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的这场北伐战争,至此终于算是尘埃落定!因为这场战役,尤其是发生了魏延攻陷许昌的意外,天下格局发生了剧变,各诸侯势力间的关系,也进行了一场大洗牌,而又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
孙权向曹操称臣,被封吴公,表面上看与曹操站到了同一战线,可实际上,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自保,并非真心实意地投靠曹操,为他效力!
孙权和他的幕僚集团十分清楚,曹操与刘纬达成五年的停战协定,其真实目的,是为了稳固西线和后路,以图能抽出精力,再度发动南征!失去了刘纬的牵制,东吴将十分危险,很有可能成为曹操的下一个目标!
因此,只有向曹操称臣盟好,主动装孙子,才有机会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把祸水引向荆州!
对此,以吕蒙、陆逊、诸葛瑾等人为首的东吴智囊团,有着缜密而合理地分析,他们认为,汉水与长江相比,就是一条小河沟,曹操若欲发动南征,对于不善水战的他来说,攻打荆襄,比直接跨越长江,攻打东吴,要轻松得多!
再加上刘备这个大尾巴狼,竟敢收留天子在襄阳,无疑将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若是孙权此时,再向曹操称臣,表示顺服之意,那么曹操一旦发动南征,第一个目标肯定是刘备!
不过这么做,看似精明,却好像忘了唇亡齿寒的教训,刘备完蛋了,难道孙权就能独善其身?东吴的智囊团,岂能不知此理,他们是在赌,赌的是曹操五年之内,解决不了西凉和刘备问题!
也就是说,东吴诸人与刘纬当时的感觉类似,觉得五年时间不够用,曹操未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只要自己不会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将来就有抵御住曹操南侵的机会!
孙权等人深知,刘纬此人志在天下,五年期限一到,必会再度用兵,与曹操争锋,甚至在停战期内,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提前开战,都很有可能,只要东吴能坚持到那时,便会迎来转机!
届时曹操两线作战,分身乏术,孙权就可以利用长江天堑和强大的水师,将曹军挡在江北,使其望江兴叹,则东吴基业可保无虞,甚至还有进取之机!
综上所述,孙权向曹操献媚,实际上就是牺牲了刘备,把他当作挡箭牌,为求自保而已!他甚至想着,有朝一日,如果曹操南征荆州,自己还能在其中,分上一杯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权称臣,无非是一种虚与委蛇的权益之策,他并不是真心实意地与曹操盟好,双方实际上还是一种三心二意,若即若离的关系,而非真正的盟友!
我们再来说说刘纬,首先他独自发动北伐战争,与曹操开战,都没有事前知会刘备和孙权一声,本身就有违联盟的基本准则,战后他又单方面与曹操媾和,置刘备和孙权于危险不顾,更是背弃了盟约的表现,也因为他的这些举动,三家同盟,名存实亡!
为什么当初曹操提出停战五年的条件时,刘纬如此犹豫?这也是其中的一条重要原因!事已至此,对刘纬来说,他等于失去了孙权和刘备这两个盟友,而成了“孤家寡人”。
不过五年内,与曹操之间不会动兵,倒是为刘纬又赢得了一段和平发展的契机,他可以发展生产,积蓄实力,以待来日!但是,在未来的五年内,刘纬也将注定远离了天下角逐的舞台,沦落为一名看客!
也许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荆州刘备与刘纬接壤,既然不能北伐,何不东征呢?
很难!要知道,天子现在人在襄阳,虽说他如今的意义并没有那么重大,可刘备也因此获得了不小的政治优势,刘纬若攻打荆州,便等于与天子之师开战,非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刘备的手里握有天子,等于给自己穿上了一身避弹衣,这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