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火爆销售,让方临、田萱,还有店中伙计黄荻、柴一苇、刘洪文、耿石都是疲惫不堪,但累并兴奋着,晚上吃过饭后说了会儿话,迷迷糊糊睡去。
次日一大早,外面就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
方临习惯早起,听到声音开门,发现是七八个小学童。
“这里是卖《三国演义》的地方吧?现在开门了么?”
“对啊,我们绕道过来的,现在能卖书了嘛?”
“我们都要《三国演义》。”
……
这些小学童如一群早起的小小鸟,七嘴八舌叽叽喳喳说着,生动活泼,一个个可怜巴巴盯来,眼中都满是期待。
方临看着,好像自己说出不卖,感觉就跟大恶人,罪大恶极似的,而这些小家伙们更是能哭给他看。
“还没开门,不过,可以先给你们拿。”他想了下,又不放心问道:“这买小说,你们爹娘知道吗?”
“叔叔,你真笨,这种事怎么能让爹娘知道啊?我们三个是零花钱凑起来,合买的。”
“我爹娘知道,我昨天求了爹娘半天,他们才给我钱,不过时候太晚,不让我出来。不然,我昨晚就过来买了。”
“噫,你昨天过来也买不到。我昨天放学就来了这边,看到人好多,咱们个儿太小,挤不进来的。老板,我们今早一大早过来,饭都没吃,你就可怜可怜卖给我们吧!”
……
方临还能说什么?也是想起曾经废寝忘食看小说的自己,去给他们拿书。
这些小学童接了书、付了钱,一个个兴高采烈,跟得了什么宝贝似的。
“我看的最快,让我先看!”
“凭什么?咱们仨一起凑钱的,这样,给书撕开,咱们轮换看。”
“你们还在说什么啊?快跑了!咱们到这边,可是绕了路,等会儿要迟到了!”
……
于是,就见这些这些小学童‘啊啊啊’叫着,在初升的朝阳下撒开脚丫子跑远了。
方临看着这一幕,笑着摇了摇头。
早上的一群小顾客,为今日轩墨斋一天的火爆,拉开了序幕。
今日生意,因为《三国演义》持续发酵,口碑口口相传,刚刚开门,就开始爆满,很快又是客人挤出店外,不逊色于昨日,不,比昨日更火爆,堪称门庭若市。
甚至,渐渐都有些变得畸形,要《三国演义》的客人过多,别的客人买了《三国演义》后,想挑些别的东西,后面有人骂骂咧咧,其他人跟着附和,一片倒的声讨,等发展到后来,基本每人一本《三国演义》要了就走,主打一个效率。
这种情况下,《三国演义》卖得飞快,哗哗如流水一般,不多久就要上一次货,上货不多久再次补货。
预估一天的数量,一个时辰卖完;预估三日的数量,仅仅一上午,就出空了!
方临发现,自己一千两银子的囤货,都未必能撑得住!
……
中午吃饭时。
“说来,今天还比昨天轻松些。”黄荻开玩笑道:“今天的客人催着赶着,别的东西都卖不出去,只有《三国演义》,倒也好算账了。”
迫于形势,轩墨斋暂时只能卖《三国演义》,于是改变模式,方临、黄荻、柴一苇、刘洪文、耿石一人一摞子《三国演义》,给书收钱,《三国演义》价钱固定,这般傻瓜模式,黄荻、柴一苇、耿石不识字也能参与进来,独当一面。
目前吃饭嘛,方临、黄荻、柴一苇、刘洪文在里面,吃过的耿石在外面守着一列,暂时支应一下。
“可不是?这样我也能结账了。”柴一苇道。
“此情此景,实在闻所未闻。”
刘洪文笑着感叹,这两日店中火爆氛围,让他从被洪应亨坑的阴影中走出来。
对轩墨斋生意如此好,他倒也没什么想法,毕竟亲眼见证客人都是要《三国演义》的,自然清楚因为《三国演义》轩墨斋才能起死回生,真要没了《三国演义》,恐怕生意十不存一。
‘从前因为傲气,倒是眼高手低了,经过洪应亨那一遭,如今放平心态,越是接触方临此人,才越是佩服。’
刘洪文暗道着,又是感叹:“也多亏方临你有先见之明,囤了许多货,这才能维持火爆形势。”
“我知道囤了不少货,可看今天这形势……临子,咱们囤的那些,够么?”黄荻问道。
“以前我大概会说够的,可现在,却不能保证了。”
方临说着,心中都有一种荒谬感,他认为自己准备足够,能割一波狠的,但现实却是,韭菜一波波冲过来,割不完,根本割不完。
他也有分析原因:‘《水浒传》先出,将市场培育相对成熟,我时机拿捏得准,趁着读者对好的通俗小说最饥渴之时入场,再加上《三国演义》的高质量,才会有这般破圈效应。’
“来来,都再吃些。”这时田萱过来,给他们添饭、添菜,菜中油水汪汪的。
“够了,够了,不用了。”
“劳烦了,我也不用了。”
“这一天天的,吃的太好了,简直跟过年似的。”
……
“那好,你们吃自己加,店中事情,我帮不上什么忙,也只能让大家吃好喝好。”田萱笑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