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5章 老五,我是为你考虑  抗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想成为尚、耿、孙、郑之流的王五前阵写信给张长庚,希望对方能主动弃暗投明将武昌献给吴三桂,从而确保吴军能够顺利渡江北上,完成直捣黄龙、恢复衣冠的壮举。

先将满清灭了,也是王五几经思考做的最终决定。

诚如胡全才所分析的那般,现在起来响应吴三桂反清的各方势力实际都不是真心捧吴三桂当“老大”,因此反清初期掀起的高潮之后各方势力必定会因为各自利益诉求内讧。

比如福建耿家和台湾郑家肯定会窝里横。

因为双方的利益重叠度太高,不是一个“兴明讨虏”口号就能将争议搁置的。

也不是吴三桂这个“盟主”派人调和就能握手言欢的。

从时间段来看,快则半年、迟则一年,吴三桂掀起的这股声势浩大的反清运动就会发生“内耗”。

内耗的结果便是让清廷获得喘息之机,腾出手来一一收拾。

不想让反清的车轮就此停下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将吴军从长江南岸拽到北岸。

只要吴军主力大举向北,各方势力纵是各怀鬼胎,见到如此一边倒局面也会不遗余力去踩大厦将崩的满清几脚,以获取尽可能多的灭清果实。

这就符合王五“先攘外再安内”的思路。

为此,王五派人去浙江“请”王士元,希望这位真正的三太子能帮助吴三桂名正言顺的成为反清盟主,争取更多复明人士和明朝遗民的支持。

莫要小看这些复明人士和潜藏在各地山林的遗民,他们对降清的原明朝官员以及地方上的士绅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不少清廷官员甚至还是这些人的门生故旧。

只要吴三桂能完全得到心系前明人士的支持,政治上取得的成就恐怕并不弱于其军事上的成就。

当年清军之所以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尽取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不就是因为大量明朝官员为清廷奔走四方劝降的结果么。

只要吴军始终压着清军打,当年的场景自然能于二十五年后重现。

已经完全将自己视为“配角”并无条件支持吴三桂先灭满清的王五欣然接受湖广路总管一职,这不仅是女婿对丈人的无条件支持,也是王五借此向吴周集团释放善意,争取尽快融入以吴三桂为首的吴周集团成为该集团“主席台”就座的人物。

否则,他没办法在吴三桂死后影响吴周集团,从而分得最大的那块蛋糕。

至于韩王和洪部院他们是否愿意去吴三桂军中,王五无法做主,也没有资格替韩王他们决定,此事由汪士荣去襄阳同虎帅他们谈。

作为中间人的王五不表达任何意见。

韩王和洪部院他们愿意去,王五不拦;不愿意去,王五也不会强迫他们去。

之所以希望老张主动献出武昌,也是不想虎帅他们同吴三桂发生冲突。

因为若从武昌渡江,吴军可以走德安和黄州两府进入河南。

虽然绕点道,后勤保障麻烦些,总比吴军同明军在荆襄大战一场要好。

而且吴军若不走荆襄,无疑也符合王五想低调发展一两年的初衷。

同陕西方面的俘虏交换已经结束,郝摇旗同李复国均被陕西方面释放,王五也守诺释放了包括贝勒董额、辅国公特尔亲、都统阿密达在内的一众满洲权贵。

郝帅同李复国被放回来时一個重伤昏迷,一个则是被清军拷打的浑身上下没一块好肉,被俘的明军将士无一不受到清军虐待,至少有几百人死于清军酷刑之下。

郝帅伤势太重,袁帅第一时间就带郝帅回襄阳医治,以致王五都没跟郝帅说几句话。

李复国同其余被释放的明军俘虏、家眷随后在皖国公世子刘亨安排下分批前往襄阳。

按袁帅的意思刘亨将1400多女眷交由王五安置。

王五敲诈的5000匹战马,最终还是没被陕西方面接受,只向明军提供了3200匹战马,余下1800匹战马没说不给,也没说给。

可能是怕明军这边因为战马数量不够不肯释放贝勒董额他们,西安将军富喀禅特意派前番谈判有功的康恩倍过来“打招呼”。

康恩倍解释说吴军现在已经攻占四川,不久前还在保宁、广元一带大败副都统赫业部,现吴军已向汉中发起进攻,这导致清军对战马的需求也是急迫,实在是没有多余战马拨付给明军。

另外清廷已派卓布泰任平寇将军率5000八旗兵前来陕西,这节骨眼富喀禅也不敢太过“资敌”。

王五对吴军在四川取得的全面胜利一点也不吃惊,对王屏藩这个人有点印象,此人是吴周集团相当能打的一员猛将,眼光很毒辣,否则不会被吴三桂派往西北独当一面。

汪士荣从吴三桂那里回来后多少也透露了些西北战略方针,大意是吴三桂命王屏藩攻下关中后就和王辅臣会师合攻燕京。

顺利的话,可能西北的吴军能在吴三桂中军主力前先克燕京。

为了确保王辅臣肯起兵响应,吴三桂派了首席谋士方光琛同次子吴应麟前往平凉游说王辅臣。

这让王五不由多看了眼汪士荣,因为去平凉送死这差事原本是眼前这位关西大才子的。

结果因为他的出现,使得汪士荣出现在了荆州,而不是将命丢在平凉。

可以说王五就是汪士荣的救命恩人。

就是不知道随着吴三桂提前七年举兵造反,那位有当世活吕布之称的马鹞子会不会把方光琛同吴应麟给卖了。

听汪士荣语气王辅臣绝对不会背叛吴三桂,也一定会起兵响应。

吴三桂的诚意不可谓不足。

方光琛带去的条件之一就是只要王辅臣肯起兵,立时授靖虏大将军、陕甘总管,将来封侯封公乃至封王都不是问题。

甚至王屏藩部也可接受王辅臣节制。

也就是说王辅臣只要愿意,他就是吴周集团在西北的头号“打手”,地位比肩御林亲军金吾四大将。

王五内心是希望王辅臣这回能积极一点,因为西北战事很重要,吴三桂搞不定陕甘绿营,陕甘绿营就会搞他。

但人的性格很难说,有些事也没法预料。

印象中王辅臣起兵也是有意外插曲的,好像是其部下同总督发生矛盾,“下克上”导致不想造反的王辅臣被迫起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