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2章 未来计划  皇明圣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洋战事稍歇,而同样是洪武二十五年,大明国内也发生了不少事情。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京城周边以及江南地区。

作为生产地,京城沿着秦淮河,在上游建立起了不少的棉纺织厂,因为改进了水力大纺车,让原本并非用于棉纺织的大纺车可以适用生产,因此工厂区顺利发挥出了聚集效应,形成了江南的松江府、苏州府等棉花产地供应棉花,京城进行纺织,同时作为商品集散地向大明其他地方进行销售。

莫愁湖的大市场上,相比于之前也出现了很多贩售棉纺织品的店铺。

夏日的午后,朱雄英坐在马车上,与太子朱标一起行过莫愁湖市场的街道。

因为这里的市场是朱雄英进行改造的,因此为了防止交通拥堵,考虑到肯定会有两侧小贩占道,还有双向交通的问题,所以朱雄英在规划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都安排好了,马车行驶在专门划出来的马车道上,并没有太多左右空间窘迫的感觉。

他们乘坐的是普通马车,因此并没有向内开的窗户,而是窗帘,朱雄英稍微掀开马车的窗帘,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若有若无的凉意,却也夹杂着市井的喧嚣热闹之声。

京城在这个时节,温度还是相当高的,而再过一段日子,就要进入连绵不休的梅雨季节了,到了那个时候,可就真是在屋子里待着也不是,出去也不是,人都要长毛了。

朱雄英出神地看了看外面,琢磨着,是不是要趁着就藩之前,先出去一趟,把五京的巡视工作做完。

不过巡视五京,并非是他一个人的工作,实际上,一旦真的决定成形,那么他作为代天子巡视的“天使”,是需要全套仪仗的,会有一大群人跟随他一起。

因为作为“天使”,无论是朱标担任这个职责,还是朱雄英,在本质上都是没区别的,所以按照国朝制度“择文武之臣扈从,皆给道里费”是应该的。

而有一个冷知识,所谓的“巡抚”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只是尚未成为官名。

朱雄英这一年多来,在中枢也算是通过这些事情初步建立了一些威望,而目前对于他来讲,在地方上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毕竟如果想要成为未来的皇位继承人,那就不能像是空中楼阁一样,只在最上头有自己的影响力,而是要下面也能撑得住。

但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关键人物,就是秦王。

身为天下藩王之首,秦王是不可能长久地被软禁在京城里的,哪怕没有宗人令的身份,这也不像话.从朱元璋的性格角度出发,朱元璋也不会这么做。

而西安又注定要成为西京,毕竟从端平入洛时起,洛阳就已经衰败的不成样子了,或者说,这几百年来,洛阳都是在持续衰败的。

隋唐的时候,洛阳是全国或是第一或是第二的大城,只有长安能与之媲美。

而经历了唐末战乱,到了五代十国以后,虽然都在衰败,但长安的地位还能勉力维持,洛阳就几乎是断崖式下滑了。

宋朝的时候,因为开封的虹吸效应,洛阳更是被吸走了大量的富户、百姓,而长安反倒是因为离得远,而且又是宋朝对抗西夏的核心后勤基地,一度繁荣了起来,直到女真人崛起方才渐渐衰退。

所以这个时候,洛阳是怎么都竞争不过西安的,洛阳离东京开封又太近,西安就是西京的不二之选。

而西安,就绕不开秦王。

怎么都得给个说法,不能把堂堂天下藩王之首,一直关在封地外面。

这一点,陕西布政使司,有很多官员都是上书了的。

当然,他们上书不是为了给秦王求情,而是想确认,这混世魔王是不是真的能别回来折腾他们了.

从国朝法理上来讲,藩王跟地方官员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地方官员,在法理上不接受藩王的指挥或管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协助王府的属官体系去办事。同时,藩王的钱,有一部分是来自地方划拨的,也就是说哪怕赏赐给藩王一些土地,这些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百姓,也跟藩王没有半文钱关系,但是地方官府得给钱。

谁愿意给钱呢?

