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既然定下了“强攻高顺,逼关羽尽快决战”的方略。后续执行层面的决心,自然是不小的。
自从那天定策之后,曹仁每天都亲自催督曹军主力,对着鱼梁洲半岛东端、那座高顺从蔡瑁手上夺来的水寨,发起连番的猛攻。
蔡瑁留下的水寨,比高顺的旧营要坚固一些,但也不算特别坚固。
尤其前几天被高顺用计诈门攻破了一次后,高顺部在夺营过程中,为了尽快摧垮蔡瑁、防止变数,当时放了很多把火。
等蔡瑁遁走、张允被杀、其水军大部被歼灭投降后,高顺军再去救熄余火,但营地的防御设施,还是不可避免地遭受了重大损失。
如果说当初蔡瑁手里完好的水寨,防御工事强度是十级。那高顺放火攻破之后得到手的,防御强度至少降低五六级。
而且营中也没有树木,高顺夺营后,曹仁又很快逼过来,贴着高顺设立阵地对峙。高顺手头空有些富余人力,却连伐木的地方都没有,根本没法重修加固工事。
他手头那点人力,唯一能做的就只是就地挖土,多加高一下土墙、加深一下营前的壕沟。
无奈鱼梁洲水寨位于半岛尖端,那地方是丘峦地形,地质坚硬,稍微往下挖一点就是山石地层了,也没法继续挖。
一切的一切,都让曹仁的强攻逼战,看起来颇有可操作性。
当然,这种期待也是一柄双刃剑。
因为这会让曹仁更加舍得下本钱,去狂打猛攻。
如果不是这样触手可及的诱饵放在面前,曹仁才不至于这么下血本死磕硬仗。
……
“杀啊!关羽已经抛弃高顺了,如今敌军后援不足,再攻一阵肯定能打进去!”
“弟兄们跟我上!建功立业正在此刻!”
一群群的曹军将士,在曹仁的督战下,朝着据说只有不足两万守军的残破水寨冲去。
曹军的强攻行动,已经持续了两天了。
水寨外面的木质尖桩栅栏、鹿角拒马,基本上都已经在之前的进攻中,被曹军破坏了。其中还有一小半,更是在之前高顺打破蔡瑁的时候,就已经被高顺自己破坏了。
水寨的主体防御工事,只剩几道不算太高的临时夯土墙,还有几道底下连苦竹签陷阱都没有的干壕沟。
这样的工事,让作为进攻方的曹军,颇感破营有望。
哪怕营地处在一座相对高地的丘峦上,能够一定程度上居高临下,曹军也无视了这一劣势,照样攻得非常凶狠。
一排排的曹军嫡系老兵,带着更多原本刘表麾下的荆州降兵,朝着营墙发起山呼海啸般的冲锋。
后排还有更多的曹军弓弩手,顶着巨大的可移动藤盾,朝着营中疯狂放箭,一时矢如飞蝗,遮天蔽日。
这些藤盾都是经典的攻城用款式,底部有个木柱支撑架,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不用弓弩兵手持,所以能造得特别巨大,一面就能遮蔽好几个弩手——
如果对这种工程器械的造型不熟悉的,去玩一玩某款21世纪初的老即时战略游戏《要塞》,就知道了。
曹军拼命攒射压制的同时,守营的高顺部曲,同样是寸步不让,死战不退。
防守方一开始也是箭雨如飞蝗般往外攒射,射得曹军那些扛着木排、壕桥车和梯子的攻营辅兵苦不堪言。
在曹仁麾下,担任这种辅助作战任务的,往往是蔡瑁裹挟投降的刘表旧部。
这些荆州兵本就不受曹操信任,战斗力也不行。拿来扛土填壕沟、推梯子架木桥,就正合适了。
反正也没技术含量,也不用上去肉搏,被敌人弓弩射到的话,辅兵精兵都是个死,没有区别,纯就是看运气的。
高顺部守军的凶猛火力,一度让曹军最初一两天的攻势颇为受阻,进度缓慢。
但扛过最初的艰难阶段后,随着攻营的壕桥、木排、梯子都基本上架设好了,能用撞木破坏的工事,也都破坏得差不多了。
曹军可以不再投入太多辅兵,只以战兵冲上去跟守军肉搏,双方的交换比也就没有一开始那么难看了。
所以,当曹仁看到“形势虽然有点险峻,但从趋势来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我军的伤亡交换比明显是吃亏的,可这个吃亏的比例,在变得越来越小”,他也就更有决心坚持下去了。
前天七八个换一个,昨天五六个换一个,今天就三四个换一个了。虽然之前一直是亏的,但是只要坚持再打下去,很有希望啊!
最初阶段的损失,反正已经失掉了,后续吃战果的阶段,怎么能错过?
前期沉没成本都投下去这么多了,如果放弃,那不成“馒头刚吃到豆沙边,结果吃饱了”?
