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1章 贾诩:刚中完诸葛亮的计,又来中诸葛瑾的计  舍弟诸葛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备和曹仁在相持了十余日后,刘备军突然在汉水北岸的东线桐柏山区战场稍稍发力了一把、拿下了刘表旧部所守的章陵县和随县。

也彻底保护了刘备军汉水粮道的安全,杜绝了汉水北岸各条支流沿岸的蔡瑁旧部,坐船顺流而下、进入汉水骚扰。

这一招,短期来看,会占用刘备军一定的兵力,让刘备军在中线正面战场的兵力变得更加薄弱。但长期来看,则可以为刘备军省下更多兵力。

因为从此以后,从武昌到宜城的六七百里汉水水路,就彻底不受威胁了,刘备军也不用留船队巡逻戒备。

只要把宜城以北的汉水河面一堵,确保北边的蔡瑁水军没法南下,宜城以南的汉水航道,就是绝对安全的了。

这是典型的“短期内分兵变薄弱、长期来看更利于集中优势兵力”权衡取舍。

而诸葛瑾连这招都用上了,曹仁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他必须好好利用一下敌人露出来的这个破绽,在刘备“正面兵力空虚”的这个时间差里,做点什么。

否则,他就完全上对不起曹操、下镇不住将士,还有何面目服众?

基于内外双向的巨大压力,曹仁首先选择,让于禁派出一支部队劫粮。

而后续是否要安排更多动作,则要视于禁试探性劫粮的结果而定。

当然,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完全是可以提前做起来的,这样于禁一旦拉扯出新的战机,才不至于临期仓促。

……

于禁被曹仁分配了任务,内心一开始也是忐忑的。

但他毕竟是曹营名将,攻守兼备,这半个月来,也确实求战心切。所以对于命令的执行,他完全没有丝毫保留,一接到命令就组织精锐骑兵,准备打断刘备的粮道。

这也得益于于禁此前并没有在刘备阵营手上吃过什么亏——于禁此前的最高光时刻,要数十一年前、张绣在宛城反水试图攻杀曹操时,曹操在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战死后溃逃,最后于禁帮着断后,收拾乱兵、稳住局面击败了张绣。

此后官渡之战中,于禁虽然也履历功勋,多有升迁。但官渡之战的功劳是大家的,于禁并没有相较于其他人特别突出的表现。

而正因为于禁此前在南阳战场屡立功勋,官渡之战大破袁家后,曹操就常年把于禁放在了南阳方向,提防刘表。

所以曹营其他三子良将(原五子良将除掉于禁和张辽),过去六七年里基本上被刘备阵营轮番揍了個遍。

乐进在鲁郡和泰山吃过亏,张郃在河北和彭城屡次吃亏,徐晃也在淮北吃过亏。

唯独于禁因为负责防刘表,一直没吃亏。他在曹营四子良将中的含金量,也就一再冉冉上升。这次要对刘表的地盘动手,于禁是第一个追随曹仁南下的,他的心中,对敌人的敬畏也就最少。

出击之日,于禁在心中暗忖:“哼,文谦曾败于诸葛瑾和高顺之手,儁乂曾败于关羽和赵云之手,公明也曾败于关羽之手。

但如今关张都不在荆北,赵云远在幽州,连甘宁都在蜀中,刘备身边并无大将,此乃天赐良机。不趁着这个月赶快建功,先拔得头筹,岂不可惜?”

怀着这样的想法,于禁精选了足足五千人的骑兵部队,开始了第一次的攻势。

……

当于禁开始尝试切断当阳到宜城之间的粮道时,对面的刘备军阵营高层将领,当然也是有所提前察觉的。

在于禁出手之前,刘备就问过诸葛瑾,既然东线的佯攻诱敌已经奏效,中路是不是也该加强戒备、比如给运粮队多配精锐护卫。

不光刘备提过这事儿,连刘备麾下如今最得用的前线将领黄忠,也主动请示过。

当时黄忠觉得近期没有什么野战破敌的战机,陈到又被派去汉水北岸收取章陵、随县,主公身边没有其他大将可以派遣,不如派他带些骑兵,去护送粮队。

然而,这些建议,都被诸葛瑾拒绝了。

刘备和黄忠当时都有些诧异:“先生/司徒千方百计,勾引曹仁轻敌来劫粮,事到临头,怎么又不重视粮队的保护呢?不该以重兵守护,迎头痛击么?”

诸葛瑾对此,却是振振有词:“如果我军严密防守,曹仁的斥候能哨探不到这一情况?看到我们护送兵力多了,他们肯定会怀疑有诈,不肯一下子投入太多堵太大。

还不如另以一支奇兵,远远缀于后方,不要贴身护卫。勾引出曹军后,等曹军开始动手抢掠,再增援过去追杀。如果曹军肯派出步军一并作战,那就跑不了了。如果只用骑兵的话,但只要曹军想把粮食运走,就跑不快,还是会被追上。”

诸葛瑾这番说辞,听起来着实比较业余,以至于刘备和黄忠都立刻听出了破绽。

刘备本着带兵多年的常识,就立刻指出一处疑问:“先等曹军动手再去救援?那要是敌军全是骑兵,却并不谋求把劫到的粮食运回去呢?如果看到我军救援一到,敌人就放火烧粮,骑兵全速遁走,又当如何?”

