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赞赏的对郭振点了点头,走上前去细细查看。随即刘据便明白了这份名单的含金量。
这上面除了孙保刚才提到的丞相石庆,还有如今的御史大夫章赣,三公就占了两个。
要知道在卫青病逝之后,大将军之位一直都处于空缺状态,而刘彻这一朝又早已废置了太尉一职,因此三公本来就剩下了两个,石庆和章赣就是全部。
当然,因为有内朝的存在,石庆和章赣虽贵为三公,但其实并无实权,联合在一起也无法左右政事,依旧只是背锅侠和管理百官的工具人。
在这之下,九卿各部与下属丞令亦有近百人出现在这份名录中,其中九卿就有四个。
再往下还有十余名封疆郡守、以及又是百余名各个地方上的豪门望族和贤良文学,其中以长安与三辅之地居多。
洋洋洒洒,刘据粗略估计,人数至少在三百人开外。
而这些人一旦联合起来,尤其是在皇权出现真空期的时候,比如刘彻驾崩新皇尚未登基之际,直接像秦朝一样扶持出一个胡亥还真未必没有可能,那时他这个正牌太子,如果没有雷霆手段,恐怕便只能落得和公子扶苏一样的下场!
只是……
“石庆这口不粘锅居然会做这种事?”
刘据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石庆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太傅似乎也快活到头儿来,大概就是最近两年的事。
而在他死去之后,自己的姨夫公孙贺便要接任丞相一职。
以石庆在历史上的表现,以及刘据穿越之后与他的几次接触来看,这个家伙实在不像是能干出这种大事的人,毕竟此事若是不成,极有可能连累整个石家。
不过再转念一想。
如今石庆的儿子石德,已经在他还在西域的时候被扶成了太子少傅。
虽然现在刘据还没有召见过石德,这个太子少傅有名无实,但在历史上的“巫蛊之祸”中,刘据似乎正是听从了石德的建议,担心自己落得公子扶苏的下场,于是矫制起兵,令事情发展向了最坏的方向,最终父子彻底反目,兵败身死。
倘若刘据没有在“巫蛊之祸”中起兵的话。
刘据觉得结局可能便会有所改变。
毕竟就算处于群小构陷,江充也从太子府挖出了巫蛊人偶,但没有经过刘彻的首肯,还得是刘彻的亲自审问,恐怕也没人敢直接对刘据这个当朝太子动手,否则必是死罪。
而刘据一旦见到刘彻,便有可能化解误会,避免那场悲剧……
所以这个石德,同样没有在“巫蛊之祸”中发挥积极作用,反倒成了激化刘据与刘彻之间矛盾、促成“巫蛊之祸”的关键人物之一。
难道这是石庆埋下的一步暗棋不成?
说起来,石庆虽看起来是一口不粘锅,但其实也并非什么清廉之人。
史书记载,在石庆出任丞相期间,石家官至二千石级别的就有十三人之多,只是在石庆死后,这些人一个个犯了法而遭到罢免,石家此前经营出来的孝敬严谨之家风也逐渐地衰落了……
由此可见。
这口不粘锅也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缺乏野心与欲望,肯定不是坐吃等死的人。
只是……
现如今发生的事是不是太巧了?
先是苏文收到密信,惊动了刘彻,将查办借寿仪式的任务强加到了刘据头上。
接着刘据便又收到了密信,不但试图坐实刘闳操纵借寿仪式的事,还进一步加码,引出了直指刘闳的【巫蛊之祸2.0】。
现在又跑来一个刘闳的近侍,在【巫蛊之祸2.0】的基础上,又添上了一项形同谋反的夺嫡阴谋,扯出了大量的同党……
如此层层加码,似是非要逼迫刘据将刘闳整死才肯罢休一般。
如果这些事情属实,刘据当然不会妇人之仁……只是同时也让他对送信之人的身份也更心有疑虑,这个人显然是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操纵他,借他的手达到自己的目的。
越是这样,刘据就越认为有必要先查清送信之人的身份,搞清楚他的真实目的之后再有所动作。
否则,他与历史上的“巫蛊之祸”中的刘彻又有何异?
如此想着。
刘据并未去动那件内衬,只是又面色不善的审视着跪在地上的孙保,沉默了许久,直到孙保内心越来越彷徨、背心都渗出冷汗的时候,才用低沉的声音道:
“我平生最憎恨的便是不忠不孝之人。”
“孙保,你身为齐王近侍,却私自记下齐王来往之人的名录,还跑来我这里告发,这便是不忠,齐王容不下你,我也容不下你。”
“所以,你今日非死不可。”
“?!”
听到这话,孙保身子不由一颤,一脸惊诧的抬起头来。
非但是孙保,就连郭振也面露疑色。
刘据虽在被废太子之后变化巨大,杀伐果断又智慧过人,但却从未做过这种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事。
难道刘据到了这个时候,依旧放不下与刘闳的兄弟情谊,打算继续包庇刘闳?
甚至为此不惜斩杀孙保这么重要的人证?
“殿下……”
郭振终是忍不住开口劝诫。
“不必多言。”
刘据打断了他,依旧看向孙保,
“除非伱向我坦白,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
“……”
孙保当即俯身又拜,苦苦哀求,
“殿下饶命,奴婢此举只是为了活命,并非受人指使,奴婢也并非不忠,只是心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道理,因此忠心的是陛下,是殿下,请殿下明鉴!”
“那你便该去未央宫,去求见我父皇。”
见事到如今孙保依旧没被诈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刘据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
“郭振,带下去隔离看守。”
随后又对压下音量对郭振密语:
“命人无意间将消息传去逐慕苑,就说我已斩杀了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