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3.第261章 购买第一代技术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普通粮食种子第二代,第三代仍然可以当种粮,但无论是产量,还是抗旱抗虫能力都不强。

这样的粮食种子运回1960年,加上天灾影响、缺少化肥农药等多种不利因素,粮食产量并不会提高多少,了不起翻一倍,亩产也不过150斤左右。

所以想要提高产量,就必须用到高产的杂交种子,哪怕是转基因种子都可以,人都要饿死了,你还管他健不健康?

但杂交种子的弊端是不能育种,种一季就要买一季的种子,这对缓解全国灾情没有丝毫的帮助。

可是单单靠林三七一个人在两个时代之间不停穿越,不停运种子显然也不可能,这是本“伪医疗文小说”,可不是“种田文”,医疗变成了农业建设?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杂交技术整个买走,让1960年的农科专家们自己去研究杂交技术,然后大规模推广,这样才能缓解国内的粮食紧张。

林三七是知道历史进程的,国内粮食紧缺可不止3年的问题,而是未来20年都紧张。

哪怕是改开以后,那些贫困地区吃不饱饭的还大有人在。

如果1960年的专家们能吃透杂交技术,再一代代研究下去,或许能在未来,让我们国家的杂交技术远远领先于国外,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高科技拳头产品,出口赚外汇呢。

要知道2023年,国内的杂交或转基因技术是落后于国外的。

袁隆平老爷子一个人的贡献,毕竟敌不过人家国外整个科研团队每年几十上百亿美元的研究费用。

想到这里,林三七更坚定了要购买“落后杂交技术”的决心。

叶国勇听到林三七想要购买第一代杂交玉米技术,说实话真是满脑袋问号。

“林老板,我没有听错吧,你要购买第一代杂交玉米技术?这,这有什么用啊?我跟你说,这第一代玉米产量只有500公斤,这产量可不乐观。

现在第三代技术普遍都已经达到亩产1000公斤以上了,达到1500公斤,2000公斤也并不少见,同样一块地产量相差一倍,我说你要第一代技术图啥?”

尹涟漪也有些诧异,她是管财务的,知道现在公司账上有几个亿的现金流,说明林三七根本不差钱。

这样的有钱人哪怕对农业突然感兴趣了,那肯定也是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呀。

哪怕是头猪也知道,500公斤和1000公斤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那要这落后的一代技术干嘛?有钱了开始飘了?于是赶紧劝阻道:

“对呀,你哪怕要技术嘛,也要高端点的技术呀,干嘛要这过时20年的老技术?”

林三七心想,我也想要三代技术,亩产2000公斤谁不眼馋,可怜十三陵的农民亩产只有70多斤。

可三代技术人家正靠这个赚钱,怎么肯卖呢?

而且技术太先进,这里面有个“科技代差”。

拿到1960年,那个年代的农业专家未必看不懂,或者看懂了没有相关仪器设备供实验,那也是白搭。

所以拿这个时代最落后的杂交技术,送到1960年,足够用了,而且还是妥妥的黑科技噢。

“是这样的,叶总,我要这技术不是自己用,而是拿到贫困地区去使用。我实话实说,一年购买一次种粮,对于贫困人群来说成本还是太高,他们根本买不起。”

叶国勇心想,购买三代杂交种子,粮食成本是提高了,可产量也高呀,最终还是买合算,这小年轻咋不会算账呢?

可他哪里懂得林三七心里的苦啊。

“所以我想买个第一代杂交技术,如果能自己生产种粮,那成本不就下来了嘛,也能惠及贫困人口,算是为社会做贡献了。”

叶国勇还是摸不透林三七的思路,突然他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

“林老板,你不会是想买了一代杂交技术入门,然后自己成立一家公司和实验室,追赶三代,甚至四代技术吧?”

不是有句话嘛,不怕富二代吃喝玩乐,就怕富二代突然想创业。

年轻人喜欢易想天开,做项目没有经过调研,最喜欢一拍脑袋然后拎着钱就往前冲,觉得钱可以搞定一切,最后亏得一塌糊涂。

在叶国勇看来,林三七这种小年轻就是想进军种子产业了,否则为啥要买一代技术?

什么买技术回去是为贫困户服务,这种圣母言论对于商人来说,叶国勇半个字都不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