诸葛瑾却只是微微一笑:“真要是那样,我们就认亏这一回,给曹仁尝点甜头。然后,再降低陆路运粮频率,确保后续有重兵保护才运。

至于从江陵到当阳县章乡镇的水路运输,则不要减缓。因为后半程陆路运输变慢、前半程水路运输没变慢而导致的积压,就让它在章乡码头慢慢屯着好了。可以派人扩建章乡的粮仓嘛。”

刘备听到这儿,才稍稍有点悟了。

至于黄忠,暂时还没反应过来,但他意识到,自己只要执行命令就好。

……

在诸葛瑾故意不加强运粮队贴身防守的情况下,于禁的第一次试探性劫粮,果然是非常成功。

当于禁的骑兵,出现在宜城西南四十多里外的丘陵地带时,刚刚运粮至此的刘备军,显得略微有些慌乱。

运粮的军官,还是刘琦麾下的,所以籍籍无名,根本没有什么历史战绩。

要不是刘琦也靠拢刘备多年了,他的一部分嫡系部队装备水平还不错,不然的话,这些运粮兵怕是看到于禁出现就要怂。

现在,好歹仗着装备精良,士卒都有强弩和灌钢长戟、前排部分士兵还有灌钢札甲。这些原荆州军将士立刻把部分车杖圈围起来,弩兵居于车上,车子周围的缝隙则用大盾填补,长戟兵补位以抵御近战。

不过,作为运粮队,这支人马的主力战兵毕竟还是少,相当一部分只是辅兵。

于禁全是骑兵,来得又快,刘琦的运粮兵一时也没法把所有车杖都用起来,只是仓促组了一个小阵,如刺猬般应敌。

于禁倒也有名将之才,他知道今天只是来试探的,并不是来啃硬骨头的。

对于已经龟缩回车阵里的刺猬状敌人,他也没犯当年公孙瓒的低级错误,并没有直接用轻骑去强冲。

于禁只是把外围没来得及结阵的民夫、辅兵杀散,又把能劫的粮车和牛驴拖走,随后又对着结阵的运粮军丢了一堆火把。

丢火把的时候,刘琦麾下的运粮兵当然也会奋力以强弩回射,倒也射死射伤了上百的曹军骑兵。但依然有数百上千的火把顺利落入了车阵,造成了不小的火头。

如果是正常的空车,被丢这么多火把,还是容易扑灭的。但粮车上的货物都很干燥,火苗一露头就扩散了,哪怕人多奋力扑救,最后还是颇受了点损失。

而趁着运粮军救火自乱的机会,于禁已经调转马头撤远了十几里地。

不过,就在于禁自以为完全得手了之后不久,变故又陡然发生。

战场的西边,有一支骑兵部队,似乎是从宜城西南方的编县来的,斜刺里自西向东横截战场,扑向于禁的侧翼。

这支截击骑兵的带兵将领,正是黄忠。

于禁并不知道黄忠的实力,不过他本来就没打算恋战。

原本如果刘备军没有救援,他是打算把抢到的全部牲口,以及这些牲口能快速拉动的车杖都拖回去的。

但既然发现了大群骑兵来追,于禁也只好当机立断。他立刻下令把驴子全部牵走跟着部队狂奔撤退,把牛能杀的都杀了,至于拖不走的粮车,那就直接点火把烧了。

看到大批粮车起火,黄忠只能分出一部分士兵去救火控场,他自己带着剩下的骑兵追杀于禁。

黄忠倒也骁勇,马背上射术如神。而且他带兵多年,对于麾下骑兵的骑射操练也非常严厉。刘琦投靠刘备后,他手下的人也都全面习惯了双侧金属马镫和高桥马鞍的配置,骑射之能便更上了一个台阶。

所以在黄忠的追击下,于禁的骑兵部队在拉扯中还是颇付出了一些伤亡代价。但最终因为于禁也都是轻骑为主,马匹速度没有劣势,还是渐渐拉开了距离。

黄忠还要回去救火,防止再发生别的意外,也不敢深追,稍微追了二三十里地就折返了。

对于这个结果,黄忠内心自然是郁闷的,他忍不住对身边的部将叹气:

“世人皆言诸葛司徒神机妙算,从无遗策。今日之战,却是着实憋屈。敌军也都是骑兵,还纵火趁乱遁逃,这怎么可能全歼!”

部将们也都出言宽慰:“老将军何必介怀,至少我们杀败了敌将,斩获射杀也不少,足以表功了。”

黄忠只是无奈摇头,他要的才不是这么一点斩获,他想打的是歼灭战。

黄忠打完之后,收兵回去,立刻就把情况都跟刘备和诸葛瑾汇报了。

刘备听说被劫了一批粮食,斩获战果又不够压倒性,怎么算赚的都不多。虽然这是设计好的结果,但事到临头,总还是觉得“少赚就是亏了”。

幸好诸葛瑾始终很有定力,安慰刘备道:“主公勿忧,我们照着这个路子继续走下去,迟早会见分晓的。明日开始,按计划把陆路运粮减慢,不信刚尝了一口甜头的曹仁能忍得住。”

刘备忐忑道:“若真能如子瑜所言,眼下投的这点本钱,当然能赚回来很多。就怕曹仁忍得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