为,已经与当年的王莽和董卓无异,惹得天怒人怨,此时不正是刘纬出兵北伐的好时机吗!
建安十六年五月,经过紧急的战争动员和准备后,刘纬以汉王之尊,亲手拟定一篇讨贼檄文,昭告天下,并正式宣布:兵发二十万,北伐中原!
那么问题来了,刘纬哪里来的二十万兵马?要知道此时距离上一次的荆州大战,才过去三年不到的时间啊!尤其是宜城决战中,蜀军虽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却损失惨重,五万大军,仅剩九千,这么几年间,刘纬就能攒出来二十万兵马?
呵呵,您要是真信了,那就太过于较真啦!当年官渡之战,袁绍十一万兵马,不也号称七十万大军么;曹操也是,发动南征,汇集三十万大军,便敢号称百万大军了!
研读中外历史时,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战争,会动辄调动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军队;而西方古代,一万人打一场仗,都算是大规模的战役了,更多的情况下,战争就好像是两个村长,带领着数百村民持械斗殴,令人忍俊不禁!
中国自古以来,以天下一统与和平稳定为主要历史基调,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古代战争比西方动用的兵力更多,场面更为宏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浮夸虚报兵力,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在研读历史的时候,最主要的依据是史书,其后才是考古发现,因此许多人便被古人“吹牛”出来的数字给骗了,还以为真的会有那么多的军队!
试想一下,数十上百万大军,那得是多大的一团?在天上有飞机,地上有火车汽车,水里有轮船,运输能力极高的现代,要保障一百万大军的前线后勤供应,都是困难重重,更别说是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差得令人发指的古代了!
除非士兵都是机器人,不用吃饭,否则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百万大军,甚至所谓数十万大军,其实水分也极大!
中国古代兵制经过漫长的岁月,随着朝代更迭而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诸如募兵制、府兵制、军户制、民兵制,以及八旗绿营制等花样繁多的国家用兵制度!
这个问题,我们不必展开细说,否则又成了历史论文,只总结一点,这些纷繁复杂的兵制,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一个原则:兵农合一,寓兵于民!
古代生产力水平落后,粮食产量低,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也很成问题,统治者根本无法供养太多常备职业军人,因此其实所谓的兵,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起来的老百姓!
遇到战事,朝廷一纸征兵令,几乎所有青壮男丁,只要不瘸不瞎没有残疾,都得上战场,而且武器装备也不足,有的士兵上战场,穿得破衣烂衫,手里的武器,大多是锄头,更有甚者,拿的是木棍!
()
有个成语叫“血流漂杵”,意思是血流成河,连兵器都漂起来了,形容的就是大战之后的惨烈景象!试想一下,如果是金属兵器,就算血再多,也漂不起来,所以这“杵”实际上就是木棍,一点铁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