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完之后,关羽把刀重新插回刀架,对诸葛亮拱手:“多谢先生赠刀!”
关羽倒也没有什么恋旧之心,古代的兵器本就磨损比较严重。
不可能跟打游戏那样,神兵利器耐久度能反复修。
尤其关羽张飞经常征战厮杀,刀矛之类用个几年一换,已经算省的了。事实上,关羽上阵二十五年,都换了好几把刀了,也不差现在再换一把。
哥几个试完兵器,又摩挲敲打了一番甲胄,试试甲胄的用料是否扎实。
新鲜劲儿过了之后,刘备才让人摆上酒菜,顺便给诸葛亮接风。
本来今天他只是想先跟诸葛亮聊聊的,也还没到饭点呢。但是诸葛亮带来这么多礼物,关羽张飞也都试了。既然人都齐了,顺便喝几杯,权当接风。
大家都是自己人,本没有那么多虚礼讲究。
毕竟喝完这一顿,没几天后大家就要分道扬镳了——按照诸葛瑾此前定下的计划,到时候张飞就要带兵通过信阳道、翻越桐柏山、前往汝南郡。
在那里带领一军逆汝水北上,威胁许都,以策应刘备军对新野、宛城这边的攻势。
诸葛亮此番带着魏延一起来,也是为了配合张飞。在诸葛瑾的计划中,翻越桐柏山北上的战事,可能需要一部分山地战部队参与,确保全军的战斗力足以适应各种战场环境。
而眼下刘备手头最好的山地战部队,肯定是在益州。所以从汉中调魏延给张飞当副将就刚刚好,还能带一部分板楯蛮山地兵。
诸葛亮本人,也是趁着魏延调度,顺路跟来,让魏延临时客串了他的保镖。
接风宴上,酒过三巡,刘备便问起诸葛亮,后续两年治蜀的想法,以及他为什么想要给蜀中的驻军找点事做。
刘备的想法很简单,他还是希望以节省钱粮、全力用于北伐为主,如果其他军事行动的收益不够大,无法做到以战养战,赚的比花的多,那就该停一停,反正目前也没什么别的诸侯能威胁到刘备,要不就是路途太远了。
而诸葛亮来的路上,显然已经想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是此前书信里说不清楚,他才特地来当面陈情。
于是他立刻对答如流:“主公垂询,确实切中要害。当初主公在入成都时,当着两军将士,定下过‘三年必然北伐’的盟誓,如今还剩两年。
在下治理蜀地,也时时刻刻以这个还剩两年的期限为念,指导自己的军政民政部署,务求所经营的方略,都能在未来两年内就见效。其余见效迟缓之计,都且搁置,容将来天下大定之后再议。
不过,未来两年里,让益州驻军适度用兵,却并不是什么劳民伤财之事,我已筹算良久,觉得可以做到劳费正等,而且让主公在两年之内,多得十万可战之兵。
甚至主公不仅仅可以让益州刘璋留下的旧部得到编练和实战经验,还可以让荆州刘表留下的降军旧部,也趁机得到实战历练。”
刘备点点头,并且虚扶了一下,示意诸葛亮先说说、他大致想打谁。
诸葛亮见状,也就把他的计划叙述了一遍:刘璋被兼并后,只有益州北部各郡,实际被刘备军控制,而南边的越巂郡、牂牁郡和益州郡(后来的建宁郡),如今实际上都有不归王化的蛮夷酋王存在。
只有最偏远的永昌郡,反而还算安分,出自建宁郡的李恢,已经积极投效了刘备和诸葛亮,帮着刘备阵营认真做事,他的家族在永昌也颇有势力,靠着李恢这条线搭上后,也积极配合刘备阵营的统治。
所以,历史上东汉设置的南中四郡,有三个其实是不服管的,只有一个服管。
然后,诸葛亮又大致阐述了一下那三个郡的蛮酋豪强,分别有越巂郡的高定、牂牁郡的朱褒,以及建宁郡的雍闿。
这个答案或许会让有些看官惊讶,因为并没有孟获什么事儿——或许是因为,如今距离历史上诸葛亮平南中时,提前了足足十三四年。年轻了十几岁的孟获,还没有那么大的威望和野心。
而且,历史上孟获一开始也是什么都不懂,脑子里也没朝廷那根弦,他这人根本就没文化不懂政治,朱褒高定这些人起来了,联络了他一起干,他就干了。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诸葛亮打过去之后,会允许孟获之类被蛊惑的部族投降,而朱褒高定那些首扯反旗的都被杀了。
