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1章 圣械廷的一条街道,足以震撼整个千河谷  圣女来时不纳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通过中央大街朝两侧观瞧,原先不多的店面此刻已经被填满。随着千河谷神圣君主国的建立,圣械廷和郎桑德郡迅速成为了流民与劳工的应许之地。

正巧圣械廷-贞德堡的砂浆路建设完毕,几乎每周都会有七八百的流民移民从黑蛇湾或者外地迁徙过来。

不管是从瑙安河还是从伊贝河,他们统一的走线路线就是在贞德堡下船,然后沿砂浆路前往圣械廷。

有的在贞德堡工坊区或者乡间的土砖窑找到了工作就留了下来,有的则干脆在码头当起了建筑工和搬运工。

每个月真正到达大泽乡秋暮岛的,估计就2000人出头。

尤其是鹿角乡的毒巫沼泽,大量的当地的农夫被迁徙到了大泽乡。

因为接下来随着两条河流的疏浚完成,毒巫沼泽极有可能变成一片湖泊区,并形成一条新支流。

于是霍恩提出了拆迁还房还发田,将足足6000名居住在毒巫沼泽的农夫移民到了秋暮岛乡间。

这就导致秋暮岛上足足聚集了3万多的人口,而圣械廷的人口则在半年内从11000人暴涨到19000人。

有赖于秋暮岛是砂浆产地,砂浆价格低廉。

维特为了补充市政收入和提供工作岗位,疯狂在外围建设四层楼高的因苏拉公寓。

其实这种因苏拉公寓就霍恩看来,基本就是农村那种自建房的技术水平,甚至更差。

起码农村自建房还会捆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立柱,维特小出生设计的房子,地基是只有一米的,墙面是裸露不粉刷的,楼板是木板拼接的。

上次霍恩去视察过,三楼的人走路一楼听得一清二楚。

可相应地,这样一座因苏拉公寓,20个建筑工两个月就能建一栋。

维特在四个月里一共建了110栋因苏拉公寓,大概能容纳6000人。

虽然房子质量差,但每个房间的价格大概在8金镑,如果是普通劳工要买需要五六年,如果是工匠只需要两三年就能买到。

就算买不起也没关系,每月15第纳尔就能租住,每个房间都能住两到三人,平均下来就是每月5第纳尔。

如今圣械廷最低日薪都有1第纳尔,每个月5第纳尔差不多是六分之一的收入。

而且如果连续租住7年后,只要缴纳一笔低廉的购房税就能直接买下这套房。

所以这些因苏拉居然是爆满,每个月都能给圣械廷市政厅提供150金镑左右的稳定收入。

砂浆工坊、山铜工坊、水力和齿轮纺纱机等一系列工坊提供了丰富的第二产业岗位,又移入了大量人口。

外加此处作为行政中心的特殊地位,第三产业自然就丰富起来。

圣械廷到处都是工作机会,负责送信的邮递员,负责卖报的报童,负责扫大街的清洁工,负责维护排水和公共水源的水务工。

厨师、理发师、抄写员、马车夫……再再不济,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不会,这不是还有建筑工吗?

中央大街两侧的商铺数量和种类变多,就是非常自然的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底层的流民,最近逐渐有一批金河乡伊贝乡的库什骑士开始在城市附近物色土地和农场。

毕竟阿尔科家老祖母都看出来了,一旦南芒德郡河道疏浚工程完成,羊毛纺线能直入秋暮岛后,这里的地价将会得到如何恐怖的提升。

随着马车驶过狭窄的木桥,霍恩从车窗中探出半个脑袋,土丘上机械宫的围墙和四个角上的皮革炮炮台就映入了眼帘。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