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0章 皇太极的无奈  苟在明末当宗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0章 皇太极的无奈

处置了三人,接下来对几个蒙古将领就没这么客气了。除了南路军的蒙古将领打了一顿鞭子外,西路军跟着索海逃回来的两个蒙古将领就倒霉到了家,因为西路军战败是蒙古部队先崩溃,这才导致主将战死,皇太极大怒之下直接让人把他们拉出去砍头,那两个蒙古将领惊恐万分大呼冤枉,可已无济于事,不一会儿两人的人头落地,装在了盘子里拿了进来。

皇太极看了一眼摆手让人端下去,这还不算他让人把这两颗人头送去蒙古部给他们的台吉,再派使者去蒙古人那边恐吓一番,不从蒙古人那边弄些人丁和牛羊作为弥补怎么肯罢休,至少也得弥补一下此战失败的损失。

等处置完了这些人,等所有人退去后,皇太极有些疲惫的坐在椅中,抬手揉着发涨的眉心。

这些年皇太极越发感觉到精力不济,不仅是和大明的战争不顺,还有八旗内部的原因。八旗是努尔哈赤所创,正是因为有八旗制度在,这才把原本一盘散沙的女真人捏在了一起,造就了后来的后金政权和现在的大清。

但八旗制度虽造就了女真人的崛起,可同样这个制度有着相当的缺陷,尤其是随着女真人的地盘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后,八旗制度的先天缺陷就越发严重。

等到皇太极称帝后,改后金为大清,八旗制度的弊端更是显露无疑,作为原始部落时期的女真政权使用八旗制度没有问题,可作为一个新生的国家政权来说,八旗制度却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而当制度从奴隶制朝着中央集权制改变的时候,制度的问题就不再适应眼下情况了。

皇太极作为大清皇帝早就看出了这点,他可不是只知道打仗杀人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在政治上的眼光别说区区大清了,哪怕在这个时代也算得上佼佼者的。可是他的身份和政权的基础就来自于八旗制度,作为大清皇帝皇太极哪怕明明知道八旗制度的缺陷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维持八旗制度而不能废除,充其量在原本的制度上尽力修补罢了。

皇太极在继承大汗之位后就对八旗制度开刀,通过换旗和排除异己再加上用自己的人替代原来的旗主掌控各旗的方式来消除八旗制度的隐患。虽然他这样做起到了一定效果,比如现在八旗中大部分已经都掌控在了皇太极的手里,而且通过这次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划分,皇太极直接掌握了三个旗,再加他的儿子豪格和身边的支持者比如代善等人,成为了能压倒诸旗的绝对力量。

可就算这样八旗的根本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这不是皇太极不想解决而是他没办法解决。八旗制度先天不足,如果要彻底解决只能把这个制度全部推翻重新设置新的制度,可一旦八旗制度被推翻了,那么八旗的统治就会崩溃,而他这个皇帝之所以是皇帝,权利也来自于八旗,他总不能自寻死路吧?一旦八旗没了,大清也就没了,他去哪里当皇帝呢?

无奈之下皇太极只能在八旗制度上不断修补,参考大明的政权结构进行原本八旗制度的补充,比如现在仿效大明在八旗制度结构之外设置朝廷六部,目的就是弥补八旗制度的不足,再利用这种制度渐渐削弱和改变原来的八旗结构,从而达到真正的中央集权。

但要做到这点也不是容易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制度想结合起来不是一加一那么容易,其中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而且朝廷制度的健全会直接影响到八旗制度的根本,这对于八旗贵族和之前既得利益者是一个严重威胁。

这些人可不傻,他们的权利和荣华富贵都来自于八旗制度,换句话来说他们就是后金(现在的大清)创业的原始股东,眼下皇太极想再起炉灶,通过中央集权的手段削弱八旗影响,把权利全部归于皇权,这些原始股东怎么肯答应?

为了做到这点,这些日子皇太极了太多的精力,投入了太多的努力了,可结果却是差强人意。

因为朱慎锥的横空出世,导致历史发生了改变,原本历史中皇太极围攻锦州最后成功,守备锦州的祖大寿在突围无望守城无粮的情况下只能投降,不仅祖大寿投降了皇太极,就连被崇祯皇帝从中原战场上派到辽东战场上作为救火队长的洪承畴也兵败被俘。

锦州的失陷和祖大寿、洪承畴的被俘给大明带来了深远影响,自此战后大明丢掉了辽西走廊的战略要地,只能被动龟缩在山海关防御。整个辽东彻底落到了皇太极的手里,皇太极在拿下整个辽东后继续四处出击,不仅收服了北方的索伦部,还把整个漠南蒙古都揽入了势力范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