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下为内娱糊咖打投的五千块,咱可以去泰国和偶像剧男主进行游艇旅行。
而且随时可以贴身合影,亲密交流。
就算是迪拜王室也要比内娱明星好追。
低投入,高满足感反馈,甚至能享受王室司机和豪车的迎接待遇。
羡慕完了,回头想想为啥只有内娱的爱豆这么难搞,是粉丝付出的还不够多吗?
说实话。
追一个内娱的爱豆,付出的金钱都足够买下泰娱顶流的前半生了,内娱人之所以无动于衷,是因为他们得了高贵病。
在沈飞看来,这才是最可笑的地方。
“沈主任,我觉得咱们应该向文娱部建议,降低一下艺人的地位。”
赵静想了想,对沈飞说道。
“是啊,他们不仅仅片酬高,而且说真的,很多时候大众对于艺人,太宽容了。”
叶天也表示赞成。
他们虽然也追星,但说实话,这一次在布达佩斯的遭遇,真的让他们对于内娱的这些艺人们,是越来越失望了。
沈飞闻言没说话,但心里其实已经在考虑他们的建议了。
其实沈飞很清楚的知道,之所以内娱会有这种高贵的姿态,其实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我们太把这些艺人当回事了!
打个比方来说。
在高丽,成团成名的艺人比起普通人来说,更像是一种商品。
娱乐圈也更像是一个大型的超市,其售卖的就是这些商品。
商品是被制造的出来。而制造这种商品的工厂就是所谓的造星公司。
粉丝作为消费者,只要粉丝消费足够的金钱,粉丝就相当于买下了这个商品的一部分使用权,从少到多可以是海报、唱片、代言产品、演唱会、握手会等一系列活动,而从中所创造的利润,便是此类商品的价值。
而作为商品来说,这是无法拒绝的。
如果拒绝,那就等于丧失掉了作为商品所具备的使用价值,那么其价值也就不负存在了。
换句话来说,如果一个商品丧失了使用价值和价值,那么其就不能在被称为商品,而是产品。而这种商品到产品退化是其生产者造星公司所不能接受的。
那么该产品自然而然的就会被放弃掉、丢弃掉。
同理,如果一个商品变得不再受欢迎,及其制造利润的能力下降,那么也会被市场抛弃甚至丢掉,这也象征着消费者掌握着商品生杀大权,这也会就是粉丝对于艺人的重要性的来源。
而想要在高度内卷化的韩娱市场取得优势,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商品想要在一个大型超市内占据更多的货架。
有两条路,一个是更便宜的价格,再就是更优秀的商品质量。
这便正好是反应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残酷性。
更便宜的价格所需要的是更廉价的成本,而更优秀的商品质量则追求的是更加高昂的价格,总之,两者都是不断的在增加产品的剩余价值,以获得尽量多的利润。
沈飞觉得这个比喻,其实是非常贴切的.....
几乎完美的阐述了艺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当然。
对于消费者,也就是粉丝们来说,这无疑是好的,质量上乘、种类繁多、价格低廉的商品,无疑满足了她/他们的消费欲望的。
对于商品的制造商,也就是造星公司来说,这无疑也是好的,旺盛的消费欲望,几乎零成本的原材料以及可观的利润。
这看似形成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商业闭环,几乎所有人都满意。
但沈飞知道,这其中忽略的一点便是:这些被称为艺人的商品,也是人。
在外国那种市场高度自由的环境下,这便是最残酷的真相,使人变得不再是人,而是在这所谓市场中的一个商品。
而商品间的竞争就会变成优胜劣汰的生存游戏,而在这种环境下,因为有着各自最鲜明最扎实的优势最后厮杀出来的胜利者,自然便也就成了所谓的好的、优质的艺人。
而在大夏,每个人都被当作了人来看待。
同样的资本数量,而市场环境却大不相同的情况下,在大夏的环境里,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条件下,资本集团间竞争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激烈,更多的是和气生财,大家都商量着一起赚钱。
就好像督导办之前查到的那样,今天你办综艺我派几个艺人参加,明天我办综艺你派几个人参加,两家艺人时不时联动一下,一起割韭菜,有钱一起赚,没有国外市场的那种肉眼可见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残酷。
而既然如此,那干嘛还花那么多成本培养艺人的业务水平做什么?
这样几乎所有的培养艺人的公司都会把在把这些所谓的艺人当成人看。
沈飞不是觉得这样不好,但反过来看,这种方式虽然人性化,但几乎就不可能培育出好的、优质的艺人。
就像在动物园里长大的老虎,没有经历过残酷的自然选择怎么可能有搏杀猎物的实力?
再就事急躁的功利心,公司对于艺人的培养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赚钱。
越快越好,恨不得是今天签下一个艺人,第二天就让其出道赚钱。
这样,这些艺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度的训练,自然就业务水平不扎实,频繁翻车,被群嘲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而公司对此的做法则是:只要艺人还能继续赚钱,就进行兜底。
雇佣水军和公关团队进行洗白,直到洗不干净或者艺人再次犯事为止。
而且心里想着:反正大夏人多,无非再换一个艺人么,一切从头再来而已。
丝毫不注意其造成的社会影响。
所以艺人离婚、分手、出轨,屁大点破事整天热搜上挂着,脸都不要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沈飞看来,其实就是粉丝的宽容。
基于大夏庞大的人口基数,顶流的艺人的粉丝人数甚至随随便便的就超过了小型欧洲或者非洲国家的全国总人口。
而这些粉丝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对于自己喜欢的艺人有着无底线的宽容。
面对艺人的某些做的不好的地方不但不要求其改正,反而还不允许别人来批评,动不动就是“你知道某某某有多努力吗?你凭什么这么说?"
更甚者甚至是以各种手段网暴那些批评者。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
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于是这些大夏的艺人在宽松的市场环境里、资本的加持下、粉丝的吹捧里逐渐迷失自我,又因为过于简单和迅速的赚钱方式跌进了货币拜物教的陷阱。
从此便觉得自己获得更高了社会地位,高人一等,觉得冰箱里连碗不能有,更有甚者藐视国家法律。
这种艺人连好人都算不上,又怎么能担得起优质这个词呢?
所以在沈飞看来,如果要问“内娱,你在高贵什么?”
估计答案应该就是:我们都对内娱太好了,以至于让他们忘了他们本来的身份,让他们忘记了他们高贵的的手里的钱,都是从哪里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