秦王又是格外能花钱的主,动不动就要官府掏钱,花光了赏赐土地的田赋不算,还要搞苛捐杂税的摊派。

“这莫愁湖市场,如今可比以往热闹多了。”

朱标的话语,打断了朱雄英的思绪。

朱标目光温和地扫过街边的每一处景象,尤其是那些贩售棉纺织品的店铺,顾客更是络绎不绝,确是呈现出一派繁荣之景。

这里面最受欢迎的,就是棉汗巾。

呃,之所以不用下去看也知道,是因为门口的木牌子上直接写了“棉汗巾已售罄”的字样。

江南的夏天,实在是太过湿热,爱出汗的人只要走出屋檐,往街上一站,不消多时便会额头和后背见汗,再过一会儿,则是辣眼睛般的大汗淋漓。

因此,在肩膀上搭一条吸水性极佳的棉汗巾,就成了很多京城市井百姓的最佳选择。

毕竟都要讨生活的嘛,也不可能因为天热了就不出来。

而其他的丝绢锦缎或是麻布,要么太贵,要么吸水性不好,都不是什么好选择,以前没得选,现在有了物美价廉的好选择,没人会拒绝。

“黎庶得以便利,商贾转运货物,何乐而不为呢?”朱雄英笑道。

不过,朱标还是稍微提醒了一句:“放开直隶的路引限制,也有不少事情发生,有大臣上疏专门提及了,还是要小心些,回头让五城兵马司严加核查。”

“是。”朱雄英点点头,“京城首善之地,若是治安不好,那确实不像话,还是要严加控制的。”

朱标没有深说。

对于儿子的表现,朱标总体来讲,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有时候儿子不是那么“听话”,但对于他来讲,也不需要一个完全“听话”的儿子,或者说,大明作为一个老大帝国,需要的是一个有决断的继承人,而不是一个平庸的昏君。

当然了,决断是个中性词,决断会带来好的一面,同样也会带来坏的一面.你不能说隋炀帝杨广没有决断吧?

不过朱标还是觉得,朱雄英为这市场所做的改造,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不仅解决了以前莫愁湖市场场地狭小、道路破烂、交通拥堵等问题,还使得市集更加井然有序,百姓生活也因此更加便利。

这么看来的话,其实朱标确实是一个仁君,嗯,仁君也不是贬义词,仁君不代表没有手段和威望,只是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不同罢了。

“吾儿做事老练,也让人放心。”

朱雄英闻言,心中还是挺有感触的,毕竟父亲的认可对他来说,情绪价值其实很高。

“其实一开始只是想让京城更加繁荣,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富足,只不过这一路走下来,您看,这棉纺织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经济,也让许多人家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朱标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治国理政,最终还是要落到百姓的生计上,棉纺织业的兴盛,其实也是我们大明国力增强,百姓安居乐业的明证。”

马车继续缓缓前行,朱雄英聊了聊自己对于未来城市规划的设想,如何进一步优化布局,提升百姓生活质量,而朱标则不时提出一些还算是中肯的建议.每个人的阅历和立场不同,考虑的东西肯定不一样,再加上朱雄英受过现代教育,自然不少事情若是真的说出来,就有些太过超前了。

超过时代一步是天才,超过两步就是疯子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果朱雄英没有时空虫洞这番奇遇,如果他没有这个极其特殊的嫡皇长孙的身份,那么肯定会被这个时代的人当成疯子。

嗯,他这种已经超过三步的,反而成神了。

但两人相同的是,在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愿景——打造一个强盛的大明,让每一位百姓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

今天难得出来,看了看市井的变化以后,朱标也是有些乏了。

棉纺织工厂区,前段时间他去看过,今天就不打算去看了。

两人回到皇宫,却接到了皇帝的口谕,让他们去奉天殿接受召见。

奉天殿内,夏日的阳光斜照进来,将整间大殿映照得金碧辉煌而又庄严肃穆。

朱元璋身着常服,端坐于龙椅之上,虽然相比于去年,他有些明显的衰老了,但依旧保持着令群臣感到极度压迫的威严。

军机司的几位大臣侍立在他的身旁,连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这些大臣,被戏称为“无帽宰相”,但在皇权面前,却显得分外的卑微。

见到门口的人,几个大臣也都精神了起来。

朱标带着朱雄英步入大殿,躬身行礼,恭敬地等待着召见。

虽然朱标已经是半个皇帝了,但储君就得有储君的样子,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父子两人的相处模式,都注定了这一点。

而关于“规矩”的外在表现,也不仅仅是朱标个人的事情,而是他作为储君,要为整个天下作表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