而诸葛亮说高定等人,目前就有不稳,那也绝不是冤枉他们。
举个例子,按《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记载,历史上高定在刘备刚刚打下成都、降服刘璋之后,立刻就企图在越巂郡自立了。还从越巂郡攻打蜀郡与越巂接壤的新道县(今凉山甘洛县和雅安汉源县),但是被李严击退了。
可见高定他们几个不服刘备,是一贯以来的,并不是刘备死后才有的。只不过刘备还在的时候,他们翻不起浪来,自立本郡、攻打邻郡一两个县未果,就被刘备诏安了。
历史上刘备入川后不久,就被曹操威胁,要打汉中之战,旷日持久,他也没精力对付高定朱褒这些家伙,才只能捏着鼻子怀柔。
现在这些南中三郡的豪强,同样不服管,加上诸葛亮治蜀力度很大,肯定有一部分部族从贸易通商中得到了好处,愿意跟着诸葛亮干。但也有一些没喝上第一口汤,被邻居抢占了先机,他们处处被削权却没好处,就会进一步激化反抗。
诸葛亮觉得,南中之人野蛮莽撞,服从强者。如果一味用抚,效果未必会好。
这些蛮夷消息也不灵通,当初刘备军打刘璋那么摧枯拉朽,他们也不知道其中细节,不知道刘备军的厉害。
所以,对于这种不开眼看世界,不读书不了解新闻的,就要亲自揍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刘备阵营的军事实力究竟有多厉害,跟刘璋不是一个档次的,他们才会真的害怕。
不是诸葛亮想打他们,是他们自己消息闭塞,夜郎自大。
最后,诸葛亮也免不了再补充一句——等南中真的平定了,从永昌郡本来就可以沿着仆水(红河)顺流而下,直扑交趾郡腹地,到时候可以海陆夹攻,快速彻底全灭士燮的余部,彻底扫清我大汉南疆的全部割据者。
这一推演,倒是跟大半个月前,他大哥诸葛瑾说的差不多,果然兄弟俩所见略同。
刘备听了这些分析后,对于诸葛亮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择机对南方有限用兵、以练兵拓地的想法,也算是初步理解了。
不过,随之而来就有更多的问题,刘备想了想,便忍不住一一请教:
“先生说南中各郡,多有可以分化瓦解的力量,那么将来如果开战,大致需要对付多少敌人、又能拉拢安抚多少地方势力?还需要我军派出多少兵马作战?耗费几何?”
诸葛亮有备而来,胸有成竹地说:“根据我在益州一年的摸查,我军需要面对的,主要是越巂郡和牂牁郡的酋王。
建宁郡的话,雍闿是必须要压服的。还有大约一半势力可以争取,包括李恢的家族以及他的盟友,还有一个叫孟获的年轻建宁蛮王。
至于永昌郡,如今只是道路隔绝,才不得不与朝廷断了联系,但李恢一再向我承诺过,只要打通了越巂、建宁的道路,他可以确保永昌郡各县响应主公。
所以,南中四郡,只要打服其中两个半,还剩一个半是可以争取过来的。我军南下,粮草也可以让南中的友军部族承担一部分,再靠速战速决的战场缴获承担一部分,如此远征的消耗也会大大减少,不至于拖垮国库。
依我之见,最多动兵三万,花上半年时间,就能把这事儿做了。南中酷暑湿热,夏秋无法用兵,但冬春相对凉爽时则无妨。因而我计划今年冬天发起总攻,而在此之前,牂牁郡倒是相对凉爽,秋收时打过去也可。南中各郡,也可以错开一些时日平定,未必要挤在一起解决。”
诸葛亮侃侃而谈,对南中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也做了些分析。
看得出他这一年多里,是实打实做了功课的,并没有一味说南中酷暑湿热,至少牂牁郡在他看来就是个特例。
毕竟在后世的江南和四川之地,还有那么多人夏天热得受不了、跑去贵州避暑呢。杭州重庆都四十多度的日子了,贵州那边普遍还二十几度。
所以牂牁郡单独挑出来,不用刻意冬天才进攻,貌似也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