这种蠢事曹仁是绝对不会做的。
“高顺的防御已经开始渐渐力竭了吧,今日敌军的弓弩攒射,也没有前两日那么密集了。看来是高顺得不到后援补给,箭矢都射得所剩不多了。”
曹仁表情冷峻地观察着高顺的守御章法,随着厮杀越来越血腥激烈,他也观察到了敌军新的弱点。
高顺部射箭的频率已经越来越低,应该也是看到了曹军在前线的辅兵越来越少,投入的都是负责肉搏厮杀的攻坚老兵。
这些老兵的着甲率也有所提升,普通弓箭已经没什么用了,只有强弩还有点用。高顺为了节约箭矢,就让普通弓箭手停止放箭,加入填线肉搏。
血腥的厮杀又持续了一阵子,随着曹军又一次把打累了的士兵撤下来、换上新的生力军上去填线,一名刚刚撤下来的部将,便忍不住找到曹仁,向他提些战术建议。
这名部将名叫常雕,历史上十几年后、此人会跟着曹仁一起参加第二次濡须口战役。结果在为曹仁的儿子曹泰镀金的过程中,常雕所部被迫冒进,遭到吴将朱桓全歼。
但不管这人能力如何,他能在曹仁想给儿子镀金时、让此人负责为他儿子打辅助,可见其受信任程度还是足够的,算是曹仁的心腹。
此时此刻,常雕刚刚经历了一番持续数个时辰的血战,天气又热,退下来时整个人大汗淋漓得如同刚刚从水里打捞上来。
他怕得卸甲风,也不敢脱甲,只是穿着厚重的铠甲、吨吨吨喝着水,向曹仁汇报建议:
“将军!还是让前日新编的胸甲兵上吧!我看敌军也已力竭,成败在此一举了。要是我军再有精锐生力军投入,一定可以打退高顺的!”
曹仁斟酌了一下,觉得这个建议似乎确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这两天多的攻坚战打下来,己方拥有四五倍于高顺的兵力,但却始终不能破墙,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高顺的“新陷阵营”,防守得实在太坚决了。
其肉搏填线时的意志,也是非比寻常地强。更兼装备精良,厮杀果决,曹军反复冲突不能冲垮。
曹仁的部队,在跟高顺搏战时,装备劣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哪怕曹仁部在曹操麾下各军里,已经算是装备好的了。但他们最多也就是装备一下生铁打孔缀连的扎甲,用上铸铁的头盔。所用的枪矛长戟,能够以上好钢材锻打刃口。
而这一切,跟高顺军的灌钢扎甲、灌钢兵刃,依然有一代的质量差距。
不过,此战之前,曹军也不是完全没有好装备。
前几日,高顺被曹仁换家时,留在鱼梁洲水道边断后阻击、半渡而击的那些精兵;在最后撤退时,为了跑得快,往河里丢了很多灌钢扎甲,甚至还有整片式的锻钢胸甲。
曹仁夺取高顺旧营后,于禁第一天就打捞上来了一百多副优质钢甲,比曹军之前用过的所有钢甲质量都好。
尤其是那些一体锻造的胸甲,连曹军大将的鱼鳞玄甲都比不上。
曹仁自己都看着眼热,当时就选了一副原本某高顺麾下军司马穿过的整片式胸甲,亲自穿上。
穿上之后,他还在心中暗骂:刘逆真是有钱!军中一个普通军司马穿的甲胄,都比他这个丞相麾下的大将的铠甲要好!高顺麾下精锐部队里,一个曲长的铠甲,就可能跟他原本用的质量相当了!没天理啊!
要知道曹仁用的鱼鳞玄甲,那也不是凡品了,是曹操让能工巧匠反复冷锻精制的,比普通钢甲质量好得多。
曹军要花很大的本钱,选最好的材料,大量投入人工,造出来专供极少数高级将领的好货,最后却只能跟刘备军的曲长用量产型相当,这谁能甘心?
因为缴获的甲胄太好,而第一天的收获量又不大,所以当时曹仁并没有立刻想到把这批甲胄装备部队,只是发给手下部将、军官们私分一下,算是给嫡系的福利。
当时一共也就一百多副,给军中曲长以上的军官人手一副都不够,哪里能分给士兵专门组建一支部队?
不过,随着后续第二天、第三天,于禁留在后方的守营部队持续打捞,逐渐轻车熟路起来的曹军士兵,每天的收获也在倍增。
第二天就打捞到了两三百副,第三天更是突破了四百副,后续随着存货被捞掉了大半,哪怕曹军士兵越来越熟手,但收获的趋势显然会肉眼可见地放缓,这也是没办法的。
既是如此,曹仁还是舍不得收手,依然让于禁在守卫水道的同时,多花点精力打捞,能捞到多少算多少。甚至还临时想到了上类似于配重渔网的东西,刮着河床底打捞。
这事儿说来也是讽刺,“拖网渔船”这种东西,在汉末原本也是远远没有的,最初的固定式沉底捞鱼刺网,还是当年诸葛瑾刚刚遇到刘备时、为了解决广陵郡一地养不活刘备的军队,不得已拿出来的。
后来两三年内,又渐渐发展为流刺网、拖网。所以算算时间,距离最早的固定式刺网出现,已有十二年,流刺拖网也出现了至少有九年了。
这东西技术含量不高,属于看过样品就知道是怎么个事儿,所以经过九年的扩散,曹操阵营的地盘上,也开始有人用了。
只是北方大江大河少,曹操的地盘又不沿海,没法利用潮汐配合流刺网捕捞,所以拖网捕渔业发展规模始终不大罢了。
今时今日,曹仁急着捞鱼梁洲水道河底的钢甲,贾诩就又给他支了个招,让士兵们临时打造了拖网。
当然,通过此法捞上来的甲胄,也并不都是质量最精良的整锻式胸甲,而是五花八门有好有坏的。
此时此刻,曹仁军中,可以配发给普通士兵的精良灌钢铠甲,也已超过五百副。
面对这种关键时刻,曹仁终于决定:集中使用这些换了新装备的精锐,一举冲垮高顺的防线!
……
经过半天的厮杀,曹军有足够的生力军轮换,高顺却没有那么多生力军,不得不左支右绌地坚持抵抗,士卒的体力也渐渐衰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