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威武不凡,少年将军,战功赫赫。二皇子皇后血脉,当朝嫡子,血统尊贵,聪敏好学,文武兼备,而且数次代上监国。三皇子文采斐然,曾经主持编撰(大雍字典),文史上贡献极大。八皇子则被誉为八贤王,天资聪颖,朝廷上下广结善缘,当时朝野声望极高。
谁能想到,众多炫目多才的皇子,都没能走到最后一步,不显山不露水的,铁腕强硬的四皇子,最终成功登顶了大位。
荣庆堂内贾母,贾赦夫妇,贾政夫妇,王熙凤,李纨诸人面色凝重,不由想起大雍朝前些年,朝廷经历了一场大的腥风血雨,上上下下清洗了一遍,很多勋贵大臣们下错注,跟错了皇子的,有的被贬为庶民,有的被抄家问罪的,陷的深的甚至被问斩的,不计其数。现在想起,都让人不寒而栗!
贾环冷冷的道:“这可不是单纯拉咱们入股做买卖,宝二哥入了这份股,等于喝下一碗歃血为盟的血酒,宝二哥与贾府上下的命运,就彻底捆绑上楚王殿下的战车了。”
“遥想贾家先祖,祖辈出身金陵城望族,当年演公源公二老,通晓经史子集,文韬武略,可谓是智勇双全,出生入死,血战疆场,由于战功卓著,被大雍朝封为宁国公,荣国公,一姓双公,何等荣耀。皇帝赐下一块地敕造宁国府,荣国府。开启了贾府百年盛世。”
“老太太,咱们贾家从金陵入京,传了数代,贾家依然能立屹至今,一是先祖军功显赫,于国有功,二则是贾家谨守本分,一贯坚持忠于圣上,忠于大雍皇朝,不该咱们贾家参与的事,决不能参与!”
贾环说贾家忠于圣上,这话讲的很虚伪。因为府里人多口杂,难以守密,贾环怕府中有东厂或锦衣卫的耳目,今天贾府众人商议的事,难保不传到宫里去。
荣庆堂气氛紧张,贾府未来的路,如何走,贾母面容上笼罩着一层沉重的阴影,双眉紧锁,眼神深邃而沉静,仿佛要做一个重大的决定,陷入长时间思考与忧虑中。
此时的王夫人,对薛姨妈约请宝玉入股薛家的买卖,已有不满之意,带宝玉赚点银子,就要压上宝玉一辈子的命运与前程,王夫人自然也是不愿意的。
堂下诸人眼神都汇聚到老太太脸上,等着老太太做决定。贾母闭目沉思良久,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才重重的吁出一口气,睁开双目,坚毅的眼神,犹如古老的智者,历尽沧桑,仍然保持着清澈的眼睛,沉声断然道:“政儿,派人去楚王府找宝玉回来,说老婆子我身体不适,让他回来。”
贾政起身鞠躬道:“儿子,遵母亲之命!”
“老大,去招府里相熟的太医入府来看诊,给我把个脉。”
贾赦也起身道:“儿子,遵命!”
贾母继续道:“老二媳妇,薛家姨妈的好意,推了吧,就说今年贾府农庄上年景不好,府里钱银不趁手,再说,我们贾家也不懂这些乱七八糟的商贾之道,就不掺和了。”这个借口找的也太敷衍了吧?贾府的农庄年景,再不好,贾府库房里也不至于拿不出两万两银子吧?还有,什么叫乱七八糟的商贾之道?贾母语气中,充满对薛家经营商贾的蔑视与不屑。
贾母的决定,王夫人不敢流露出一丝不悦,站起欠身道:“儿媳,遵命!”
贾母语气和煦了一些,道:“宝玉回府之后,今年过年,让他多待在府里吧,不要出去赴宴访友了,宝玉如果闷得慌,就与姐妹们聚一聚,写写诗词,后厨有什么好吃的,都给她们供应上,想摆宴就给她们摆,别太拘着宝玉了,过完年,就让他去国子监进学读书!”
贾政想了想,道:“母亲大人,既然对外说您身体不适,今年,去王家走年礼,政儿就不去了,让琏儿代去送年礼,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